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2021年5月31日星期一早上下到基地,今天播下种子,安徽和东北的朋友来学习。 来自安徽的朋友是一位吃素的咖啡店主,文艺气质浓厚,采用避免插秧育苗的播种方式,无需人工干预,在泥土里弄脏,希望得到他们的肯定,回家学习实践。 之后,自己下了田,撒了稻种,但又有了新的体验。 麦芒很尖,刺了肉,试了短路,但很快就回去了。 庄稼果然很辛苦。 来自东北的吴老师,通过朋友的介绍,知道一位叫自然农法的区教授深耕多年,这次是来真正为后续的自己准备种稻子的,所以非常好,从种植面积到种植方法,每田种子总重的计算方法等等,都很好之后,我打算住在基地附近的酒店,参加最近基地的所有农事活动。 来播种的,大部分都是年过五十的村里的老奶奶。 虽然上了年纪,但携带稻种自不必说,还背上十几斤稻种,在麦田里走来走去很安稳。 走在平地上,大约30分钟就撒完大田。 这么大的田,种田的话最少也得七八个人两三天吧。 北侧的田地从今年开始尝试用无人机栽培。 如果可能的话,明年整个田地可能升级为无人机种植模式。 那时,这个让新农人在麦芒刺上的小难题又解决了。
2021年6月2日星期三原定星期五,也就是6月4日收割小麦,但赶不上天气变化,6月3日开始下雨,必须提前收割。 机械化收获非常高效,3小时内,50亩麦鸭田首先完成收获。 还剩25-30CM的麦秸,是第一次进行浅灌水的高度。 其他秸秆直接用收割机切碎,从后方均匀洒落在田里,就地还田,极少数淤积的地方再用人工挑平,秸秆还田工作就这样完成了。 生态环境好不好,鹭鸶最清楚。 白鹭跟在联合收割机的后方,每收割一个区域,就会有大量的白鹭来觅食。 野鸭田里的鹭是最密集的。 这块地没有农药,也没有化肥,所以各种生物很多。 蚯蚓、蚱蜢、蜘蛛、青蛙等,比其他田地多得多。 经过一天的努力,收获几乎结束,下午给已经收获的田地开闸浇水。 灌水至少需要一天一夜,区教授可以住在基地旁边的简易房里,等水位达到理想位置后关闸。 最初的灌溉是只靠表层的浅灌溉,目的是种稻苗,水位正好淹没麦秆的高度即可。
2021年6月15日星期二一周过去,稻秧已经长出,约七八厘米高,长得高高的,密密麻麻地分布在秸秆碎片中。 麦鸭田的第一次除草也开始了。 起得早,下了大雨,又停了。 我们到达基地的时候,赶上了雷。 顾教授告诉赶紧来拿草的老奶奶们,打雷的话绝对不要下地,躲开,多等也没关系。 请一定要确保安全。 等了一会儿,觉得天要放晴了,拔草向田地走去。 拔草看起来很容易。 在柔软的田地里,轻轻拔出来就好了,但其实很辛苦。 人需要多次弯着腰站着,从泥里拔脚移动。 幸运的是,今天天气凉爽有风,没那么热高温。 有的草必须拔掉。 例如“稻李禾”。 区教授说,这种草非常强大,一个个节扎下根来,生命力极强,要想夺走稻秧的营养,必须人工连根拔起。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草都必须拔掉。 区教授说有给鸭子吃的“王草”。 现在王草还很年幼。 顾教授说七月鸭子下田,这王草也正好成熟,正好养鸭除草。
六月随想
大家买米重视什么? 产区? 品种? 还是健康度? 健康度来源于水稻生产全过程的生态程度。 去超市,大家看到的都是同样的白花米,不知道是不是用健康的土地做的。 因为被镉污染的土地上也种植水稻,可以得到白花的大米,土地的残毒不会影响口感和生产。 但是,如果你自己参加农活,像小稻子一样在田地里散步,在同一时刻观察各个田地的生态现象,你就和小稻子一样,在买米的时候,你的健康度,也就是我们吃的米,它是如何生长,它的生长环境下图视频最先出现的是基地附近的大户田块,浅耕后喷洒农药除草,整个田块看起来“干净、干净”,田块上面空空如也。 第二个出现的是我们的麦鸭田块。 看起来不那么“漂亮”。 杂草密集。 虽然田地里的块看起来也因为秸秆的分布而凹凸不平,但实际的生态环境很好。 在同一时间拍摄,大户的田地里一团安静而空旷。 另一方面,隔开道路的我们的麦鸭田块,鹭鸶在低空盘旋觅食。 蚯蚓看起来很开心地挖土。 青蛙在草场之间跳跃。
正在加载视频.
六月稻田实录
正在加载视频.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