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王琳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2021年山东省第二批主要农作物审定品种名称等信息的公示》,潍坊市农科院选育的“维麦12”通过山东省小麦新品种审定,打破了潍坊18年无自主小麦新品种的局面。 该品种抗倒伏、越冬抗寒性好,小麦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96.55公斤,比高产稳产多抗小麦品种“济玛22”增产6.07%,适宜全省高水肥分区栽培。
近年来,潍坊市农科院结合潍坊产业特色和现实需要,开展种业创新各项工作,加快培育适合潍坊地区种植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新品种。 “十三五”期间,新培育省审品种17个、国家审定品种2个、国家鉴定品种4个,国家注册非主要农作物品种31个,获得植物新品种权10个,国审、省审品种数位居全省地市级其中,“维麦12”今年是山东省该品种平均亩产596.55公斤,高产稳产使更多抗小麦品种“济麦22”增产6.07%,打破潍坊18年无自主小麦新品种的老局面,目前“维麦12”已通过国家小麦新品种审定生产试验,并通过国家小麦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山东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潍坊试验站站长向海涛介绍了“维麦12”品种选育过程。 “2010年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以优质高产小麦亲本材料济麦0536为母本,95-1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 ”工作人员介绍,经过多年田间选择,2016年品系651073综合突出,定名为维麦1711。 2017—2019年山东省小麦品种高产群体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96.55公斤,比对照济麦22增产6.07%; 2019—2020年高产群体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8.01公斤,比对照济麦22增产4.1%。 2021年11月25日,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发布《山东省2021年第二批农作物审定品种通告》,维麦1711 (维麦12 )通过山东省小麦新品种审定。
海涛表示,小麦育种需要时间的积淀,从选育到审定一个品种需要10-12年。 在此期间,育种者需要投入大量的能量,还需要稳定的科研经费支持。 育种工作在其中一旦中断,育种材料就会大量流失,如果想再次从事育种工作,就需要从头开始。 在维麦12选育过程中,2016年因科研经费短缺,基本选择放弃小麦育种。 随后,在市农科院党委的支持下,团队迎来新成员,同时在山东农业大学的支持下,通过山东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潍坊综合试验站审批,科研经费得到稳定支持,小麦新品种选育工作继续进行。
“潍坊市小麦常年种植面积500万亩左右,是我省重要的粮食主产地,但长期以来在潍坊种植的小麦品种都是外来品种,没有潍坊自主选育的品种。 ”海涛说,目前不利于全市小麦粮食生产,小麦具有生态适应性,外来品种在抗寒、抗病性等抗性方面不一定适合潍坊地区,产量没有保障。 维麦12作为潍坊自主选育的高产小麦品种,增产幅度明显,综合抗性突出。 山东省品种审定生产试验,比对照品种济麦22增产4.1%; 在国家品种审定生产试验中,比对照品种济麦22增产5.73%。 该品种的推广,可以提高潍坊自主选育品种的占有率,提高潍坊小麦粮食产量,保证小麦生产安全。
相关新闻:
“维豆”“维玉”也是“牛”,公益性资源库将成为省级保护中心
为潍坊种业创新发展奠定基础,潍坊市农科院通过广泛收集种质资源、多渠道,吸引了来自美国、北京、江西、河南、河北等地区的小麦种质资源3000多种,玉米种质资源360多种,豆类种质资源540多种,白菜种质资源540多种目前,汇集引进花生种质资源300余种、生姜种质资源26余种、芦笋种质资源42余种、园林植物品种230余种,潍坊公益性种质库正在建设中,该种质库将成为省级种质资源保护中心。
市农科院着力选育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新品种。 每年培育小麦新品系、新品种400余个,通过审定的“维麦12”小麦新品种可在山东、河北、山西等黄淮北片麦区推广种植。 高产、优质、多抗、广育的“维豆”系列8个新品种均通过省审,其中“维豆8号”和“维豆10号”通过国家和山东省双重审定,“维豆8号”自2012年起连续多年作为山东省主导品种培育2个高产、多抗、广谱玉米新品种,“维玉6号”和“维玉18号”通过山东省审定,其中“维玉6号”通过安徽、河南、河北等6省引种备案。 市农科院不仅在粮食作物新品种选育工作中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在花生、蔬菜、果树等经济作物育种工作中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选育出蔬菜、花生、果树等领域的40多个品种取得了国家考核、省考核或植物新品种权,并获得了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证书。
针对存在的育种和栽培技术集成应用滞后的问题,市农科院制定推广了一系列标准和技术规程,平均每年推广地方标准、技术规程30多项,为全市乃至全省的标准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市农科院在地方标准、技术规程的集成和推广数量在全省市级科研机构中处于领先地位针对制约白菜萝卜育种和生产瓶颈问题,开展技术研究与集成,制定了相关地方标准2项、技术规程2项。 其中,“耐抽薹春白菜、春萝卜高产栽培技术”连续两年被确定为山东省农业主推技术,社会效益显著。 创新实施生姜超高产栽培模式和鲜食嫩生姜栽培模式,创新生姜水肥一体化绿色增产技术的推广应用,全面提高了生姜水肥利用效率。
市农科院创新推出“开发一个品种、建设一个基地、支撑一个企业、培育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的“五个一”成果转化推进模式,注重科研与市场需求融合,每年玉米、小麦、花生建设新品种推广示范基地,全市累计建设规模性试验示范基地200多个,遍布潍坊各县市区100多个乡镇,在新品种“维麦12”研发期间,在高密、昌邑等地建立试验基地,根据试验结果不断调整育种方向,产量取得新突破推广芦笋新品种,建设省内外示范点30多个,已累计推广35万亩,总经济效益13.87亿元。 “维豆”系列新品种累计推广382.6万亩,增加经济效益6.9亿元; 花生新品种推广面积2700万亩,范围覆盖山东、河南、河北、吉林、辽宁等花生产区,新增经济效益61亿元。
寻记者、求报道、求助,各大APP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搜索微信APP“壹点信息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为你报告信息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