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2020  海洋渔业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现在小麦有出苗和没出苗能浇水吗,小麦播种的方法和技术

   2023-04-05 互联网艺莲园1900
核心提示: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俗话说,白露早,寒露晚,秋分种麦子正当其时! 时间过得真快! 不知不觉中,中秋节快过了,秋收忙了,二十四节气的秋分时期到了,到了秋分,就是我们各地农民朋友集中种植冬小麦的时间。冬小麦种植中,每年都有农民朋友遇到播后苗苗不齐、幼苗黄苗弱、冬前繁荣、越冬冻害致死等各种问题,严重影响了小麦前期正常生长和后期高产丰收。 其实,小麦生长期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在于对小麦播种管理的具体细节没有充分掌握。 此外,品种选择不合理、整地施肥过多、播种量过多、过小、栽培过早、过晚、过深、过浅、栽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俗话说,白露早,寒露晚,秋分种麦子正当其时! 时间过得真快! 不知不觉中,中秋节快过了,秋收忙了,二十四节气的秋分时期到了,到了秋分,就是我们各地农民朋友集中种植冬小麦的时间。

冬小麦种植中,每年都有农民朋友遇到播后苗苗不齐、幼苗黄苗弱、冬前繁荣、越冬冻害致死等各种问题,严重影响了小麦前期正常生长和后期高产丰收。 其实,小麦生长期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在于对小麦播种管理的具体细节没有充分掌握。 此外,品种选择不合理、整地施肥过多、播种量过多、过小、栽培过早、过晚、过深、过浅、栽培密度过大、过小、播种后镇压不当等,这些都是小麦黄苗、弱苗

小麦冬前形成5叶1心的适龄壮苗,在田间形成良好的群体和个体结构,是确保小麦结实高产的基础。 那么,我们农民朋友在秋天种小麦时,需要注意哪些具体的管理细节呢? 怎样才能播种全苗,培育结实高产的麦苗呢? 为了让更多的农民朋友能更好地种植冬小麦,农业技术小篮子写了这篇关于冬小麦播种管理技术要点的文章。 看了那个,希望还能收获。

一、如何选择冬小麦最佳品种? 小麦按品种特性可分为冬性、弱冬性、弱春性、春性四个品种类型,无论选择哪个品种,都必须以预防越冬冻害为根本。

一般来说,春性品种适合适期晚播,冬性品种适合适期早播; 春性和弱春性品种小麦在冬前长势快、分蘖多、后期产量大方面优于冬性和弱冬性品种小麦,但在抗寒抗冻能力方面,冬性品种强于弱冬性品种,弱春性强于弱春性品种。 因此,在选择小麦品种时,首先要结合当地冬季气候气温寒冷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当地气候特性的品种。 目前,大部分地区冬小麦多种植弱冬性或弱春性品种,冬季温度高、降水量多的地区建议选择春性品种,冬季气候寒冷或海拔较高的麦区建议选择冬性品种。 另外,建议选择播种期早的为半冬性品种(防冬前生长旺盛),播种期晚的为弱春性品种(确保冬前能长成壮苗的标准),或早熟品种。

而土壤较深、水肥充足的种植地,建议选择株型较低、茎粗、分蘖能力强、抗倒伏能力强的品种;土壤贫瘠、水肥不足的种植地,株型高、分蘖能力中等、抗旱能力强建议在播种量多的栽培地选择分蘖能力中等、穗立适度的大穗品种,在播种量少的栽培地选择分蘖能力高、穗立良好的多穗品种。

另一方面,在选择小麦品种时,也应注意选择品质优良的正规种子,选择纯度98%、发芽率95%、含水量13%、抗病性强、抗倒伏性强、高产性好、成熟期适中的优质种子否则,后期吃亏的是我们农民自己。

二、如何确定冬小麦最佳播期? 小麦的播种期对小麦的正常生长有非常大的影响,适时播种对小麦非常重要。

大部分地区小麦最佳播种期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中旬左右,最佳播种温度为15-20度,山东、河北、河南、江苏、安徽等小麦主产区小麦最适宜10月上旬至10月中旬播种,最迟可超过10月20日小麦适期播种既能培育抗寒力强的壮苗,又能防治小麦冬前产生弱苗和强苗的现象,又有利于田间麦苗在冬前形成优良的单体和群体结构,确保小麦后期有理想的亩产和收获量。

但小麦播期早晚要严格结合当地气温条件、水肥条件等灵活确定,不能随波逐流、盲目。 播种过早或过晚,都不利于小麦生长,无论何时播种,小麦冬前5叶1心,单株大分蘖3-5个,次生根5-8根,零度以上积温达550-600度,冬前低于此标准的是弱苗

小麦播期过早,过早出苗的小麦会出现叶片细长、节距过长、苗株偏弱、分蘖过多、拔节过早、大罪冬前幼穗提前分化等问题,导致小麦整体抗寒冷冻能力大幅下降,越冬时遇到不太冷的低温也会被冻住对于播种过早的小麦,播种时应及时进行镇压,抑制主茎和大罪的早期生长,并配以控肥控水、犁松、控王植物生长调节剂(如矮壮素、壮素、多效唑)

