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穿着长靴,迈着一条腿在田里浅走,头顶烈日下热浪扑面,锄头、防病虫、治理糖稀……在持续高温的环境下,这样的场面光是想都很难想象,但对32岁的陆云亭来说,这是最近每天的“必修课”333 管理是否细致,又问:“‘谁知道吃中国菜,每一粒都很辛苦’。 我对这句话印象很深。 从一粒稻成长为一粒米到上餐桌,经过了许多工序,每一步都凝结着无数的汗水。 ”种了七年水稻的陆云亭说。
高温除草、防病虫、水浆的管理更是必不可少
8月17日,上海又是高温天,一大早,陆云亭就来到了他承包的田地。 “最近太热了,下午田地的温度可以达到40多摄氏度。 如果没有风的话,人在田里最多只能站20分钟。 所以我必须在上午完成工作。 ”
陆云亭承包的450亩水田主要种植国庆稻、沪软1212、南粳46等优质大米品种。 近期,持续高温天气对田间劳动是一种“抽检”,但这也是水稻孕穗期拔穗的关键环节,管理精细、落实到位直接关系到大米的质量。 “最近这段时间的工作主要是拔草和水浆管理。 ”陆云亭稻田绿色除草,不使用除草剂,全部采用人工除草,除草工作量大。 “化学除草喷一次药就行了。 人工除草要一次又一次去除,不断拔得很长。 ”
除了拔草,孕穗期水稻对水的要求也很高,必须大量吸水,因此田间的胶水管理也非常重要。 “在这个阶段,越热吸水量越高,所以田地里需要水; 其次,等麦穗开裂后,稻田进入半干半湿状态灌浆时,必须有充足的水分,各阶段要求不同。 ”陆云亭一边检查田地里的水量一边说。
为了照顾稻子,陆云亭每天要巡查450亩稻田,哪个田没了水就立即浇水,哪个田多了草就立即拔草,同时了解水稻生长和病虫害情况。 “如果稻田漏水了,就必须赶紧找出是哪里漏水。 在找到之前,经常能找到大洞,但螃蟹洞和鳗鱼洞等很难找到。 ”
上午10时许,在巡视完全部稻田后,陆云亭从仓库推出植保车,开始向稻田喷洒药物防治病虫害。 2.8米高的植保车在田地里灵活地“穿梭”。 整个田地吹过时间不长,但下车时,陆云亭汗流浃背。 “目前主要防治的是稻纵卷叶螟、稻纵卷叶螟容易导致减产,稻纵卷叶螟和纹枯病会导致水稻死亡。 ”
最热的日子,最空闲的时候,最痛苦的时候
1988年出生的陆云亭是嘉定区华亭镇双塘村最年轻的家庭农场主,2013年,在嘉定一家知名高新技术企业工作两年后,他回村种田,承包了150亩地开始种植水稻。 20多岁的年轻人,没有稳定的体面工作,偏偏要成为艰苦疲惫的农民。 一开始父母也不理解他的选择,但陆云亭对农业有着另一种感情:“我从小就住在农村,喜欢绿油油的田地,我的理想是成为现代化的农民。”
经过田间前7年的“磨砺”,陆云亭的稻田从最初的150亩扩大到现在的450亩,他自己也成长为经验丰富的种稻专家,不仅熟悉了种稻的每一个环节,而且见长也能预估产量。
“种水稻,从选种、晒种、浸种,到催芽、育秧、种苗、管理、收获,需要付出许多辛苦的环节。 ”陆云亭如数家珍表示,虽然插秧、收获已经机械化,但种植水稻仍然需要大量人力,以他的水田为例,在育秧、插秧、除草等环节都需要雇人。 “目前水田处于管理阶段,主要是除草、防病、糖稀管理、施肥等工作,是水稻种植中最空闲的阶段,但也是炎热、最艰苦的阶段。 ”
作为大学生“转型”农场主,陆云亭与老一辈农民最大的区别在于创新精神。 他认为,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无公害向有机转变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 因此,他的稻田也和别人不太一样。 传统的水稻种植一般使用化肥,陆云亭为了生产绿色的有机水稻,尝试使用了有机肥。 除草也是人工除草。 在管理方面,善于接受新事物的陆云亭也采取了许多智慧管理方式。 他的田里有水稻土壤温度测量系统和太阳能杀虫灯,利用无人机喷洒技术准确投放农药进行防治。 “使用无人机喷洒技术,不仅农药使用量少,而且作业时不受地形限制,不会破坏作物。 同时,费用也降低了。 ”
另外,在水稻销售中,“老一代”一般把大米卖给粮管所,而陆云亭则是自产自销,打造自己的品牌。
孩子们来了,体验了一下,才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虽然一年到头都在田里干活,陆云亭的皮肤晒得黝黑,但谈到种稻的辛苦,他说:“在田里干活的时候,衣服裤子总是湿透,有时上衣湿了,脱下来挤出汗,穿上它继续干,这是真的因此,陆云亭不能容忍浪费粮食的行为。 “在家里对两个孩子的教育不要一直浪费。 吃饭时不能在碗里留下一粒米! ”
陆云亭认为,有必要制止饮食浪费行为,“粮食短缺是世界性问题,我国是农业大国,但必须重视粮食安全。” 在他看来,之所以有些人对饮食浪费漠不关心,是因为他们完全不知道种粮种菜背后的困难。 “特别是在城市长大的人,也不知道粮食、蔬菜是怎么做的。 ”
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一粒粒难”,2018年10月底的割稻季,陆云亭推出了农业旅游项目,2019年的插秧季增加了插秧体验。 “主要是让一些学校的孩子看了水稻的收获、插秧后体验,知道水稻是怎么种的,上了‘田间课’。 ”
这两个农业旅游项目反馈很好,陆云亭也计划增加更多的体验活动。 “我想今后再增加两个项目。 一种是水稻收获后稻谷脱粒变成大米的体验,让孩子们知道大米是如何生产的。 另一个是捕虾田项目。 ”陆云亭说,今年他第一次尝试了30亩虾田。 虾与稻共生,对栽培、管理要求较高,无农药、无化肥,“孩子们可以现场看到田里有虾和稻,也可以钓鱼。”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