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1 .种二代种子为什么会减产?
现代玉米生产利用杂种一代的杂种优势获得高产和抗逆性。 杂种优势是由两个关系性状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是指其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适应性以及产量、品质等性状超过双亲的现象。 杂种优势的反面过程就是所谓的近交衰退现象。 由于近交衰退,杂种第二代与第一代相比,生长势、生活力、抗逆性、产量等显著下降。 通常,杂种第二代产量比第一代减产50%以上。
2 .什么是转基因品种?
转基因品种是指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的玉米新品种。 转基因育种遵循预先设计的蓝图。 利用实验室操作技术,将一种生物的特定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上,使后者定向获得新的遗传性状。 转基因品种在批准使用前,还应当通过国家对转基因品种的安全性评价。 我国至今尚未批准转基因玉米用于农业生产。
3 .玉米地秋季深耕的好处?
秋季深耕能改善玉米田土壤理化性状,加厚活土层,提高土壤通透性和蓄水保墒能力和肥力,有利于根系生长,扩大养分和水分吸收范围。 深耕还会将土壤中隐藏的害虫和病菌翻到地表冻死、晾晒,减轻病虫害。
4 .玉米秸秆还田时应该掌握哪些技术?
(一)及时粉碎。 收获玉米穗或回收秸秆时应立即粉碎。 粉碎长度不得超过10厘米。 避免秸秆太长,土壤不确定。
)2)增施氮肥。 土壤微生物在降解作物秸秆时需要一定的氮,存在争夺作物幼苗和土壤中速效氮的问题。 要适量增加氮肥,加快秸秆腐熟,尽快转化为有效养分。
)3)及时复耕。 玉米秸秆粉碎回田后,必须立即旋耕、耙地,深耕。 耕深应在20~25厘米,通过耕翻、压覆盖,消除秸秆田引起的土壤孔隙过大问题。
)4)将土充分湿润后归还田地。 土壤水分状况是决定秸秆腐解速度的重要因素,有条件的要及时灌溉。
)5)病虫害防治。 及时防治各种病虫害,对玉米蛔虫、黑穗病发生严重的地块,不得进行秸秆还田。 生病的秸秆应该烧毁,或者高温腐烂后再送回田地。
5 .什么是保护性耕作?
它是对传统耕作的一种新的耕作技术。
保护性耕作包括四大技术内容:改革铧犁耕土传统耕作方式,实行少耕或少耕。 免耕是指除了播种以外什么都不耕作。 少耕包括深松和表土耕作。 深松能疏松深层土壤,基本不破坏土壤结构和地面植被,提高天然降雨入渗率,增加土壤含水量的30%以上作物秸秆、树桩覆盖在地表,增强肥力,同时秸秆覆盖土,根株固土,保护土壤,风蚀、水涝采用免耕播种,在树桩覆盖的地表实现开沟、播种、施肥、施药、覆土镇压等复式作业,简化工序,减少机器进入次数,降低成本; 改耕控制杂草是通过喷洒除草剂或机械表土的作业来控制杂草。
6 .什么是玉米免耕技术?
是指在适当条件下,采用化学除草技术,耕田块不耙地,直接在前茬地面上打孔(沟)、施肥、播种的耕作和玉米栽培技术。
7 .如何克服玉米整地困难和整地质量差的问题?
玉米播种前的整地要本着粉碎、平整、保持土壤充足、高效的原则,及时进行整地工作,为种苗做好准备。 玉米收获后直接整地在土壤含水量适宜( 10~20厘米土层含水量10~20 ) )的情况下进行,用大型旋耕机处理一次,达不到要求状态时,再用综合整地机械(深松浅翻、重耙、整地一次完成收获后不直接整地,如北方春玉米春整地,根茬经过较长时间的分解、分化、降水等过程,含水量较低,在综合考虑农时、天气、土壤及种植计划等因素后,在播种前适时用大型旋耕机进行整地。 采用窄行种植法种植玉米,玉米收获后无需处理根株,只需旋耕机即可平整窄行旋耕,便于秋季整地,机械作业次数少,成本低,效果好。 具体为:将现行垄( 65厘米)改为宽( 90厘米) (窄) ( 40厘米)种植,玉米喇叭口期进行宽90厘米的深松,收获后旋耕广行。 下一季只在旋耕的宽行内播种玉米,种大豆时在宽行内和窄行内同时播种。 各地的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差别很大,要根据情况灵活掌握。
8 .提高密度为什么能增产?
