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产物,也是一代代农民生存的根本。 众所周知,水稻是喜水作物,传统的栽培方法是水田栽培,但在我国很多地方水资源短缺,土地贫瘠,人们在不断的栽培探索中,成功地试验了水稻的旱种。
旱种是为了克服水稻栽培过程中水消耗过多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栽培方式。 水稻可以在田地里栽培。 水稻旱种大幅度节约水资源,且不育秧、不育秧,在整地后自然条件下直播,全生育期自然降水能满足生长,遇到干旱只需适当浇水。
水稻种植技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实验成功。 旱稻在贫瘠的土地上也能抽穗。 一般在少雨山区,由于水分灌溉不足,有利于农民节约灌溉用水。 在干旱条件下,如果管理得当,水稻亩产也可以达到450~500公斤。 如果是抗旱几次重要生长期灌溉,其产量可以接近移栽稻水平。
旱地水稻生长状况
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旱稻的生产环节和六大关键管理技术。 一.旱稻生产环节
旱作在栽培管理中应以秧苗保护和杂草清除为重点,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技术环节。
1、品种选择。
必须选择根系发达、繁茂的抗旱早熟品种。 育种家专门培育的旱稻品种,适合旱地栽培,这些品种根系发达,根的数量和质量有明显的优势。 旱稻品种,根数比普通水稻品种多30 %~40 %,且根粗、根长、根毛多、伸长速度快、根系分布广、人土深、根系吸肥力、吸水力强、茎粗、抗性强; 旱稻品种长势旺盛,分蘖力强,分蘖发生早,单株比普通水稻多1~2株; 旱稻品种穗大适中,一般每穗颖花数120个左右,结实率90%以上,籽粒饱满。 适宜旱地稻种植的品种还应具有株高大、根系发达、分蘖强、穗大、米质好的特点。 2、精细整地。
耕、旋、耙相结合,使土壤精、细、平,提高种子发芽率。 3、科学除草。
水层不足时,容易出现草荒,必须特别强调搞好除草工作。 应采用杀草高效药剂进行杀草,选择处方和最佳使用时间。 用药时用土。 4、必须推广地膜覆盖技术。
地膜覆盖不仅能延长生育期,提高积温,而且非常有利于杂草的防治。 5、推广种子包衣技术。
它不仅能有效地消灭地下害虫,而且有利于保证秧苗齐长。 旱地水稻地膜复盖技术
二.旱作稻关键管理技术——种子处理方法
1、播种前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将种子平铺在地上,晒干2~3天。 它能促进种子酶的活性,提高种子生命力,增强种皮透气性,使种子干燥一致。
2、晒干种子先风选、筛选,用比重为1:1的盐水选种。
3、旱作稻种子包衣技术。
用干旱的各种包衣剂对种子进行包衣,种子表面就会形成膜,很快固化成为种衣。
种衣在土壤中有三个作用:
一个是小水库。 种衣在土壤中遇水只会溶胀,一般不会被溶解,具有吸水作用。 二是小药库。 在土壤中可以有效抑制鼠雀和地下害虫的为害,防治稻株恶性苗病、干尖线虫病、稻瘟病和其他病害。 第三个是小粪坑。 种衣剂含有锌、铁等微量元素,有利于种子萌发和秧苗强壮。 农业专家调查显示,旱种复盖种子比未复盖种子出苗率88.2%,成苗率87.9%,苗高13.6%,叶龄8.6%,分蘖增加40%,根数增加20%,根系深,生秆深
涂层方法:
把大锅、大铎等做成容器,把容器洗干净晒干。 按药类比例分药和种子,先将种子放入容器,再将药剂倒入种子上,边倒边用木棍搅拌,搅拌均匀后取出,展开稍微晒干即可固化。 其中,干燥种子包衣是在种子堆上洒少许水搅拌,待种子表面湿润后加入种子包衣剂搅拌。 成膜变得更均匀。 然后,可以放在袋子里保管,也可以播种。 浸种后未发芽的种子表面晒干、浇水后仍可包衣,但包衣后立即播种。 4、浸种。
无包衣种子在播种前必须消毒浸种,取出种子控制净水后可立即播种。 请不要发芽。 由于干旱,直播不充分,容易悬挂干燥的种子,影响出苗。 种子浸泡标准:稻壳颜色加深,胚部膨大突出,胚乳变软,手工粉碎成粉,米粒折断无声响,米心不显白。 如果谷壳还是白色的,谷粒很结实,说明吸水不足。 如果稻壳颜色深,有光泽和酒精的味道,就是浸种太久了。 旱地水稻种子包衣
