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正在收割晚稻,准备冬天。 笔者从肇庆市农业和农村局获悉,肇庆今年粮食播种面积约302.98万亩,其中晚稻播种面积129.15万亩,预计年产量超过120万吨,目前晚稻收获任务已完成近八成,计划11月底全面完成。
秋天的收割工作波浪滚滚。 连日来,肇庆各地农田机械化收割机成为“主角”。 随着机器的轰鸣,收割、脱粒、运输一路推进,肇庆大地到处呈现出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一位关闭县东和村的农户高兴地告诉笔者:“今年稻谷获得了大丰收,但多亏了联合收割机,我的土地才能如此高效地收获。”
肇庆靠机械化收获全年丰收。 陈彦成摄
秋收前期,肇庆市各级农机部门积极加强与各镇农业经营、村委会的沟通,及时了解晚稻种植品种、收获时期和农户对机收的需求,第一时间调动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和广大机手进行秋收作业设备、机具的维修,各地
据统计,截至11月11日,肇庆晚稻收获面积106万亩,投入水稻收割机2100多台,机收面积103万亩,机收率达97%。
威整稻香1号。
除开展机械化收获夺取全年粮食丰收外,肇庆还通过整治荒地扩大了粮食种植面积基数。 10月底,亩产1,000斤的“威整稻香1号”丰收上市。 广东华亿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火森说:“威整镇通过水田垦造工程整治了3000多亩荒地,承包了800多亩,种植了‘威整稻香1号’。” 今年试种成效显著,明年公司将扩大种植规模,开拓网上订单式种植模式,推动肇庆大米进入全国千家万户。 ”。
唤醒“沉睡”的耕地资源,不仅解决了土地“非农化”、“非粮化”,也推动了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各地持续兴起复耕复种热潮。 近年来,封开县创新采用种养结合绿色生态循环模式,示范推广撂荒耕地复垦利用,促进社会、生态和经济三效结合; 广宁县以“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推广竹香米、广宁米、益生菌米种植16000亩以上,有效促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高要区莲塘镇温贯村通过与村内农户签订《撂荒耕地代管协议》,解决“谁经营谁种”的问题。
广宁县整治的荒地上种满了水稻。
肇庆市农业和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肇庆新增复种2.88万亩,累计复种5.87万亩,总复种率达90.73%。 与此同时,肇庆依托67家农服机构,积极推进代耕代种、统防统治、土地管理等农业社会化服务,提供水稻品种介绍展示、农机农技下乡等农业专业化服务。
目前,肇庆晚稻收获已进入尾声,正在全力做好冬栽工作。 据悉,冬种进度已达到两成左右,全市冬种粮食面积12.79万亩,同比增长0.08%,冬种蔬菜面积45.41万亩,同比增长1.52%。
【执笔】王焌鑫
【通讯员】罗杰
(作者)王焌鑫
【来源】南方新闻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