玉米产量由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构成。 在一定范围内,单位面积种植密度增加,有效穗数相应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下降,但根据品种特性和地力条件,合理提高密度,穗粒数和粒重稳定或下降幅度较小。 随着穗数的增加,总粒数显著增加,补偿效果明显,最终提高产量。 目前玉米生产中的突出问题是种植密度低,严重影响产量。
密植原则是肥力较高的地块可适当密植,肥力较低的地块应适当稀释,以肥力保密; 水分充足则可适当密植,水分不足则值稀缺,须用水保密; 早熟品种宜密植,晚熟大穗型品种宜珍稀价值; 充分施肥可以适当密植,但肥料短缺必须有稀缺价值。
9 .如何根据土地品种决定玉米的种植间距?
玉米行间种植方式是改善群体结构、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重要调节途径。 实践表明,在密度增大的情况下,配置适宜的栽培方式能更好地发挥密植增产效应。 玉米行距配置方式因品种和地力水平而异。 茎叶夹角小、叶突、根系向纵深发展的耐密型品种,在肥力较高的地块上行距必须窄的高秆、叶扁品种,行距可以宽。 通常玉米的栽培方法有等间隔栽培、窄条栽培、田埂栽培等。 等行平播的优点是植株分布均匀,可以充分利用光能生产更多的光合物质,窄行栽培可以改善群体通风透光条件,便于田间管理和操作; 有利于玉米的早期播种和幼苗的生长。 多雨季节,排水好于平坐,干旱时还可以往垄沟里灌水,有利于集中施肥。
10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要点是什么?
(1)抓住整苗。 覆膜栽培应地面无杂草和根株,表土细软,行距适中; 比露地及时用充足的土壤早播,等间距打孔播,浅播薄盖,种肥错开。
)2)瞄准好膜。 应使用透光率高、增温效果好、伸长力强、抗撕裂、不易老化的低压聚乙烯线性膜,膜的质量直接影响出苗、保湿、增温效果。 避免被风刮坏胶卷。
)3)多施肥料。 地膜覆盖给追肥带来困难,所以施用足底肥,增加有机肥,以满足植物一生养分的最大需求。
)4)选择种子。 选择生育期适宜、叶片冲击、抗逆性强的玉米品种。
)5)合理密植。 地膜覆盖密度一般比露地覆盖增加20 %~40 %,具体取决于品种特性、土壤肥力及施肥水平。
)6)药剂灭草。 控制杂草是关键。 覆膜前药剂除草,每亩用38%阿特拉斯加0.2~0.25公斤乙草胺乳油150~200毫升,加水60公斤,土壤干燥均匀喷洒床面后立即包膜
)7)病虫害防治。 种子包衣防治地下害虫,选择高效低毒农药,及时防治第二代粘虫和玉米螟。
(8)加强管理。 膜内种植的玉米地,应先播种后覆膜,待苗齐后及时打孔放苗,预防高温烧苗。 放苗前吹风炼苗2~3天后,不管加大不缩小,加绿不加黄,阴天突击放苗,晴天都要避开白天的原则,出苗后用土把苗孔堵好先覆膜后播种,应及时检查,发现秧苗压在膜下时,及时扶苗出膜,再封闭严密的苗穴。 对于膜侧种植的玉米地,尽量靠近地膜播种。 要充分利用膜侧栽培的优势,在玉米肥料需求的关键时期追肥,充分发挥覆膜玉米增产效应。
11 .如何实现玉米高产高效节水灌溉?
(1)改变传统玉米灌水方式——地面灌溉。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一些新的灌溉方法如水平埂(沟)灌溉、波涌灌溉、长埂分段灌溉等得到推广,节水效果大幅提高。
)2)喷灌和滴灌。 喷灌技术具有输水效率高、地形适应性强、改善田间小气候的特点,且能与施药、除草等农业技术措施配合使用,节水、增产效果良好。 特别适合水资源不足、透水性高的地区。 滴灌利用滴头或其他微水直接将水源输送到作物根系,灌溉均匀性高,可与施肥、施药配套,是目前节水效率最高的灌溉技术。
)3)应用其他节水灌溉技术。 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采用膜上灌溉。 与一般灌水方法不同,膜上灌溉由地膜输水,通过投苗孔渗入玉米根系。 由于地膜水流阻力小,注水速度快,深层渗漏少。 此外,地膜覆盖减少株间蒸发,节水效果明显。 新疆、山东、江苏等不具备灌溉条件的坡地可以采用盘灌。 倒在盘子里是用没有上釉的陶土罐储水。 罐埋在土中,罐口低于田面,通常用带口的盖子或塑料薄膜捆扎,避免罐中水分蒸发。 可以往水箱里加水,收集雨。
12 .不灌溉农田和苗期播种受旱,如何抗旱保苗,促进根增产?
