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新华社北京10月6日电题:云南旱种杂交水稻飘移
新华社记者杨静
金秋10月,云南水稻进入丰收季节,旱种50万亩杂交水稻陆续开始收获。 这是云南今年稳定稻谷种植面积,开辟稻谷生产新途径的一次尝试。
在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博尚镇永泉村,57岁的村民张良伟在田地里照料旱种杂交水稻。 “再过半个月就能收获了。 这个时候不能疏忽。 ”张良伟说。 今年,张良伟首次进行杂交水稻旱种,根据农技人员的指导,正在加强鼠害和鸟害的防治。
张良伟表示,旱稻对劳动力需求不大,管理也不复杂,出苗后田间管理主要是除草、施肥。
“我们希望在去年试种的基础上,种植品种,在全区不同海拔、不同地区地块推广种植,共完成种植面积3500亩。 ”临翔区农业和农村局种植业和农药管理股负责人张涛说,杂交水稻的旱种在当地是“新鲜事”,为了让群众更好地掌握栽培和管理技术,他们在有栽培任务的乡镇组织栽培技术培训,每周监测栽培进度。
据博尚镇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推广杂交水稻旱种,当地向农户免费提供种子和生产所需的化肥农药,提高农户种植积极性。
云南农业大学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对杜云龙教授团队成员采集的水稻标本进行了植物性状观察和病害防治。 此次品种为“滇禾优615”,是云南农业大学培育的杂交水稻旱种,也是今年云南推广的主要品种。
“即使是同一个水稻品种,不同海拔、不同坡度的水稻表现也有差异,所以必须选育出更合适的干旱品种。 ”杜云龙说,培育杂交水稻旱种将扩大粮食生产面积,提高稻谷的自给能力。
目前,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傣族自治州旱稻也进入收获期,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高级农艺师普丽花忙着测产旱稻。 “最高亩产达到550公斤,最低也在400公斤左右。 普丽花说,他们利用不能种植大春作物的地块进行杂交水稻抗旱种植,为群众提供农业资金补助、全程技术指导,推广机械化、半机械化种植模式,减轻群众负担。
据介绍,西双版纳今年旱种杂交稻面积达10.6万亩。 普丽花说,这几年进行了旱种试验,与经济作物配套种植,取得了一些技术积累,为今年的大面积推广奠定了基础。
今年初,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制定了杂交水稻旱种推广实施方案,以海拔1700米以下雨热资源丰富的中低海拔地区旱地为重点种植区,开辟稻谷生产新途径,稳定稻谷生产面积。 有关方面还成立了专家指导小组,通过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加强技术集成创新等方式,支持杂交水稻旱种实现预期目标。
云南省杂交水稻旱种推广专家领导小组组长、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员袁平荣表示,今年全省首次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旱种,在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群众的大力支持下,部分地区旱种杂交水稻表现良好,对粮食增产起到了积极作用
来源:新华网日语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