三.旱作稻关键管理技术——播种技术
1、播期。
普通旱稻可在温度稳定10以上后播种。 河南等地的麦茬稻,小麦收获后必须立即播种,6月15日前播种完毕,最晚不得超过6月20日。 否则,霜降前不能收获,影响下路播种。 2、播种方法。
人工进行沟条播或机条播,行距25~30厘米,沟深7厘米,施底肥和毒土(包衣后种子不施毒土),覆盖土4厘米,留沟深2~3厘米进行播种,每公顷使用种数75~75厘米播种后覆盖土2.5~3.0。 特别要注意脚踏实地。 旱地水稻的生长(旱地水稻也可以种树苗) ) )。
四.旱作稻关键管理技术---杂草防治技术
1、干旱时草害对水稻的危害极大,俗称“干旱时除草难”。 采用化学除草是大面积种植旱稻的必由措施。 化学除草以封土为主,人工拔草为辅。
2、土壤封闭喷施时,地表潮湿,宜雨后施药,在土壤表面形成药膜,充分发挥除草作用。 地表干燥时,应加大对水量直到湿润地表。 喷雾一定要均匀、吹得好,慢慢移动,不能马虎。 严密防止泄漏。
3、给药时间为播种后3~5天,无雨无风傍晚或清晨进行。 喷雾药物前如果大雨临近,请不要喷雾药物。 否则,药液会随着雨水滴落在稻根的生长点上,容易引起药害,引起死苗。 喷剂24小时后遇雨,喷剂有效。 用药后1个月内不铲地、松土,保留药膜。 如果一个月后需要除草,尽量不用锄头而是人工除草。
4、防治禾本科、莎草科及阔叶杂草的药剂种类和用量,每方单独使用,不得混用。
旱地水稻生长状况
五.旱作稻关键管理技术---合理有效施肥
旱作稻施肥技术讲究足底施肥、种肥、追肥分期施用。
1、旱作稻土壤结构好坏对稻株生长发育影响较大。 多施农家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才能提高保肥、保水、供养能力。 一般农家肥每亩施2500~3000公斤。 化肥宜选用生理酸性肥料,每亩用硫酸铵61kg,同时配磷、钾肥施用。
2、施肥方法。
按前重后轻原则逐步施行。 其中种肥为每亩硫酸铵15公斤磷酸二铵10公斤钾肥5公斤,混合均匀投加,脚踏土混合后播种。 3、追肥。
第一次追肥是在苗5叶1心(即苗高10厘米左右)期,与雨前或浇水配套,每亩施尿素9公斤。 第二次追肥在第一次追肥后10天左右进行,每亩施尿素9公斤。 第三次追肥在拔节前,每亩施尿素5公斤。 追肥要根据稻株田生长情况适当增减。 灌浆期可喷施2~3次0.3%磷酸二氢钾,每隔5~7天喷施一次,有显著增产效果。 旱地水稻机械化
六.旱作稻关键管理技术——灌溉
种旱稻既节约了生态需要水,又节约了耕作需要水,但必须满足稻株生理需要水的需要。
1、一般以自然降水为主,灌水为辅。 出苗前可以不浇水,土壤田间持水量<75%时,浇底水播种,后期可喷药与施肥配套,及时浇水。
2、旱作稻高产需要在几个重要生育阶段浇水。 必须满足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扬花期及灌浆期稻株生长对水分的需求。 如果长期干旱,需要往田地里浇水。
3、灌水方法。
最好清晨浇水,水流量不要太猛。 由于早稻植株体温和水温温差小,水分缓慢渗入土壤,土壤含水量趋于饱和,有利于根系对水分的吸收。 特别是在第一次灌水中,不宜过猛,以防止早发根变为水发根,叶色变黄停滞。 4、灌水原则。 头快,二水紧,三水饱,后看空巧灌。
七.旱作稻关键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
由于旱稻与生态环境相似,大田作物病虫害和旱稻也易发生。
1、苗期是为了防治蝾螈等地下害虫。 也可以用50%锌硫磷100混合细土20kg,种植在播种沟中。 包衣种子不需要放毒土。
2、旱种稻易发生穗颈病。 因此,孕晚期至破绽期,即抽穗前7~10天,应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50~100喷洒20~30杯水。
3、芝麻叶斑病。 可喷洒0.3%磷酸二氢钾或5%尿素作为叶面肥。
地里的水稻收获
如上所述,我们的水稻也可以在田地里种植。 如果管理得当,产量会和从水田移植的一样。
如果您对旱稻种植有更好的建议和方法,欢迎您关注并在评论区留言。
以上内容为原创,照片来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