(1)选择抗旱品种。 选育和推广抗旱品种是提高干旱条件下作物产量的主要途径。
(2)合理施肥。 增加有机肥不仅养分全、肥效长,而且对改善土壤结构、调节水、肥、气、热、调肥调水,是提高土壤蓄水保水能力的有效措施。 施肥方法以一次性施氮、磷、钾和有机肥最为适宜,既有利于土壤保湿,又有利于肥料渗透,生根发芽,提高作物抗旱性。
)3)深耕,接受雨水保持土壤湿度。 用土蓄水改造坡耕地,机耕深耕是防雨保护土壤的重要措施。 在实际应用中,要坚持早耕,保证土壤含水量,深耕细耙、细整地。
)4)适时早播,培育壮苗。 根据作物生长习性,进入适期后,不等待水、不等待肥料、抢肥时抢土播种,遇到干旱时机沟播种,抛干种湿润,实现全苗播种,充分利用有效积温、光照和底质,使作物早期
13 .如何预防玉米空秆发生?
(1)选择优良品种。 玉米种子内在因素存在问题,播种后不能防治空秆,造成损失。 所以,一定要选择种子关闭。 目前,各地适合玉米杂交的良种很多,不能从良种中选择优良品种,到靠谱种子部门去买,贪图便宜,购买劣等种、假劣种。
)2)合理密植。 玉米种植密度因地、肥、种而异,不宜过稀或过密。 要保证玉米植株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满足玉米棒三叶对光的要求。 栽培方式宜采用宽窄行。
)3)加强玉米生育期内管理。 及时疏苗、定苗的,选种壮苗; 搞好中耕除草; 认真防治病虫害; 施肥料特别是土壤肥力较低的块料应重施基肥,追肥应先重后轻,配氮、磷、钾,并适当微肥,硫酸锌每亩施0.5~1公斤。 合理浇水、苗期浇水控制、拔节后及时适量浇水等。
)4)实施人工辅助授粉。 开花前,可交错去雄,苞叶过长的可切去顶端3~7厘米,提前放出花丝增加授粉机会。
)5)追肥幼穗分化肥和攻穗肥。 植株生长发育进入雌胎,抽穗前5~7天培育穗胎。
14 .如何预防玉米秃尖缺粒?
玉米穗裂主要与品种、土壤、肥水、气候、栽培管理、病虫害等密切相关。
预防秃顶颗粒不足的主要对策如下。
(一)培育良种。 栽培抗病、抗虫、适应性强的品种。
)2)改良土壤,提高土壤持水力。 提倡使用酵素菌泽制堆肥和深耕、中耕技术,改善土壤结构状况,促进玉米生长,提高玉米抵御不良环境的能力。
)3)合理施肥用水。 增加有机肥,配氮、磷、钾,防止田间磷肥、硼肥短缺; 为防止旱涝灾害,玉米拔节后水分供应应及时适量以促进雌雄穗的发育。
)4)加强栽培管理。 应因地制宜、因地制宜,创造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满足中上部叶片对光照的要求,促进雌穗发育。 加强中耕除草和培土。 采用宽窄垄栽培技术,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 遇到不良气候条件影响正常授粉的,应当采用人工辅助授粉技术。
)5)加强病虫害防治。
15 .如何防止玉米倒伏?
)1)选定低杆抗倒伏品种。
(2)适当增加深耕层,促进根系发育,增加根数和入土深度。
)3)育苗移栽。 推迟苗期使茎杆更结实。
(4)肥蹲着苗。 水肥是高高的田块,节前调控水肥蹲苗,生根下,促进茎秆结实。
)5)合理密植。 常规紧凑型品种亩留苗4500株,平展型品种3500株左右。
)6)氮、磷、钾配方施肥。
(7)化学控制。 按用药说明喷洒金得乐、康丰利等抗倒伏调节剂。
(8)防治玉米螟、茎腐病等。
16 .玉米为什么要进行化学控制?
玉米品种密度超过4500株/亩容易倒伏。 应用化学调控技术,在玉米摘节期叶面喷施300升/升金德乐、壮丰灵等玉米调节剂,缩小玉米营养体,抗秆坚固、抗倒伏,且不改变玉米穗部性状,使高产群体
17 .玉米增产的关键环节是什么?
