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来源:淄博日报-淄博新闻网
秸秆还田
9月23日,在中国农民丰收节上,淄川区龙泉镇大土屋村大田一片繁忙景象,种植户们忙着把玉米秸秆还给田地。 下个月,千余亩这样的阳小麦就要播种了。 回到眼前田地的工作特别重要。 记者走访发现,作为山东省唯一的“天然富硒区域镇”和“富硒产业镇整治建设”,龙泉镇将依托1.2万亩富硒资源优势建设天然富硒产业园,发展阳小麦等富硒农产品。 淄博市知名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获评以来,普阳小麦更是榜上有名。
富硒向科技求发展
据《淄川年鉴》介绍,普阳小麦已有几百年栽培历史,品质优良。 其干面、馒头、面包等加工品之所以能上市,是因为当地栽培的传统小麦品种生长在富硒等多种微量元素的土壤中,还能灌溉淄川东部山区的山泉水。 “像我们这样阳小麦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钙、铁、硫胺素、核黄素、烟酸、维生素a等,现在还开发出了黑小麦、红小麦、绿小麦等特殊品种。 供不应求……”一位种植户自豪地向记者介绍。
淄川区独特的气候条件、土壤资源和水源条件,形成了营养丰富、有条理的春小麦。 利用资源优势,龙泉镇以小麦和深加工为富硒农业主导产业,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积极探索一产优、二产强、三产事的发展新模式,实现富硒小麦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我们依靠龙头企业和合作社进行土地流转,统筹深耕平整流转的零散、高低不平的农田,施有机肥恢复农田地力,畅通农田道路,配备相应水利设施,形成农田、连接道路、旱灌、冠”淄川区龙泉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通过大力推广良种,小麦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实现了旱涝保收、高产稳产。
记者走访发现,龙泉镇与山东农业大学、鲁东大学农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设良种实验基地,有力推动了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同时聘请山东现代农业研究院、山东理工大学等10多位专家担任产业发展顾问,对小麦种植、高产高效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水肥一体化等提供长期技术支持。 合理有效利用土、肥、水资源,小麦产量比常规对照增产20%以上。 同时龙泉镇成立4个农机专业合作社,配备现代化的“耕——播3354收”农机,实现了从耕到收各生产环节的现代化机械操作,为富硒小麦农业机械化高效生产提供了坚实支撑。
线上双向营销的美名扬
富硒小麦粉、富硒面……细数起来,一般阳小麦深加工产品目前有20多种,建成小麦石磨富硒小麦粉加工生产线两条,年生产能力达1.5万吨。 建成面条生产线两条,建设装备自动包装生产线仓储能力达1000吨的原粮仓库,富硒小麦深加工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有了产量,一般阳小麦走出去的“潜力”就更足了。
据介绍,普阳小麦将实现线上线下双向营销体系,线上线下与多个电商平台合作,整合区域性富硒资源,推广富硒产品和品牌; 通过线上直销、订餐服务、媒体宣传、食品博览会等方式多方面进行产品宣传,提升产品知名度。
为增强品牌影响力,淄川区政府制定每年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扶持的土地、金融、税收等各项扶持政策,支持涉农企业依法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等抵押贷款和可转让股权、专利权、注册商标专用权等权利抵押贷款,支持涉农企业融资积极开展银企合作,鼓励银行向涉农企业贷款,制定辖区内涉农贷款贴息政策,协调解决企业后顾之忧的有关部门进行技术支持,优先以辖区内涉农企业项目为项目库,优先支持和推荐。
“为更好利用财政专项扶持资金,制定公共品牌发展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对区域内6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给予重点扶持,年生产总值占当地农业总产值的70%。 ”据相关人士透露。 立足富硒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普阳小麦以科技为动力,成为淄博的名产,扬名四方。
(全媒体记者赵瑞雪)。
编辑:强度
本论文来自【淄博日报-淄博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 全国党媒体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传播服务。
ID:jrtt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