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哈尔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1月17日消息,随着黑龙江秋收工作的全面结束,全省又将迎来丰收年,大豆总产量创历史新高。 近年来,黑龙江种植多种粮食,生产出好粮,今年迎来粮食生产“十九连丰”。
丰收丰收离不开农技的改良、提高。 黑龙江省农技站副站长杨薇介绍,今年黑龙江省广泛推广“110厘米大垄密植栽培技术”,大豆玉米产量大幅提高。
大豆粒满(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海伦市农业和农村局供图)。
纳哈尔川市老莱镇富裕村成建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今年种植大豆16000亩,秋后测算,亩产比往年高很多。
合作社理事长董桂昌说:“今年,我们合作社种了14000亩,‘小亩’种了2000亩。 特意比较一下,“大亩”亩产可达360-380斤。 大家对这个产量很满意,明年也打算种‘大垄’。”
董桂昌嘴里的“大垄”是经过科学改良的栽培技术。
“传统的大豆栽培模式都是用宽65厘米的垄来栽培。 种110厘米大垄的栽培技术缩小了行距,增加了公顷护苗株数,提高了大豆单产。 ”绥化海伦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推广站站长刘智颖介绍。
秋收季节,大豆收获繁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海伦市农业和农村局供图)。
今年,为了更好地推广农业种植先进技术,增强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绥化海伦市将加强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提高标杆引领作用。
海伦市金丰公社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是一家新型农业土地生产管理企业。 今年,该企业在绥化种植玉米大豆22万亩,采用大垄密植栽培技术的耕地约10万亩。
“今年我们扩大了大亩密植栽培技术的栽培面积,约80%的耕地采用了这种栽培模式。 据我们统计,种植的大豆亩产增加了约80斤,玉米亩产增加了约200斤。 ”金丰公社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有刚说。
作为一线工程师,李有刚认为,“110厘米大垄密植栽培技术”使作物土壤根系面积增大,垄台高于传统,在抗旱、防潮方面非常有利。 同时,增大土地利用率,增加作物植株数量也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原因,运用该技术可以使作物更好地通风透光,增加光能利用率,提高产量。
大型农机在田间作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海伦市农业农村局供图)。
“我们之所以在产业园使用大垄密植栽培技术进行栽培,就是想让农户亲眼看到这一技术的优点,确实提高了产量,让更多的农户利用这一栽培技术,增产增收。 ”金丰公社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春宇告诉记者。
海伦市农业农村局农业生产负责人杨大勇介绍,在大豆种植过程中,农业农村局组织技术人员向农户宣传,对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解决了农户在“大垄密植”种植中遇到的问题。
今年绥化海伦市约有10万亩大豆和5万亩玉米采用“大垄密植栽培技术”,秋收后推算,大豆亩产211.5公斤,玉米亩产691.4公斤,产量均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