玉米要想高产,必须注意抓住以下两个环节。
一个是苗期防止底肥烧芽的问题。
底肥不宜高氮复合肥,应谨慎使用尿素,防止烧芽生根。
二是防止后期脱肥问题。
玉米最好不要一次施肥,也就是所谓的“一炮打响”。 追肥是解决脱肥的最好方法。 缓释尿素可在喇叭口期再加一次缓释尿素的; 如果是速效尿素,就要再加一次灌浆肥料。
18 .施肥越多产量就越高吗?
在一定范围内,玉米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施肥量达到一定水平后,持续增加施肥量不仅不能增产,而且会导致产量下降。 所以并不是施肥越多玉米产量就越高。
生产中施肥过度,尤其是氮肥施用过度的现象,表现在:作物抗逆性下降,易发生病虫害和倒伏; 产量不增加,施肥经济效益低下养分大量流失,引起大气和水体污染等环境问题。
19 .玉米施肥能科学合理增产增收吗?
(1)根据玉米产量水平,考虑土壤施肥能力确定合理施肥总量。
)2)玉米不同生育时期所需肥料量不同,苗期为养分关键期,尽管需求量不高,但对其非常敏感,一旦缺肥后期难以弥补的节分至开花期是最大效率期,作物生长迅速,所需肥料量较大。
)3)肥料必须施深,以减少损失。 磷肥移动性差,应集中施用磷肥,以提高磷肥利用率。
)4)选择合适的单质肥或配比合理的复合(混合)肥,注意补充锌等微量元素肥。
(5)施肥技术与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灌溉技术等相结合。
20 .为什么玉米一次施肥不能解决全生育期的脱肥问题?
春玉米生育期120天以上,苗期温度较低时,生长缓慢,主要生根舒展叶片,所需养分较少,需肥高峰较晚。 从摘节到抽穗期进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阶段,所需养分量最多,约50%的氮素在此阶段被吸收,养分供应不影响果穗大小。 在东北地区,一次施肥是指春季打垄时以春玉米整个生育期所需肥料为底肥一次施肥,后期不追肥。 投加的肥料以速效氮复合肥为主,养分释放速度与玉米需肥规律不同步,导致玉米生长后期养分供不应求,出现玉米茎黄脚脱肥现象。
21 .为什么要深入追肥?
目前最常见的氮肥是碳酸氢铵和尿素。 这些肥料在土壤中施用时,产生的铵离子容易以氨( NH3 )形式挥发,造成氮肥损失,而高浓度的氨会导致玉米叶肉组织坏死,叶脉间出现褐色斑点,造成氨气污染现象因此,氮肥应尽量施深,深度宜接近10厘米。
22 .玉米红苗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玉米红苗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缺磷。 另一方面,土壤有效磷含量低,供磷不足; 而玉米苗期遇到低温,根系发育不良,吸磷能力下降,低温导致土壤磷素有效性下降。 因此,即使土壤磷含量较高,玉米赤苗现象也会发生。
防治玉米赤苗现象的有效措施:施磷肥,磷肥用量为每亩1~2公斤( P2O5) )磷酸二铵2~4公斤)。 如果田间已经出现红色秧苗,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叶面喷雾2~3次300倍液磷酸二氢钾,每隔3天喷雾1次; 或1%过磷酸钙溶液(清液);
)松土提高地温。
23 .针对玉米缺锌症状如何施锌肥?
玉米缺锌症状表现为叶片失绿,簇生,小叶、节间缩短,植株变小,生长受到抑制。 苗期缺锌,新叶中下部黄化成白苗,又称花白苗; 打节后缺锌,叶下半部出现黄白条斑,呈半透明,似白绢或乙烯基,易被风吹裂,称为花叶条纹病或白条枯萎病。 另外,还显示植物矮,穗小,缺粒,尖端秃。
判断玉米是否缺锌的主要依据是土壤有效锌( DTPA-Zn )含量小于0.5mg/kg (缺锌阈值)。 土壤有效锌含量低于临界值时,可用基肥喷施硫酸锌1~2kg/亩,或叶面喷施浓度0.1%~0.2%的硫酸锌溶液30~60kg/亩。 苗期、疏节期、拍卖期、抽穗期喷施,但苗期和疏节期喷施效果较好。
24 .如何更好地使用缓释肥?
