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资料来源:农业和农村新闻办公室
要密切关注天气和土壤湿度变化,通过优化品种布局、采取抗旱播种技术相结合的措施等积极应对。
2019年东北地区玉米春播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农业农村玉米专家领导小组
目前,东北地区气温逐步回升,玉米春播陆续开始。 去冬今春以来,东北玉米产地降水总体偏少,部分地区出现土壤墒情、干旱现象。 结合今年东北地区气候特点,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会同农业农村玉米专家领导小组,提出以“适时整地、科学筛选、适时精播、合理密植、动态监测”为重点的技术路径,引导各地抓好玉米春播生产
(一)及时整地,做好春播准备。 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提前备耕,及时整地,为适时播种创造良好条件。 整个秋季地块、早春及时保持土壤湿度易发生春旱的地区和春季地块,要充分利用土壤回浆水,提前整地,及时镇压保水; 春水湿易发地区和低洼地区,应及早清理农田,利用春季气温回升的有利时机,进行耕晒和培垄,为及时春播做好准备。
(二)科学选种,优化品种布局。 在玉米优势产区,选择成熟期适宜、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稳产高产、品质优良、适合全程机械化的良种,严禁跨区种植玉米,确保籽粒安全成熟和稳产高产优质。 根据生产条件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选择专用型或通用型青贮玉米良种。 搞好品种科学布局、熟期合理搭配。 购买优质包衣种子,注意防治地下害虫和苗期病虫害,有效提高出苗率和整齐度。
(三)及时精播,确保播种质量。 根据气温、土壤湿度、玉米品种生育期等确定最佳播期,适时适应土壤湿度机械精播,做到准确播种、下种子均匀、深度均匀、隔肥、覆土严密、适度镇压,提高播种质量,一次播种整苗在土壤抗侵蚀和抗旱地区,可采用地膜覆盖、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等节水抗旱造土播种技术,或减少垄沟播种、平播、免耕播种。 对土壤墒情适宜的地区,一次完成机械开沟、施肥、播种、起垄、压实工作,减少土壤搅拌,充分利用土壤墒情。 对土壤湿度大、地温低的地区,应尽早起垄提高土壤温度,适当浅播浅复,次日镇压。
(四)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 根据品种特性和生产实际,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构建合理的群体结构,为玉米丰产奠定基础。 一般生产条件下,亩护苗株在4000株左右。 对土壤肥力较好、灌溉条件较好的地块,可选用耐密型玉米品种,亩保苗可增加到4500—5000株。 播种后及时化学封闭除草,加强苗期管理,提高群体健全性。 使用秧苗后的除草剂分区,注意使用时间和浓度,避免发生药害。
(五)开展动态监测,加强防灾减灾。 另一方面,做好抗旱工作。 据国家气象局预测,受厄尔尼诺影响,今年我国气候总体偏多,容易出现“南涝北旱”。 要密切关注天气和土壤湿度变化,通过优化品种布局、采取抗旱播种技术相结合的措施等积极应对。 在干旱严重的地区,要准备好是“浸水”,还是中早熟品种“等雨播种”。 另一方面,加强病虫监测预警。 分析预测,今年全国玉米主要病虫害发生重于常年,东北地区一代和两代玉米螟、大斑病、粘虫、地下害虫、棉铃虫危害较重。 在选择抗病性玉米品种和优质包衣种子的基础上,应加强病虫害动态监测和预报预警,采用生物绿色防控技术,推进专业化防控,提高防控效果,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促进绿色生产。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