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2020  海洋渔业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只要注意这几点,了解东北地区玉米种植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也不迟

   2023-04-04 互联网艺莲园5540
核心提示: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东北地区玉米病虫害防治方法注意以上几点,目前尚不晚,我们知道东北地区玉米病害的种类和防治措施1、玉米大斑病玉米大斑病是东北玉米病害最主要、最严重的一种,且该病害几乎每年发生,可导致玉米减产20 %~50 %左右。 大斑病也成为枯叶病,是不仅在东北地区,在世界各地也发生的真菌病毒。 该病一般在玉米拔节前后开始发病,首先由老叶向叶心逐渐发展,直至整株病情严重,玉米叶片形成碎片病斑,整株玉米枯死,玉米产量迅速下降。 玉米大斑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玉米种植区湿度较大,东北地区7、8月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东北地区玉米病虫害防治方法注意以上几点,目前尚不晚,我们知道东北地区玉米病害的种类和防治措施

1、玉米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是东北玉米病害最主要、最严重的一种,且该病害几乎每年发生,可导致玉米减产20 %~50 %左右。 大斑病也成为枯叶病,是不仅在东北地区,在世界各地也发生的真菌病毒。 该病一般在玉米拔节前后开始发病,首先由老叶向叶心逐渐发展,直至整株病情严重,玉米叶片形成碎片病斑,整株玉米枯死,玉米产量迅速下降。 玉米大斑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玉米种植区湿度较大,东北地区7、8月份是玉米生长最快的季节,室外气温较高,持续降雨,空气湿度大幅增大,病原菌传播速度加快,病原菌侵染程度也加重。 施肥方式也会影响玉米大斑病的发生,过多的氮肥、有机肥配不上,导致玉米大斑病的发生。

玉米大斑病防治方法:在农业防治措施中,应选择抗病玉米品种,合理安排玉米植株间距,降低玉米生育地湿润度。 可及时处理已携带病原菌的秸秆,去除导致玉米发病的病原菌,采用锰锌可湿性粉剂等真菌杀菌剂喷雾剂防治。 另外,合理施肥是指玉米种植地氮肥和有机肥比例适中,进行耕地除草工作。

2、玉米黑穗病

黑穗病又称粟黑穗病,是导致玉米减产的重要病害之一。 这种病害可以发生在玉米生长的任何阶段。 一般发病在10%-70%之间。 玉米黑穗病是一种主要的原始丝状真菌,属于担子菌亚门真菌,玉米侵染的初发症状苗呈僵直状态,生长非常缓慢,生长停止,植物叶上出现黄色条斑,玉米抽穗时症状更为典型,内部穗包裹玉米植株该病害的发生主要是农民过度施用氮肥,发生干旱时持续高温使黑粉菌传播更强,玉米植株整体感染。

黑穗病防治方法:采用科学方法培育抗病性植株。 相关研究数据表明,玉米品种抗病性对黑穗病的发生有较大影响,高抗病性品种几乎不发病。 还需减少地块连坐,正确使用有机肥,保证肥料中无菌落。 播种种子应进行消毒,已发病植株应充分处理,播种前阳光照射5-7天以提高发芽率。

3、玉米茎腐病

玉米茎腐病是一种多种病原菌复合或单独导致玉米茎、根系感染腐烂的疾病。 这些病原菌主要有腐霉和镰刀菌,这两种病毒可以一起侵染株,也可以单独侵染株,不同的侵染方式对株的侵染情况不同,症状也有很大差异。 玉米茎腐病一般发生在排水不畅、墒情较好的沙质土壤中,主要由物理入侵引起植株发病,害虫为害也可能引起植株发病。

玉米茎腐病防治方法:最有效的方法是培育抗病性植物,科学合理施肥,促进玉米植物良好生长,增强自身抗病性,利用化学药品进行防治处理,如中生霉、天达恶菌液

二.东北地区玉米虫害种类及其防治措施

1、玉米钻虫

玉米幼虫喜欢高温和湿润的气候条件。 此时,钻虫可以以植物的茎叶为食物。 玉米是禾本科植物,深受钻虫的喜爱。 钻虫幼虫啃食玉米叶的速度惊人,会在短时间内把叶子全部吃掉,最后只剩下茎,无法正常食用。

玉米害虫病害防治方法:玉米钻虫防治的主要方法是消灭玉米钻虫幼虫,防止钻虫增殖和扩散。 进行敌百虫粉药剂喷洒,在玉米种植地周围进行全面喷洒,形成隔离带,防止幼虫传播。 此外,对生长期玉米进行氧化乐果或菊酷乳油溶液喷洒,消灭钻虫幼虫。 在田间引入幼虫天敌,利用幼虫天敌消灭幼虫,促进生态平衡。

2、玉米u

这是导致东北玉米产量下降的主要虫害之一,属于鳞翅目螟蛾科昆虫。 玉米蛾对东北玉米的危害非常明显,主要以直接在玉米棒上的鲜嫩颗粒为食,吃的玉米容易出现伤口,伤口容易发霉,影响玉米粒生长,玉米产量大幅下降。 另外,玉米茎会吃掉吃了玉米的植株,导致玉米植株过细,叶片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同时对吃了玉米的植株茎来说,不能继续进行相应的水分输送,导致植株脱水死亡。

玉米幼虫防治措施:利用生物链生物防治玉米螟,可以在田间设置蜂巢,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蛾对玉米的食害。 此外,冬季还可开展灭茬玉米u活动,减少冬季玉米螟数量,减少明年春季玉米粒数繁殖,减少病虫害发生。

3、玉米地下害虫

除了植株上的害虫,地面下也有危害玉米植株生长的害虫,这些害虫主要是金针虫、蚌槽、地虎等。 金针虫的主要危害是幼虫,幼虫在玉米萌芽前后以种子和根系为食物。 蚌槽是鞘翅目,是金龟甲幼虫的总称,蚌槽主要危害作物的根,导致作物脱水萎缩和枯死。 地虎俗称地蚕,是以吃玉米根系为主的地下害虫。

玉米地下害虫防治措施:在玉米种子中掺加杀虫成分包衣,有效防止地下害虫对植株的危害。 用耕整地将土中的幼虫、卵、虫蛹翻在地上,鸟类可以喂食幼虫,有效减少害虫数量。 毒土法防治方法:玉米田发生地下害虫后,选用50%辛硫磷乳油1.5kg/hm2,拌入细砂或细土-400kg,进行翻耕时在垄侧开始施于人,后完成即可覆盖土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