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稻花香中的话是丰收年! 现在是秋收时节,昭通市迎来了水稻丰收之年。 稻田里,沉重的眼睛,金灿灿的稻穗格外可喜。 幸运的是,昭通市地方标准《稻鱼共生大米生产技术规程》 9月30日正式实施。
以往昭通市稻鱼共生栽培水稻存在基础设施不足、组织化程度低、技术推广难等问题和困难,有利的气候、水利、土壤等自然条件没有得到充分应用,制约了昭通稻农的增收致富,制定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稻鱼共生生产技术,亟待推广应用
金灿灿的稻田
盐津县拥有丰富的稻田资源,稻田总面积7.4万亩,是昭通市籼稻主产区。 2019年以来,昭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按照生态循环农业和生态经济学原理,指导该县落雁乡稻农,将水稻种植与水产养殖技术有机结合,在水稻稳产的前提下,在同一块田同时养鱼,改善稻田生态环境,提高稻田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稻田经济效益和农民增收目前,稻鱼共生米生产试验成功,进行了大面积示范和推广,形成了成熟的生产技术措施,广大农民在稻鱼栽培技术栽培模式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生产出的大米具有“香、软、糯”等优质特点,远销广东、上海、四川、昆明等地
2022年1月,盐津县落雁乡政府提出标准化需求和产业发展需求,盐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盐津润农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落雁乡农业农村和集体经济发展中心开始制定地方标准。
在标准制定过程中,昭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加强了业务指导和服务,按照《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积极组织完成技术审查、公开征求意见、向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备案等工作,有力保障了该标准的及时发布。
“我的成长史”
昭通市地方标准《稻鱼共生大米生产技术规程》,适用于昭通市采用稻鱼共生技术的水稻栽培和大米加工生产,规定了稻鱼共生大米的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区块改造、水稻良种选择、强苗培育、稻田养鱼、田间管理、收获加工、质量追溯等内容。 该标准与现行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有机衔接,制定过程是为了研究昭通市稻田资源状况,认真听取企业、合作社和农户的实际操作,在满足大米质量和品质特点的前提下,充分反映生产实际,同时鼓励技术进步,标准条款
该标准的颁布实施和推广应用,有利于昭通市范围内推广山区稻鱼共生米生产技术,规范栽培养殖基地建设,培育新的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增长点,在提高土地使用率、防止水土流失和调节自然气候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对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拓展昭通市稻鱼共生米特色农产品产量、市场占有量、品牌知名度,促进昭通市优势农业产业发展和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兴市。
云南网记者谢毅通讯员罗燕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