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新京报(记者周怀宗)“受气候变化的主要影响,过去30年,我国水稻种植的北界向北移动了近25公里”。 近日,中国科研人员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中国水稻种植北界,近年来一直北移,该研究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智慧农业创新团队、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等共同完成,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环境研究通讯(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上。 水稻是我国第二大粮食,在南北方广泛种植,南方多以籼稻为主,北方多以粳稻为主。 20世纪80年代,我国北方开始普遍发展水稻种植,特别是东北地区。 目前,在我国最北方的黑龙江,水稻种植面积已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湖南。
稻田。 新京报记者王颖将水稻作为喜温作物摄入,对温度变化敏感。 1984年,我国水稻种植北界分布在47.34N附近,即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北部-三江平原南部,具体位置在讷河-五大连池-通河-洛北-饶河一带。 受气候变化影响,到2013年,水稻种植北界已迁移到47.64N,即松嫩平原北部-三江平原北部,大致在讷河-五大连池-通河-罗北-抚远一带。 研究人员是怎么发现这种现象的? 据通信作者、中国农业科学院杨鹏研究员介绍,本研究基于中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反演的长时间序列水稻时空分布数据集,采用核密度估计算法提取并定量分析了水稻种植北界的分布和演化规律。 应用空间面板模型分析了水稻空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 该研究属于农作物时空格局动态变化规律、过程与机制研究领域,是当前气候变化与可持续科学领域的热点。 研究表明,过去30年,中国水稻种植北界有明显向高纬度、高海拔地区转移的趋势。 其中,向高纬度地区移动距离平均24.93km,最大移动距离88.01km; 向高地移动距离平均为39.15m,最大移动距离为117.08m。 水稻种植北界北移意味着什么? 杨鹏研究员表示,水稻种植北边界地区的水稻扩张受气候和社会经济的影响最大。 即水稻生育期内平均气温每上升1%,水稻种植北边界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增加2.24%。 也就是说,增温将扩大适宜水稻种植的区域,对粮食生产布局和农业政策制定等有一定影响。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组项目“农业遥感机制与方法”的资助。 新京报记者周怀宗编辑唐峥校对李世辉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