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七年级中国历史知识点总结了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的人类活动
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元谋人
1 .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2 .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
;
3 .生活状况:会做工具,懂得玩火
;
4 .发现意义:元谋者是中国境内目前确认的最古老的古人。
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
二.北京人
1 .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
2 .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
3 )容貌特征:与现代人相似,能直立行走,留下了猴子的一些特征。
4 )生产情况)狩猎采集使用天然火保存火种(北京人用火烧食物、点灯、防寒、驱赶野兽)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 )。
5 .社会组织:过群居生活,共同劳动,原始社会。
6 )地位)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已知的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7 .意义: (1)其发现对研究古人类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2)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的演变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三.山顶洞人
1 .发现地点: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之巅,距今约3万年; 2.
2 .外貌特征:已具有现代人类特征;
3 )生活特点:仍使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打磨和打孔技术(如骨针); 懂得人工生火爱
审美意识、审美观念(项链; 过着集体生活
第二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居民
半坡居民
河姆渡居民
生活地域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距今年代
距今约6000年
距今7000年左右
发现地点
陕西西安半坡村
浙江余姚河姆渡
房屋
样式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干栏式
建筑
优点:冬天可以避风御寒;
优点:有良好的通风、防湿性能、饲养家畜
使用工具
广泛使用经过磨制的石器(新石器),
磨制石器(新石器);
生活
状况
农业:种植粟、
农业:种植水稻
饲养业:饲养猪、狗、羊、牛、
饲养业:饲养猪、狗和水牛等家畜
手工业:烧制彩陶、
手工业:制作陶器、玉器、
二.原始农业发展
1、兴起时间:距今约10000年。
2、兴起地区:黄河(粟与粟种); 长江(稻作)
3、标识: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的出现及村落、磨制工具的发展4、意义:原始农业为古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4、
【温馨提示】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水稻的国家。
第三课太古传奇1、炎黄联盟
1 .阪泉之战:黄帝推翻炎帝,炎黄联盟形成。
2 .涿鹿之战(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
3 )影响)华夏族逐渐形成,炎帝、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1 )炎帝贡献(神农氏)教农民耕作,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 制作陶器,发明纺织品,
可以煮盐,告诉人们通商交换。 具有最初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2 .黄帝的贡献(轩辕氏) )。
1建造宫殿,制作和服,挖井,制作舟车,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
三.尧、舜、禹禅让
1、禅让制:在原始社会后期,通过民主推举的方式将部落首领的宝座传给能人。
2、尧、舜、禹的禅让顺序:尧舜禹(禹:“禅让”制度下最后一个部落联盟的首领) ) ) )。
3、禹治水方法:疏导
扩大重点
启示: 1、大禹治水的成功体现出解决问题、处理问题需要灵活多样、善于思考、创新精神;
2、禹治水还让我们体会到,无论做什么事,要想成功,都必须有不懈的精神,有奉献的精神。
【温馨提示】禅让制下民主推举的方法、选贤用能理念,至今仍值得发扬。
【思想开阔】
1、传说与史实的差异:古史传说是一个耳边风的神话传说,但有一定的历史事实; 史实是客观真实的历史。
2 .纪年法:
公元前2年公元前1年公元1年(公元元年)公元2年
(1)把耶稣诞生年的公元元年计算为历史,把以前的时间称为公元前多少年,以后的时间称为公元多少年,或者直接称为年()注意不能写成公元后年)这就是公元纪年法
以传说中耶稣出生的那一年为公元元年。
公元元年以前的叫做公元前XX年
第二单元夏商周:早期国家发生与社会转型
第四课初期国家的诞生与发展
一.夏商周交替
朝代
建立时间
灭亡时间
都城
开国君主
亡国君主
重大事件
夏朝
约前2070年
约前1600年
阳城
禹
桀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公天下”变成 “家天下”
商朝
约前1600年
约前1046年
亳、殷
汤
纣(炮烙之刑)
盘庚迁殷、牧野之战
西周
约前1046年
约前771年
镐京
周武王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分封制 国人暴动
东周
前770年
前221年
洛邑
周平王
/
/
启示
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末代君主昏庸残暴。
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统治者要勤政爱民。
二.西周的分封制
(一)稳定周初政治局势,巩固领土。
)2)内容)周王根据血缘关系的远近和功勋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各地,负责土地管理和
人民权力建立诸侯国; (义务)须向周王进贡,听从周王调兵遣将;
(3)作用:保证周王朝的地方统治,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4)弊端:诸侯国具有很大的独立性。 诸侯国的势力增强,就会威胁到周天子的统治地位。
)5)金字塔型社会等级制度(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温馨提示:
1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第五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一、青铜器先进技术:
1 .功能变化: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餐具向礼器发展
2 .特点:商周时期种类丰富,数量多,制作工艺精湛。
3 )制备)成分(铜、锡、铅; 方法泥范铸造法
4 )代表)司母戊鼎(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青铜器四羊方尊)造型奇特) )。
5 .青铜器上的文字:金文、铭文、钟鼎文
二.甲骨文文章:
1 )意思)商周期刻在龟甲、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2 .发现: 1899年,清代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
3 )记载内容)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等
4 .意义:是我国发现的古文字年代最早、体系比较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有很深的影响
有声音。 证明我国有文字的历史始于商朝。
5 )造字方式(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
6 .与汉字的关系:甲骨文具备汉字的基本结构,许多汉字一直使用到现在,是我国汉字形成发展的重要阶段。
第六课动荡的春天和秋天
