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标题:中国科学家成功克隆野生玉米高蛋白基因
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与上海师范大学科研团队合作,从野生玉米中成功克隆出高蛋白基因THP9,通过杂交实验,有效提高了现代玉米的蛋白质含量。 该成果于今天( 17日)在国际学术杂志《自然》网上发表。
玉米的祖先来自南美洲,叫大刍草,种子外面包着硬壶,不能直接食用。 人类祖先从9000年前开始驯养玉米,将杂草般的野生玉米改造成今天的玉米。 科研人员实验表明,野生玉米在不施氮肥的条件下种子蛋白质含量高达30%,是现代普通栽培玉米的3倍,表明野生玉米含有调控高蛋白含量的关键基因。 10年来,研究小组提取鉴定了4万多个样品的DNA,最终从野生玉米中克隆到第一个调控玉米高蛋白含量的主效基因。
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巫永睿介绍,目前玉米已成为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农作物之一,70%的玉米用作饲料,是最常用、用量最大的饲料。 普通玉米籽粒蛋白质含量低,饲料中需要补充大豆蛋白质,但大豆严重依赖进口,这些都是我国畜禽养殖业的“绞肉机”。 普通玉米蛋白质含量每提高一个百分点,相当于每年可进口大豆700多万吨。
研究小组在三亚进行了大规模田间试验,将野生玉米高蛋白基因Thp9-T杂交导入到我国推广面积最大的玉米生产栽培品种郑单958中,可以显著提高蛋白质含量,该基因在培育高蛋白玉米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另外,通过减少氮肥施用条件,可以有效维持玉米生物量和植株及籽粒中氮含量水平,这对减少化肥使用,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央视新闻客户端总台中央视记者任梅梅)。
来源:央视新闻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