小麦播期过晚,小麦播种晚、出苗晚,冬前生长时间不足,造成冬前不能达到壮苗标准,越冬前积累足够的积温,冬前幼苗黄苗瘦长,叶片薄而小,下一次生根少,根系不发达易出现抗旱耐寒等问题,越冬时易发生低温冻害,对开春后穗少、粒小、下一次萌发播种过晚的小麦,在麦苗三叶期前及时追肥、补水、叶面尿素水磷酸二氢钾

三、如何把握小麦最佳播种深度? 小麦播种过深或过浅,不仅不利于麦种萌发出苗,也不利于小麦的正常生长。

通常小麦播种的最佳深度应掌握在3-5之间,最浅也可浅于3,最深也可深于5,冬性小麦的最佳播种深度应为4-5,春性小麦的最佳播种深度应为3-4 否则会出现小麦发芽晚、成苗弱、成苗弱、成苗不齐、断苗、越冬低温冻害等问题

如果小麦播种过浅(播种深度小于3厘米),就会出现干旱缺水、吸水不足,种子水分不足、成苗不足、垄段苗不足等问题;另一方面,种苗小麦的新生根、分蘖离地表太近,甚至幼根和分蘖节直接露出地表,根系生长对于不仅会出现分蘖头小等问题,而且播种过浅的麦苗在耐寒抗旱性方面也比较好的播种过浅的小麦,小麦播种后立即进行沉土镇压,出苗后立即收集犁、松土培土,或者在冬前用薄土或农家粪土进行生根

如果小麦播种过深(播种深度超过5厘米),种子萌发、出苗时间会变慢,幼苗冬前生长时间会缩短,而深土种子萌发、出苗会消耗大量种子内养分,导致小麦出苗后植株黄、细、弱、叶片细、薄2对节间生长过度、次生根少、弱、弱播种过深的小麦,在小麦出苗后两叶期,进行锄入松土、及时出土的清本管理,使幼苗根附近的土轻轻靠向周边,减轻麦苗生长的土壤阻力,

四、如何确定冬小麦最佳播种量? 种植小麦,我们既要提倡适期播种,也要提倡实行精量或半精量播种,以达到小麦密度适宜、单株结实、群体结构良好、后期防病、高产、高产的目的。 播种量过大,田间麦苗群体过大,个体发育差,通风透光环境差,后期易倒伏播种量过小,田间麦苗群体不足,个体繁荣,成穗数量过少,后期易减产。

小麦播种量的大小没有固定的数量,适度适时播种的小麦,每亩播种量一般在7-10公斤之间。 一般情况下,适期精量播种的麦田,亩产基本苗在8-12万株左右,半精量播种亩产基本苗在12-16万株左右,播种前迟耕的麦田,亩产基本苗在16-20万株左右。 这样的麦田通常亩产最大化。 小麦种子用量可在正常播种条件下按“斤种万苗”方法确定亩产。

但在适宜时间早播或晚播的麦田,在播种期内每早播或晚播一天,应减少或增加1斤至1斤的用量。 也就是说,每早播或晚播一天,基本苗每亩应减少或增加5000株左右。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小麦后期有足够的抽穗数。 小麦的播种量一般采用“播种量(公斤/公顷)=基本苗(万/公顷) (千粒重)克) ) 100 )发芽率)田间出芽率”的方法计算,在不计算推荐播种量或无法掌握具体的播种量的情况下

但小麦播种量的用量不是固定的,具体播种量应根据品种不同、播期早晚、土壤质量优劣、地力水平高低、播种方法等灵活增减调整。 播种时需要适度增加播种量的。 高产田、播种时土壤湿度差的地块、播种期晚的地块、田间播种的地块、土壤肥力低的地块、分蘖能力弱的品种、大穗型品种、成穗率高的品种、冬性或弱冬性品种、喷洒或机械喷洒的地块; 播种时需适当减少播种量:适度减少播种量。 中低产田、播种时土壤湿度良好的地块、播种期早的地块、土壤肥力高的地块、晚作播种的地块、分蘖能力强的品种、中小穗型品种、成穗率低的品种、春性或弱春性品种、精量或半精量播种的地块。

五、如何确定冬小麦最佳播种方式? 从全国小麦种植区来看,目前常用的小麦播种方式主要有3种:喷施、条播、点播。

播种方法上,分区整理难度大,土壤粘性高,适合抢地湿润播种、轮作种植的分区,如小麦和棉花轮作,具有播种速度快、省时省力的优点,但有保障播种深度

条播方法是常规栽培和高产栽培中使用最多的方法,但现在一般使用播种机播种。 该方法播种均匀、深浅均匀,在萌发苗出苗率、出苗整齐度、壮实度上均表现优异,且苗株个体和群体竞争性良好,田间透风条件适宜,有利于高产。