控释肥的使用原则是肥料养分释放规律必须与作物养分需求规律同步。 释放期过长,玉米生长前期氮素供应不足,不易出苗,影响后期生长和产量形成; 释放期过短,氮素生育期前期释放量大,容易出现烧苗现象和氮肥损失加重,但中后期氮素供应不足,最终影响产量。
缓释肥含缓释肥料的复合肥一般作为基肥施用。 缓释肥料和含缓释肥料的复合肥价格高于普通肥料的价格,使用这些肥料时要考虑施肥的经济效益。
25 .玉米施用高氮复合肥应注意哪些问题?
目前市场上有各种类型的高氮复合肥,其共同特点是氮含量高,适合一次性施用或作为玉米追肥。 但由于高氮复合肥通常是铵基或尿基复合肥,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形成缩二脲,单次施肥过多容易导致烧苗,所以施用高氮复合肥应避免烧苗。 高氮复合肥作为基肥施用时,应与种子隔开3~5厘米; 追肥施用以苗期或节期玉米行间开槽深挖土为宜。
有条件的,建议每次施肥时,对根同时进行优质有机施肥。 例如,保墒康宝,活化土壤,促进根系向纵深发展,为叶片输送更优质的养分,增强生长势头,稳产效果非常明显。
26 .隔行扫描
玉米刚摘雄时,每隔一行或每隔一株取雄穗一根,整田取雄二分之一,可使田间通风良好,透光,节约养分,减少虫害,增产5%~8%。 去雄的方法是雄穗从顶叶中提取1/3或1/2,散粉前,通过交错或隔株及时拔雄穗。 最好清除先摘雄的植株、弱株、虫株的雄花,但不要在地面的几排摘雄,以免影响授粉。 摘雄的时候不能损伤尖端的叶子,也不能剪掉果穗以上的茎叶。 否则会导致减产,并不是所有的玉米都适合摘。 主要用于高产田,种植密度过大的玉米田,且植株生长均衡,雄穗抽出整齐,抽丝一致,雄后增产效果在玉米雄猎过程中遇雨或高温干燥天气,不宜摘雄
27 .人工辅助授粉
玉米开花期大风,连续2天以上多云、雨水多、高温,可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授粉最好在晴天上午晒干后(9-11点)进行,必须边授粉边授粉。 将收集到的新鲜花粉去掉颖壶后,用毛笔蘸一点喂雌穗的花丝上,也可将花粉装在小容器里,用2-3层纱布或长筒袜封口,对着花丝轻轻拍打,使花粉均匀落下。
28 .站起来铲秸秆晒干
确定玉米浆后,即蜡熟期或乳熟末期,将玉米棒的花蕾叶全部拨开,但不要将花蕾叶打碎。 玉米棒子上的籽粒在持续生长的同时,直接暴露在阳光下,接受更多的阳光和热量,加速茎内丰富的养料向籽粒内运输,提高籽粒吸收养分的能力,保证晚熟秋收。
29 .什么是大垄两行栽培技术?
垄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通过改革耕作制度,使农作物充分发挥边际效应,提高光能和水肥利用率的先进栽培技术。 具有培肥地力、保土、保肥、保温等功效,增产增收效果明显的特点。
一种是宽垄,垄底宽120-130厘米,垄顶宽90厘米,将过去的两个垄(垄间距60厘米-65厘米)合成一个大垄,在垄上种两行玉米,行距40厘米,行距大另一种是垄底宽90-98厘米,垄顶宽60-70厘米,即把原来60-65厘米的三根小垄合成两根宽的垄,每根垄种两行玉米。 也就是说,从过去的3行改为4行,每行间隔30厘米,大行间隔60厘米或67.5厘米,打好垄后立即镇压。 一般多选择第一种方式。
30 .什么是宽窄栽培技术?
与传统耕作方式不同,玉米宽窄种植使垄变平整,垄变宽窄,浅耕变深松,低留茬变高留茬,隔年轮流休耕。
一种是改垄平作; 二是均等栽培改为宽窄栽培,宽行为80cm、窄行为40cm、窄行为交替栽培; 就是把三把刀片变成一次深松。 6月中旬宽行栽深松,深30cm以上; 四是精量播种改为精量播种; 五是变化肥浅施深施; 六是生根粉碎残茬,让田自然腐烂,还田; 七、低茬改为高茬,茬高30-40cm; 八、全面作业间隔作业,作业面积占耕地面积的50%。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或全部文字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仅用于学习、交流,无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有问题请马上联系我处理。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