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如今又到了早春马铃薯播种季节,在这个时候播种,马铃薯越冬后出苗早,生长期长,有利于提高马铃薯产量。 在马铃薯栽培过程中,发生了许多病害,其中危害较大的是疮痂病。
去年我种了20多亩土豆。 春天管理的时候,村里种了多年蔬菜的爷爷,他告诉了我一件事。 每年他种的土豆,到了收获的时候,许多土豆的表皮上布满了黑褐色的斑点,看起来像“癞蛤蟆皮”。
疮痂病
每年他种两三次土豆,关于这种现象,我不知道他是什么病。 是什么原因? 其实这就是典型的疮痂病症状。 我理解了他对土豆的管理,经过实地观察,我发现了那个问题。 接下来,我将结合这个实例,分析马铃薯痂皮病的发病规律,以及如何进行防治以降低发病率,供大家参考。
一、疮痂病是全球范围内危害较严重的病害,难以完全治愈,发生程度呈逐年加重趋势,有马铃薯“癌”之称。
疮痂病由疮痂链霉菌引起,为后壁菌门、丝状菌属、放线菌。 该病菌越冬于土壤或病薯上,是主要的初始浸染源,发病于马铃薯表皮皮孔和伤口浸染。 发病初期薯块表面形成褐色斑点,随病情加重斑点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大斑。
发病部位表皮组织逐渐坏死,表面粗糙木质化,随着伤口愈合,在病斑表面形成黑褐色痂,痂内有黄褐色成熟孢子球。 血痂只发生在土豆表皮上,不会进入土豆中。 刨去外皮也可以食用,但红薯的外观非常难看,失去了商品价值,同时不耐储藏,给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马铃薯痂皮病发生原因在生产中,马铃薯痂皮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其中土壤和种薯带菌是传播的途径,尤其是马铃薯主产区,生产中很难避免这种情况。 田间管理的好坏决定疮痂病的发病程度和危害的轻重。
以前我讲过的爷爷,他为了减少疮痂病的发生,虽然每年购买的种薯地块都不一样,但仍然有疮痂病,这与他的管理有直接关系。
1、施肥
马铃薯是喜钾作物,对钾元素需求量大,栽培中施肥以硫酸钾肥料为主。 他为了节约成本,除了种植面积不大外,每年只使用少量硫酸钾肥料,然后用大量草木灰作为磷钾元素的补充。 草灰是秸秆焚烧后的残渣,含有丰富的磷钾元素和钙镁硫铁等微量元素,有增产地下茎类作物的功效。 为什么土豆上面会频繁发生结痂病呢?
草木灰
疮痂病病原菌适宜土壤PH (酸碱度)在6-7之间,该区间存活繁殖速度快。 生产中发现,28度左右中性或微碱性砂壤土易发生疮痂病,土壤PH值低于5.2时疮痂病发生较少。
这是砂壤土。 草木灰是碱性物质。 他通过大量使用草木灰使土壤呈微碱性。 另外,草木灰有杀菌作用,土壤大量有益微生物被草木灰杀死,无法抑制由薯块携带的疮痂病病原菌。 这为疮痂病的发生提供了适宜的生长条件。
2、浇水
如果说种薯具有病原菌和土壤微碱性是疮痂病发生的诱因,那么管理中他的错误浇水规律是主要原因。 马铃薯在生长过程中对水分需求较大,每次浇水都采用大水漫灌方式,使水通过马铃薯垄面,垄内整体土壤湿度非常大,出现积水。
这种浇水方式可使疮痂病的病原菌随水快速传播。 这也是低洼容易积水的地块容易发生疮痂病的最主要原因。
疮痂病的病原菌是需氧菌,我喜欢通气性好的沙质土壤。 一般在降雨量多的年份(容易扩散)或在高温干燥的微碱性土壤中)适合繁殖的)发病较重。
专家试验表明,在马铃薯薯块膨大生长中期合理浇水,不仅能增加土壤湿度,有利于薯块膨大,湿润的土壤不利于疮痂病病原菌的繁殖,能较好地减少疮痂病的发生。 在生长前期和后期,浇水过多容易导致马铃薯腐烂,降低马铃薯抗病性,反而加剧疮痂病的发生。
三、如何减少疮痂病的发生马铃薯疮痂病危害巨大,也没有彻底防治的好方法。 因此,在生产中,我们必须采取综合防治的方法进行,降低疮痂病的发病率减少经济损失。 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
各元素对植物的作用
1、科学施肥
马铃薯疮痂病的发生与土壤中微量元素失衡有一定关系,尤其是钙元素参与果实表皮组织的形成。 生产中,要增加有机肥、中微量元素肥的使用,提高马铃薯抗病能力。 同时在碱性或中性土壤中,适当增加酸性肥料使用,降低土壤PH值,减少疮痂病的发生。 疮痂病病原体可在土壤中存活3-5年,如果疮痂病发生在严重地块,建议与豆科作物或葫芦科作物轮作5年以上。
2、种薯处理
白色薄皮马铃薯品种早明易发病,深色厚皮品种抗病能力强。 我们可以在生产中选择厚皮品种进行栽培,同时播种前浸种40%福尔马林120倍液3-5分钟消灭种薯表面病菌,阻断疮痂病的传播途径。
利用枯草杆菌的溶菌作用可以减少疮痂病的发生
3、生物防治
目前在生产中,对于疮痂病的防治还没有特别有效的化学药物。 枯草芽孢杆菌的次生代谢物中含有溶菌物质,该溶菌物质能使有害病原菌菌丝体断裂死亡,对疮痂病病原菌杀灭效果好。 许多菌肥产品中都含有枯草杆菌,使用生物菌肥可以达到以菌治菌的目的。
4、合理灌水
在田间管理中,我们要加强田间排涝工作,防止田间积水。 同时在马铃薯生长中期,不要忘记合理浇水,保持田间湿度70-80%,防止大水漫灌病菌。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采用滴灌系统进行灌溉,不仅便于浇水施肥,而且对疮痂病的防治效果显著。
总结:马铃薯疮疡病危害大,防治难度大。 在生产中,应根据疮痂病的发病规律,采取综合防治方法,特别是从土壤和施肥浇水管理着手,才能取得最佳防治效果。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