西周灭亡后,周平王把都城从闵京迁到洛邑。 史称东周。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
1 .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因孔子编纂《春秋》而得名
2 .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因西汉刘向整理《战国策》而得名
3 .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社会解体、封建社会形成的时期
一.春秋时期经济发展
1 )农业)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农业生产。
2 .手工业: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3 .商务:商务活动逐渐活跃,出现商品交换市场和金属货币。
二.王室衰微
1、原因:社会动荡,各种制度遭到破坏,分封制逐渐瓦解。
2、表现:)1)周王室统治势力大幅减弱,诸侯无力控制; )2)诸侯不再听从国王的命令,各自为政
) )诸侯不再定期向天子进贡。
3、结果:周王室地位下降,较大的诸侯国势力崛起。 他们竞相称霸,操纵政治局势,实际上已经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三.诸侯争霸
1、背景(原因);1 )周王室衰微;2 )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诸侯国为了自身利益相互
展开斗争。 2、经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称霸中原; 到了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也相继北上争霸。 (春秋时代的第一位霸主是齐桓公) )。
2、影响(结果) )1)消极影响)给社会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3、
)2)积极影响)客观上有利于实现局部统一; 促进了中原民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流
4、相关成语:齐桓公:一箭之仇,管鲍之交; 晋公:三舍退避(城濮之战) )。
楚庄王:鼎中原,吓了一跳; 越王勾刚:卧薪尝胆
5、春秋争霸的本质:争霸掠夺战争
第七课战国时代的社会变化
一.战国七雄
1 .七国形成: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至中部); 赵、魏、韩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2 .春秋、战国时期战争对比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目的
争霸(成为霸主)
兼并(统一全国)
特点
时间短、规模小、战争次数少
(1)战争规模大,(3)交战区域广,(2)参战兵力多,(4)持续时间长。
方式
强者通过召集盟会来确立霸主地位
强者吃掉弱者,进而统一中国
主要战役
桂陵之战(围魏救赵)、马陵之战(减灶计)、长平之战(纸上谈兵)
二.商鞅变法
经济方面:铁制农具和牛耕更加普及,为了适应这一先进生产力,各侯国实行变法。
1、各国变法原因:政治层面:新兴地主阶级势力壮大,要求废除旧贵族特权。
2、商鞅变法
(1)目的:富国强兵,在合并战争中取胜。 (2)时间:公元前356年)3)支持者:秦孝公
)4)变法内容及其作用:
措施
作用
政治上
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影响最深远)
加强了中央集权
2、废除贵族世袭特权
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上
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最能体现变法性质)
提高生产力,促进农业的发展。
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3、统一度量衡
军事上
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温馨提示】在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封建制度的建立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国家允许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对旧贵族打击最大的是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对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影响最大的是县制的建立。 刺激农业
民积极生产是鼓励耕织,多生产粮食、布帛的可以免除徭役。
(5)性质)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改革
)6)商鞅变法的影响)大大增强了秦国国力,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为今后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7)商鞅变法成功还是失败? 成功了。 理由:成功了。 在改变变法之前,秦国还很落后。 经过变法,秦国经济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增强,国力大幅增长,为秦国兼并六国完成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元前221年,秦国吞并六国,实现国家统一。 )
)8)判断变法成功的标准:看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
(9)变法成功的原因: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根本原因); 变法得到秦孝公的支持; 商鞅个人敢于同旧势力坚决斗争; 制定的措施具体有效老百姓的信任。
( 10 )商鞅变法启示:改革是强国之路; 改革要创新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需要付出巨大代价
三.造福千秋都江堰
1 (建设)公元前256年,由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岷江修建都江堰。
2 .工程结构:渠首和灌溉网。 水路最初分为鱼嘴、宝瓶口、飞沙堰
3 .功能:防洪、灌溉、水运等是综合性水利工程
4 .影响:成都平原沃野,天府之国; 2200年来,都江堰发挥了巨大作用,在世界上
水利史上并没有,充分反映了我国人民的智慧
第八课百家争鸣
一.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及其主要思想
时期
学派
姓名
著作
主要思想
二、“百家争鸣”经济上:经济发展、社会转型1、原因:文化上:私学兴盛;文化发展政治上:大国争霸、人才引进2、“百家争鸣”的影响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中国古代第一个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后世(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大解放) 3、“百家争鸣”的方式诸子百家各学派思想政治观点不一,学派之间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相互指责。 同时,互相影响,取长补短。 4、“百家争鸣”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春秋时期
道家
老子
《道德经》
1. 人应顺应自然;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主张无为而治
儒家
孔子
《论语》
政治思想: 核心思想是仁 仁者爱人,即要有爱心和同情心 主张实行德政,反对苛政
教育思想 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
战国时期
墨家
墨子
《墨子》
主张兼爱非攻主张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提倡节俭
儒家
孟子
《孟子》
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荀子
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维系社会秩序
道家
庄子
《庄子》
顺其自然和民心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保持独立的人格
法家
韩非
《韩非子》
依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兵家
孙武
《孙子兵法》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