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2020  海洋渔业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收获大豆、黄豆、玉米,实现一季双丰收

   2023-04-04 互联网艺莲园1700
核心提示: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在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某试验田,苏瑞光首次尝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栽培。 连续几个月,他和同事整天泡在地里,选种子、试种、改造农机……“从目前的生产情况来看,玉米亩产有望达到1100斤左右,大豆亩产有望达到300斤左右。 ”2022年初,中央一号文件下达大豆扩种任务,在全国尤其是黄淮海、西北、西南地区掀起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热潮。 从种植户到苏瑞光这样的农业科研人员,开始探索大豆玉米“一季收获”的实现。 从9月底开始,全国大豆陆续进入大收获期,连日来各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丰收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在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某试验田,苏瑞光首次尝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栽培。 连续几个月,他和同事整天泡在地里,选种子、试种、改造农机……“从目前的生产情况来看,玉米亩产有望达到1100斤左右,大豆亩产有望达到300斤左右。 ”

2022年初,中央一号文件下达大豆扩种任务,在全国尤其是黄淮海、西北、西南地区掀起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热潮。 从种植户到苏瑞光这样的农业科研人员,开始探索大豆玉米“一季收获”的实现。 从9月底开始,全国大豆陆续进入大收获期,连日来各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丰收的消息层出不穷,大豆丰收在即。

9月24日,安徽阜南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试验田里,正在等待收获的大豆和玉米。 回答者供图

田地

玉米必须增收大豆而不减产

黑色的鞋子上沾着泥,裤脚上沾着厚厚的灰尘,河南农业大学毕业的苏瑞光毕业后一直从事本职工作,习惯了身上的泥土气味。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特别提出,2022年扩大大豆和油料播种面积2200万亩以上,在黄淮海、西北、西南地区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为响应政府号召,苏瑞光所在的先正达集团中国开始探索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苏瑞光成为中化现代农业临颍技术服务中心地图农场负责人。

9月23日,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带状复合种植大豆、玉米丰产。 回答者供图

“尝试复合种植的前提是玉米不减产,增产一季大豆。 ”苏瑞光说,一地块三分之一种玉米,三分之二种大豆,玉米播种面积就小,必须选择合适的品种、合理的行距和行距、准确的全过程技术方案才能保证产量。

起初,在附近的市场上找不到合适的农机,从外地运输农机很费时间,苏瑞光和同事试图恢复传统的人工种植。

复合栽培对大豆、玉米品种有特定要求。 大豆品种要耐阴性、抗倒伏,玉米要选择结构紧凑、耐密植的品种。 试验田所在地基地有26个新品种玉米,经过反复试验,这些品种的特性已为人们所熟知。 苏瑞光和同事经过分析、试验,最终选定3个品种的玉米,尝试与5、6个品种的大豆复合栽培。

“每个大豆、玉米袋都标有指导栽培密度,但不适用于复合栽培。 需要重新估计。 ”

早播期,一般考试必须在一天内早播完毕,苏瑞光和同事每天都在地里泡。 早上5点多下地,晚上8点多下地,即使是盛夏最热的正午也要下地。

再过不久,试验田里就会收获带状复合栽培的大豆玉米。 从目前的发展势头和产量测定结果来看,玉米亩产预计将达到1100斤左右,大豆亩产预计在300斤左右。 对于这样的成绩,苏瑞光表示惊讶说:“终于没有忙着工作。”

试验田所在地漯河市多家种植大户、合作社也在尝试大豆玉米复合种植。 根据《漯河市2022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实施方案》,2022年省农业农村厅安排漯河市大豆玉米复合种植任务3.7万亩。

突破

“翻田”改造农机

今年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大规模推广的第一年,苏瑞光在试验田面临的挑战,其他农户也面临。

郝英冉来自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有多年的大豆种植经验。 今年,国家提出扩大大豆种植,大豆市场行情也比较乐观,郝英冉响应号召,比往年种了100多亩大豆,大豆种植面积由原来的300多亩增加到400多亩。 身边很多农户都在尝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郝英冉经常去附近农户取经。 “有的农户大豆还在生长,但玉米减产,有的农户大豆、玉米都没有长好。 对农家的人来说不是什么难事。 两种可能得一起种,多学习,多尝试。”

