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今天,程翔向大家介绍玉米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一起看看吧。
(一)温度
玉米种子在10以上可以开始发芽。 在6-8条件下,可以萌发,但非常缓慢,难以成苗。 地温上升到10-12才能播种,发芽快。 发芽的最佳温度是28-35。 出苗后低温-3时,幼苗会发生冻害,但如能及时加强管理,影响不大。 温度下降到-4时,幼苗会冻死。
玉米生育期间,玉米最适温度为25~ 28,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在开花散粉期,当气温超过32时,土壤和大气过早干燥,花粉就会迅速失去生活力,花丝易枯萎,影响受精结实。 及时灌溉,有利于授粉结实。
玉米灌浆成熟期间,气温以23为宜,前期应稍高,后期应稍低,同时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干物质积累。 后期对早霜、低温反应敏感,3低温杀灭玉米,使种子失去发芽力。
(二)日照
玉米是喜光作物,在整个生育期,需要充足的光照。
一般来说,每天照射12小时的光比较好。 玉米是短日照作物,同一品种短日照时生育期适当缩短,反之延长。 我国南北纬度差异很大,南方夏天的日照比北方短,气温也高。 同一品种在南方栽培,生育期短,在北方栽培,生育期较长。
玉米幼苗期对日照反应敏感,日照短时,多表现为植株变矮、发育加快或返祖现象。 原因是短日照条件,符合玉米初代祖先的系统发育。 日照长,玉米营养生长旺盛,茎高叶茂,花期推迟,开花到最后结实。
广西壮族自治区石龙县的农户在河南辉县种植玉米时就出现了这种情况。 海拔高的地方日照长,高山的玉米被引进海拔低的平原,生长天数也缩短。 晚熟品种对日照长短反应敏感,引种时需注意。
除了光照强度外,光照强度对玉米生育期也有很大影响。 日照强度大,玉米生长健壮,抗病能力强,高产; 如果持续下雨,阳光强度会变弱,生育会变弱,容易生病,倒下后产量会下降。
(三)水分
根据原中国农业科学院陕西分院的试验结果,每亩夏玉米整个生长期需要水约316方,换算成1斤玉米干种需要水约700斤左右。 玉米抗旱能力不如谷子、高梁,但玉米也有较强的抗旱能力,充分土壤播种后,玉米根系发达,对叶片运动细胞有抗旱作用,同时叶片向上倾斜,小雨和露水能在顺茎秆上集中在根部,水分经济玉米生育后期需水量增大。
玉米播种和幼苗期30天需水较少,仅占总需水量的22.7%。 拔节、开花期30天,最需要水。 缺水时,雄穗不能正常提取,花粉散得快,雌雄失调,称为“脖子快”,会大幅减产。 因此,拔节至开花期间,土壤含水量宜保持在70%左右。 灌篮、成熟期需水量如下。
其中,前期玉米乳熟阶段,还需要较多水分,乳熟期后需要水来加速成熟,玉米耐满足度差,灌浆、成熟期雨水过多,土壤中会充满水分,根部呼吸没有足够氧气,根系活动力总之,玉米在一生各阶段需水、充分采摘播种的条件下,应加强中耕管理,控制浇水,蹲苗促进根系发育。 抽雄、开花期间需水较多,前10天和后20天,约1个月水分敏感的玉米,由于浇水时间的关系,必须保持70%左右的土壤持水能力才能适应玉米的生长。
(四)土壤、肥料
对玉米土壤物种的需求并不苛刻,主要是玉米根系发达。 土壤要疏松肥沃,土层要深。 土壤硬化,根系薄弱,分布层浅,容易脱落。
玉米是喜肥作物,对肥料特别是氮肥要求迫切。 氮是玉米蛋白质的主要元素,合理施用氮肥可以使玉米生长旺盛,叶片颜色加深,提高光合效率,达到增产。 缺氮,苗期生长缓慢,茎细叶黄; 生育中期缺氮导致下部叶片提前变黄,果糖变小,单产下降。 但施氮肥过多,苗期生长过旺,易感病虫,后期斑病叶严重,影响产量。 磷在玉米种子胚中含量最多。
一方面促进细胞分裂,增强原生质体粘性和保水能力,有利于根的吸收作用,增强抗干旱倒伏能力,另一方面磷对营养物质的运转和碳水化合物的新陈代谢有重要关系。 缺磷时,幼苗紫红色,叶片变黄,花丝晚出,授粉不良,成熟滞后。 整个生育期都需要磷,后期需要更迫切。 但解磷活动缓慢,宜基肥。
和其他作物一样,玉米生长发育所需的矿质营养,氮、磷、钾三要素最为重要。 1974年河南省农林科学院在博爱县后乔大队试验证明,玉米每形成100斤颗粒,需要吸收氮2.5斤、磷0.8斤、钾3.8斤,实际施用量约为其吸收量的1.5-2倍
那么,这次的共享到此结束。 希望能帮到大家。 那么,回头见。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