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来源【农民日报】
在资环所在的海燕村重度盐化土壤中开展了节灌盐栽培技术研究。 数据图
盐碱土壤被誉为土地的“痼疾”,重度盐碱土壤几乎都是“不毛之地”,土生土长的农民辛苦了一年,却颗粒无收,只能望而兴叹。 怎么办? 长期以来,宁夏农林科学院资环所盐碱土壤改良研究小组依托相关科研项目,研发新品种、新技术,将“不毛之地”变成“现代农场”。 盐碱土壤改良研究小组在宁夏盐碱土壤中种下“绿生金”,把科研论文牢牢地写在大地上。
走进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燕子墩乡海燕村,上千亩盐碱土壤,呈现出各类试验品种生长良好、生机盎然的景象。
海燕村是宁夏“十二五”生态移民搬迁村,这里有5200亩盐碱土壤亟待开发利用。 面对白花盐碱土壤,资环所盐碱土壤改良研究团队想出了“先示范,后推广”的策略。 即先做龙头企业的典型案例,再广泛推广,通过各种综合利用技术,研发示范,使盐碱土壤不断种植高产作物,盐渍化土地变绿,实践证明这是有效的。
石嘴山市先农养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韶儒兴奋地说:“这真是盐碱土壤上长出了‘金蛋’! 2019年,本公司流转海燕村3600亩土地。 大部分是盐碱土壤,部分处于荒废状态。 即使种植青贮饲料,亩产也最多为1.8吨。 农林科学院资环所的专家将在这里开展项目,为我们提供盐碱土壤改良利用技术服务。 应用他们的技术后,当年青贮玉米亩产超过2.8吨,预计今年亩产将达到3.2吨。 未来,该项目经过5年实施,青贮玉米平均产量可达3.5吨以上。 ”
团队负责人樊丽琴副研究员告诉记者,项目组与石嘴山市先农养殖有限公司合作实施了“盐碱土壤水盐控制与生物改良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面对轻度盐渍土地主要强调土壤培肥与作物水肥一体化栽培,“无有机肥基施培肥膜浅中重度碱化土壤采用“激光平地石膏、酸性有机材料、有机肥配施快速淋盐膜侧集雨节水栽培”或“激光平地石膏、酸性有机材料、有机肥配加增煤降碱膜滴灌水肥一体化”节水控盐,高效改良利用盐碱土壤技术。 今年,项目组对盐碱地种植的饲料玉米、甜高粱、高丹草等饲料作物保苗率达到60%以上。
“十年前,我搬到了通润村的1000亩土地。 其中700多亩是盐碱荒滩。 为改造盐碱地采取了许多措施,得到了许多专家的指导和技术协助,但效果不明显。 近年来,在资环所樊丽琴老师的带领下,经专家引种试种,目前农场盐碱土壤作物出苗率已由以前的40%提高到现在的90%,保苗率由30%提高到80%,产量由60%。 今年我的农场都种了玉米。 其中种了170亩大豆。 现在增长很顺利,”同样受益的平罗县金茂源家庭农场负责人任剑对记者说。
如今,“不毛之地”变了。 资环所盐碱土壤改良研究小组常年活跃在盐碱土壤中,寻找更多盐碱土壤改良新技术。
“传统依靠大水均匀入盐控盐的盐碱土壤治理方法,需要大量水资源,而宁夏缺水,改造盐碱土壤,需要‘良种良法’配套。 ”农林科学院资环所研究员张永宏表示,“2017年以来,我们一直关注宁夏盐碱土壤状况,积极寻找盐碱土壤改良新技术。 在平罗县姚伏镇进行土壤改良剂试验效果评价和最佳剂量研究,滴施后取得了良好的增产效果。 为了进一步验证该改良剂的效果,今年又扩大了试验区域,经调查,不同试验施用盐碱改良剂后,出苗率、叶绿素含量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作物生长良好,深受农民欢迎。 ”
平罗县姚伏镇团庄村村主任吴宝华说:“农林科学院资环所带来的‘土壤改良剂苗前喷秸秆井水栽培粤菜中心’‘土壤改良剂高垄苗前喷秸秆井水栽培粤菜中心’等盐碱土壤节农艺改良技术。 我们村及周边几个村推进辐射面积达7000亩,技术应用后,耕层土壤盐分明显下降”
在盐碱土壤中创造高产并不容易。 这背后,是长期的奔波、日夜的付出、上下求索的难关、不为人知的艰辛……
近10年来,农林科学院资环所盐碱土壤改良研究小组根据相关科研项目,提出了宁夏龟裂盐碱土节水控盐与肥力提高技术和“滴灌开沟原土回填枸杞限根栽培”碱化土壤节水生态治理技术, 建立“节灌化学降碱覆盖抑制盐有机无机培肥”银北灌区农艺改良盐碱土壤模型和“灌排协同调理剂”的宁夏盐碱土壤综合培肥、盐碱土紫苜蓿栽培、枸杞微咸水滴灌、盐碱土壤玉米高效在青铜峡市良种繁殖场塘西分场,示范次生盐渍土栽培稻改良利用技术2500亩,中轻度盐碱土壤水稻增产15.6%左右,重度盐碱地水稻产量达450公斤/亩; 在平罗县和惠农区推广不同作物节灌农艺改良盐碱土壤技术10500亩,油葵、玉米、粤菜心、芹菜等作物产量分别提高30%、18%、19%、10.6%。
目前,宁夏盐碱土壤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农业科研力量,科研人员在这里陆续系统解决盐碱土壤治理与绿色开发、提升现代农业生产全要素效率、提质增效等重大问题,从实施单一技术到技术捆绑
“十二五”期间,宁夏农林科学院资环所盐碱土壤改良研究小组在自治区科技创新“十二五”规划中,先后完成了“高效改良盐碱土壤”、“节水减排控盐”、“选育耐盐碱牧草新品种” 重视盐碱土壤农业绿色发展,开展农田盐碱障碍绿色减排、灌溉水质控制、多水源高效利用、肥沃耕层构建等关键技术攻关研究,提出精准控制盐碱土壤水肥盐快速培育技术和模式; 开展抗旱耐盐碱饲料作物筛选及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构建盐碱地农业节水高效可持续利用技术模式,推动生态草畜牧业产业发展。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张国凤
本文来自【农民日报】,只有代表作的观点。 全国党媒体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传播服务。
ID:jrtt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