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精准种植是利用卫星遥感、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无人农业机械、水肥复合机等智能农业机械的装备,推动种植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实现种植业生产经营的精准管理精准种植是生产效益和农产品质量并重,是各国保障食品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目前,我国精准种植尚未实现大规模应用,构建适合我国基本农情的发展新模式,加快关键技术攻关,是推进精准种植更大规模、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应用的关键。
1、推动力政策环境的发展:一系列政策推动种植业生产管理信息化,农机装备智能化精准种植是智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种植业生产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国家各部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为种植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提供了良好的方向指导。 《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 (农规发〔2019〕33号)利用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地面物联网等手段,动态监测重要农作物种植类型、种植面积、土壤湿度、作物生长状况、为害情况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重点支持粮食干燥、履带式作业、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油菜籽收获等农机,推进大型复合智能农机。
供方:我国重点农产品生产成本高,精准种植配套力度下降,我国农产品生产成本高,国际竞争力有待提高。 除大豆外,玉米、小麦、棉花等我国主要农产品的生产成本都高于美国。 其中,棉花差异最大,2020年中国棉花生产成本比美国高1,1566.22元/亩。 从生产成本构成来看,中国劳动力成本比例高,机械成本比例低。 以水稻生产为例,中国的劳动力成本达到41%,远远高于美国的10%和日本的26%。 中国机械相关费用占18%,远低于美国的38%和日本的42 % [1]。 在此背景下,数字技术和智能装备下的耕作、灌溉、施肥、施药等环节,可以减少劳动力支出,提高种植效率,增加农民收入。 精准种植已成为我国种植业降本增效、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重要发展点。
需求侧:农产品消费升级加快,精准种植推动农产品质量提升,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稳步提高,消费能力不断提高,对农产品安全、健康的重视程度也日益提高。 长期以来,我国农药化肥使用量居世界前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内农产品的质量。 农业部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亩产化肥21.9公斤,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亩产8公斤),是美国的2.6倍、欧盟的2.5倍。 在此背景下,利用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区分农作物和杂草,判断农药、化肥的使用和投入范围,根据需求调整所需药物和药量,实现精准作业,从而生产低化肥、低农药、更营养健康的农产品
2、发展现有产业链格局:由上游基础软件、中游智能装备和解决方案、下游应用三部分组成(1)上游)基础硬件主要包括传感器、摄像头等产品,基础软件主要包括卫星遥感、大数据)中游)主要包括智能农机装备和精准种植解决方案。 智能农机装备是推进精准种植的物质支撑,包括农业无人机、农业无人车、水肥一体化机、智能灌溉设备等。 其中农业无人机、农业无人车主要应用于农田测绘、播种撒肥、智能割草、精准植保等领域水肥复合机、智能灌溉设备主要应用于精准施肥、智能灌溉等领域。 精准种植解决方案基于传感器、摄像头等核心部件和卫星遥感、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提供涵盖播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种植业全过程的数字化解决方案(3)下游)应用场景包括智能监测、智能配方肥料、精准施肥、智能灌溉、智慧温室、病虫害预警等。
重点应用场景1 :智能监测智能监测主要包括气象监测、土壤监测、农作物监测等。 (1)气象监测基于海量的历史数据,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获取地面温度、湿度、风向、风速、降雨和气压等气象预测信息,早期防治农业气象灾害,传统种植过程中由于气象信息获取滞后导致农作物受灾)2)土壤监测利用传感器等基础硬件,通过监测土壤湿度、PH、NPK等信息,提供施肥、灌溉等决策指导,改善作物生长环境,提高作物质量。 (3)农作物监测采用卫星遥感等技术持续监测农作物面积、生长势、水分状态、肥力状态、病虫害症状等信息,及时掌握农作物生产状况,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算法模型,用于生长势分析、病虫害症状分析
重点应用场景2 :智能灌溉智能灌溉,通过自动气象站、传感器等监测气象条件、土壤环境等信息,构建智能灌溉系统,实现灌溉时间、灌溉量的智能调节,灌溉设备的统一管理和远程控制。 智能灌溉通过准确控制灌溉时间和用量,既能保证作物生长所需的最佳条件,又能大幅度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节约劳动力,达到增产节能的效果。
3、发展展望构建适合我国基本农情的发展新模式,是精准种植规模化应用的关键。 “大国小农”仍然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农情,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小农数量占农业经营主体的98%以上,小农经营耕地面积占全部耕地面积的70%。 受投入成本高、存在一定技术门槛等因素的制约,小农户数字化转型意愿不高,目前我国精准种植还没有实现大规模应用。 未来,“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农情将长期存在,加快探索适合小农户的精准种植落地应用模式是行业发展的关键。 另一方面,推进农村数字技能培训,帮助小农户共享数字红利,实现精准种植、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增效。 另一方面,加大补贴和支持力度,鼓励环境监测系统、水肥一体化系统、农场ERP等软件应用,扩大精准种植应用规模,提高应用水平。
加快关键技术攻关,推进精准种植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的应用,目前我国精准种植领域关键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 如作物生长模式、生产控制软件等智慧农业核心领域与美国、荷兰、以色列等国家差距显著,大田农业、农业实施等智力种植平台仍处于商业化探索的初期[2]。 未来,随着“智慧农业”国家发展战略不断推进,精准种植领域企业和科研院所加大关键技术设备研发力度,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将加速提升,推进尖端技术在作物生长模式、农药化肥精细化投放、病虫害防治等精准种植更多场景、更深层次的融合应用
[1]资料来源:李俊杰,李建平.水稻生产成本效益国际比较与中国发展前景[J] .中国稻米,2021,27 (4):22-30 .
[2]资料来源:中国信通院《中国智慧农业发展研究报告》。
36氪研究
36氪研究院根据行业发展、资本热度、政策引导等定期输出高质量的研究报告,帮助政府、企业、投资机构等快速了解行业动态,把握发展机遇,明确发展方向。 同时,研究院致力于为全国各级政府、企业、VC/PE机构、孵化器/产业园区等提供专业定制化咨询服务。
公众号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