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看空穿衣、靠天吃饭,气象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8年对气象为农业服务工作提出明确要求,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中长期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研究”。 记者走访了我省多位气象专家,针对今年我省的气候特点,解读气象农业信息,根据气象条件提出指导生产生活的建议和意见。
连日来,全省进入高温“快车道”,全省三分之二的县市最高气温升至0以上。 2月25日,东宁、海林最高气温升至5以上。 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赵玲介绍,目前我省气温回升是正常现象。
根据省气象台的预测
未来7天,气温将小幅波动。 全省各地普降一波降雪较多。 3月1-6日全省自西向东有两次降雪天气,1-2日南部地区有小雪。 3日夜间-6日夜间,全省大部有小到中雪,局地大雪,东南部地区部分时段有雨夹雪,雪后气温下降4~6,5-6日全省大部有5~6级风。
我省还处于冬春交替季节,天气多变,乍暖还寒。 另外,今后几天大风天气将增加,气象部门提醒外出时请远离临时搭建物和招牌等。 及时调整着装,注意残冰积雪白天化夜间结冰,外出要注意高空除冰和脚下防滑。
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节刚过,全省各地的“春耕备耕”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种田要看天吃饭。 只有把握气候特征才能创造出好土地。 ”哈尔滨市巴彦县谷物种植大户丁芬说。 丁芬家种了200亩水稻。 目前,主要是提前清理水稻育苗大棚基地。 现在每天都要关注当地的天气预报,提前覆盖,以免下雪太多而影响后期育苗效果。
根据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的预测
我省2022年春季终霜偏早,气温偏高,有利于春耕活动提前开展,各地可适度提前抢积温,有利于提高产量。 春耕大部分地区土壤湿度适中,有利于春播正常进行,但降水偏多,时空分布不均匀,西南部地区有阶段性干旱,对作物播种略有不利影响,北部和东部局部内涝可能不利于机器播种的开展。
为春耕或春耕阶段做准备
建议慎重选择种子,避免越界种植
针对今年气候特点,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农业气象室科长闫平表示,春耕或春耕准备阶段,建议慎重选种,避免越区种植。
预计2022年热量与往年相比基本正常,初霜总体正常,但热量少于近两年,初霜也早于近几年,对贪青晚熟作物籽粒正常成熟存在威胁。 建议利用终霜偏早的优势,适度早抢积温,但要密切关注邻区气候预测,避免气温波动对种子低温的影响,尤其是北部地区,初霜可能偏早,禁止越区种植。 同时,建议各地提前开展春耕生产、修建水稻育秧棚、检修农机的东部、北部局地易涝区,要做好土壤墒情工作,提前雪耙,减少土壤水分补给; 西南部干旱易旱地区要提前做好抗旱准备,检查水利和灌溉设施,做好补水准备。
闫平表示,各地要从当地实际出发,综合考虑春播期可能出现的局地内涝、局地干旱及低温时段不利影响,根据天气预报及时春播。 另外,由于春天气温变化剧烈,风力很大。 建议育秧拱棚、蔬菜拱棚、无加温措施的日光温室做好保温、防风准备。
今年夏天发生了极端的天气
很可能是气候事件
省气候中心气候预测科高级工程师赵佳莹介绍,预计2022年春季全省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偏多,降水时段主要集中在后期,其中齐齐哈尔、哈尔滨东南部和牡丹江比常年偏少0~1成,其他地级市比常年偏多1~2成。
赵佳莹预计今年夏天很可能发生极端天气事件。 主要原因之一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拉尼娜现象预计今年春季结束,前期海温影响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今夏偏北,东亚夏季风强度较强,热带气旋北上活动增加,可能给我省带来暴雨、大风等强天气。 二是汤加火山爆发等级强,注入平流层的气溶胶传播量比以往喷发事件少,但间接影响可能引发我省夏季低温,增加夏季洪涝和干旱风险。
赵佳莹介绍,今年秋季(9-10 ),全省平均降水量少于常年,气温高于常年,初霜总体正常,早于近几年,其中北部农区偏早。 气象部门密切监测气候因素变化,及时发布相关预测信息和天气预报。
记者:宋晨曦
来源:黑龙江日报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