对于大豆和玉米的带状复合种植,有着多年大豆种植经验的李海军并不认为田地是最难管理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合适的农机,尤其是压倒像他这样大规模的种植户和合作社的原因。 海伦市是传统的大豆产地,有“大豆之乡”之称。 李海军在这片土地上出生长大。 田地里的大豆,是他从小就一直伴随着的记忆。 当地500多万亩耕地,多年来一半以上种植大豆。 今年也有不少种植大户增加了大豆种植面积,但李海军和身边农户仍在观望。 “我们的种植面积比较大,需要专门从事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比较成熟的农机。 ”

为了解决农机难题,苏瑞光也曾与同事一起“翻田”改造农机。 “在河南当地,复合种植需要玉米播种间隔从60厘米缩短到30厘米到40厘米,株间距从20厘米到25厘米缩短到10厘米。 一开始周边市场没有合适的机型,运输起来很花时间。 ”他和同事改造了现有的大豆和玉米播种机,试图让两台机器协同工作。 “更换了各种种类的播种盘,花了各种各样的心思,反复试行错误,结果确保了预期的播种密度。 ”

破题

多试验大豆玉米复合栽培

中国大豆种植的历史将近5000年,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中国决心提高大豆产量。 但是,单独很难满足需求。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把玉米和大豆复合种稻技术作为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 今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栽培技术再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大豆玉米带状栽培技术已经推广多年,但传统复合栽培技术显然不适用于目前大规模栽培的生产方式。 ”苏瑞光的同事、中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粮食事业部大豆技术负责人韩思宁表示,为了落地差异化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栽培技术方案,公司今年不仅在河南,在辽宁、河北、山东、安徽、陕西、山西、宁夏、四川也有10个大豆玉米带状复合栽培技术方案落地“省、市、县甚至是村里的土壤、气候等都有差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栽培管理技术也需要差异化。 ”试点后,他们将根据农业部门的指导意见,结合各地实际试种情况,为各地“定制”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方案,帮助更多农户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季收获”

中国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系教授孙军介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栽培始于间作栽培,上世纪80年代,我国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间作栽培应用广泛。 今年,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栽培,是玉米不减产的同时,以多收一季豆为目的的间作科学发展。 “现在大豆、玉米的品种、栽培方式等发生了变化。 在实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栽培机械化的基础上,品种选育、田间管理等也要根据大豆玉米带状复合栽培的特点同步更新,打出“组合拳”,才能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栽培更加广泛、可持续地落地”

丰收

大豆玉米共同生长

9月底,全国各地将迎来大豆大收获期。 内蒙古、河南、河北、山东、广西等全国各地也陆续传来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已成定局的喜讯。

记者梳理发现,今年首次大规模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政策层面也在积极解决问题,并相继因地制宜提出技术指导意见。 2022年6月,国家大豆玉米带状复合栽培专家领导小组会同全国农业技术中心,针对黄淮海地区麦茬播种的实际情况,提出了《2022年黄淮海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意见》。

针对农户担心的农机问题,2022年9月,农业农村专门制定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收获减损技术指导意见》,针对部分地区机械回收经验不足、损失预期偏差等问题提出了方案,以加快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

苏瑞光表示,从今年6月开始市场上找不到合适的农机,短短三个月,目前市场上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农机有了更多选择。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今年公布的《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2-2031)》显示,2022年,我国预计播种粮食17.7亿亩,其中,预计播种大豆1.47亿亩,比去年增加2100万亩。 农业农村部去年发表的《“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25年“以大豆播种面积达到1.6亿亩左右,产量达到2300万吨左右为目标,推进大豆自给率的提高”。

全国大豆扩大种植的答卷即将出炉,丰收在望。

新京报记者曹晶瑞

编辑张树婧校对卢茜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

 
标签: 大豆 复种 玉米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