点播方法适合间作和混作分区,但该方法费时费力,苗穗少,产量普遍不高,一般不推荐。

六、如何处理冬小麦种子? 播种麦种的质量和处理方式不仅直接影响小麦播种后出苗速度快、出苗是否整齐、出苗强度,而且影响小麦病虫害的发生情况。 一般不建议直接播种,建议播种前将种子晒干后混合播种。

晾一两次

晒小麦种子,不仅能唤醒种子休眠,提高种子活性,利用日光紫外线杀灭种子表面残留病菌,还能促进种子早发芽、早出苗、成苗。

小麦的播种可以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是在播种前20-30天选择晴天连续晾晒2天左右,第二次是在播种前3-5天晾晒1-2天。 干燥种子时,不能直接将种子放在硬化的地面上暴露。 否则,种子会烫伤的。 请在地上铺上塑料布、塑料布、化肥袋等,然后把种子放在上面晒干。

2、混和物涂层

小麦拌种的目的主要是防治纹枯病、全蚀病、黑穗病、条锈病、根腐病、白粉病、蚜虫、飞虱、浆虫、潜叶蝇、蝾螈、蜈蚣、棘球蚴等各类地下害虫的危害。 否则,容易引起小麦缺苗导致的断垄问题。

一般来说,小麦拌种常用的药物主要有五氯硝基苯、氟丙炔、粉锈宁、吡虫啉、苯醚甲基环唑、辛硫磷、戊唑醇、三唑醇、三唑醇等在选择拌种药物时,应根据私家麦田常见的主要病虫害类型选择最佳药物使用。 根据需要,在拌种时可以加入适量的芦丁内酯、氨基酸低聚糖等使用。

七、冬小麦播种前如何科学整地、施肥、培土? 土壤是小麦赖以生存的基础,肥料是小麦壮实生长、正常发育的主要养分来源,因此小麦要想长得好、长势好、后期获得高产,播前整理土地、施足底肥尤为重要。

在整地管理中,必须事先对农田地面生长的作物落叶、碎石杂草等进行彻底清理。 主要是为了破坏病原菌虫害的生存环境,控制病虫害的发生源。 另一方面,提前10-15天土地旋耕后,深翻使土壤干燥,然后播种前精耕分区进行细耙和镇压,植层土壤应深透、细平整,上虚下实,无明暗锁定垃圾等。

整地时需要注意的是:小麦种植地一般需要进行一次浅旋耕( 15厘米左右(每2-3年左右,深耕) 25-30厘米左右),这样做的好处是打破了基础土壤的覆盖面,提高了土壤的通透性,提高了地块的秸秆还田小麦种植地,建议秸秆完全粉碎,注意不要留茬过高(避免小麦生根不充分),同时增加施一些氮肥(预防秸秆腐熟时微生物与种苗争氮) 秸秆还田后建议每亩增施5-10公斤氮肥。

在基肥施用管理中,有条件的农户可以进行测土平衡施肥,无条件的农户在整地基础上每亩施用3000-5000公斤腐农粪肥,同时根据地块肥力高低施用10-15公斤氮肥(尿素) 15-20公斤

在土壤湿度管理方面,要确保小麦播种时种子被吸收发芽有适量的水分供应。 通常情况下,砂土分区应确保土壤含水量不低于16%,粘土分区土壤含水量不低于22%,壤土分区土壤含水量不低于18%。 土壤水分不足时,应在播种前提前浇水,待水分渗入土壤后再进行适期播种,避免播种后长苗不整齐。

八、出苗后旺长如何镇压修复? 秸秆还田、播种过早、水肥过多、播后温度高的麦田,容易出现冬前成苗不齐、幼苗生长过快、幼穗生长过快、过早拔节、抗寒性差的问题,非常不利于麦苗的安全越冬为此,必须在播种后入冬前进行科学合理的镇压。

小麦的镇压方法有播种后的镇压和出苗后的镇压两种。

1、播种后镇压

在进行秸秆还田栽培的小麦中,如果整地不充分,则存在小麦种子与土壤的接触不充分、种苗固定不充分、水肥吸收不良的问题,因此通过在播种后1-2天后选择阴天或晴天的上午、傍晚进行潮湿的土壤镇压,使出苗后的幼苗垄沟土壤条件较差的地块,应随机撒播、镇压或播种后,立即镇压。

2、出苗后镇压

小麦出苗后镇压的最佳时间一般在3叶1心期进行,镇压的最佳温度在5-6度左右。 一般情况下,小麦的压平原则是“弱苗要少压或不压,旺苗要连续压多次”、“压干不压湿、压黄不压绿”、“霜降露不压、盐碱土不压、拔节苗不压” 此外,对主茎长到3叶1心的麦苗也不进行镇压,需要连续镇压的地块,应每10天进行一次镇压

除物理镇压方法外,对冬前长势过猛、过早拔节、生旺长的麦田,喷施多效唑、矮壮素、多效唑、助壮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以抑制主茎生长,控制旺长、健壮植株,抗寒干旱

以上内容就是农业技术小篮子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冬小麦栽培管理技术。 你都掌握了吗? 你是对的吗

点击上面的“关注农业技术小篮子”

每天了解更多新鲜农业种植知识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

 
标签: 小麦 这八 担心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