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小麦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营养价值高,用途广泛,麦粒中蛋白质含量达11%-14%,又富含麦胶蛋白,适合制作蓬松多孔、舒展、易消化的多种食品,称为细粒另外,麦麸、麦糠、粘秆等也是酿造、造纸、针织行业的原料,也是畜牧业的精白饲料和粗饲料,因为小麦原本就不是原产于中国的植物,而是地道的西洋作物。 当初是山羊草一样的植物,经过杂交和培育,培育出了现在栽培的小麦品种。
冬小麦追求高产是每个农户的愿望,但在长期的小麦耕作中,一些农户的播种走上了潮流,看到人家播种了,自己也跟着走。 无论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湿度如何,播种过早或过晚,播种量不当,作物种植、整地自由,种子选择单一,这些主要因素处理不科学,冬小麦必然减产严重,是当今小田园
一.播种1、播种时间
俗称“七月葱、八月蒜、九月油、十月麦”,进入十月后大部分地区开始播种小麦,但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稍有差异,播种适宜小麦生长习性。 一般小麦冬性品种在日平均气温16-18、5厘米地温17-19时播种。 半冬性品种在日平均气温14-16、5厘米地温15-17时播种; 春性品种在日平均气温12-14、5厘米地温13-15时播种,实际生产过程中应根据地力、土质、地势、土壤状态灵活布局,一般低洼粘土地、盐碱土、薄地宜早播,肥地、沙地
在黄淮海冬麦区,最佳播期一般为10月1日-10日,但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播期应适当推迟一周左右。 否则,播种过早容易带来冬季繁荣,不利于安全越冬,播种过晚导致单株生长量不足,不利于壮苗的形成。
2、播种量
“以地定产、定穗、以穗定苗、以苗定种”是确定小麦播种量的原则,不同品种的分蘖成穗数和亩产数差异很大,播种量应该不同,播期早,冬前积温多,分蘖多最好土壤肥力好、水肥充足、播种量少。 相反,播种量适度增加,一般亩产800斤小麦,亩产18斤左右。
二、精选种子播种前处理种子,对促进小麦早期生长速发、增根分蘖、提高粒重有重要作用。
1、选择优良品种
俗话说“造好苗”,良种自然是高产的保证,良种是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和生长条件,高产稳产、抗病性好的良种,在相同条件下采用良种可增产10%-30%。
2、种子处理
精选种子:未经筛选的种子往往大小不一,破损粒、草籽、病虫粒错落有致。 一定要去除。 用分选机进行筛选,采用无条件筛选、风扬等方法去除破粒、压碎粒、杂物。
播种前晒干:播种前晒干种子,可促进种子后熟,提高种子酶活性。 同时水分降低,出芽率提高。 另外,还可以杀死病原菌。 播种前10天可将种子铺展在芦苇上或防水布上,连续晾晒2-3天。 注意不要把种子晾在水泥地、铁板、沥青上,防止高温烫伤,降低出芽率。
药剂拌种:为了防治地下害虫和苗期多种病虫害,每10kg麦种100克辛硫磷,每1kg水中拌入拌种,蒸3-4小时,晒干后干混15%粉绣宁200克。
另外,晚播小麦播种前浸种催芽,能加速种子内营养物质的水解,促进酶的活动,有利于早期出苗和壮苗的形成。
三、整地俗称“十年无一麦种,十年无一棉种”。 小麦种植尽量避免连作,但耕地无论是连作还是轮作,都需要播前整地。 麦田耕作分为播前耕作和田间耕作,播前耕作不仅能消除土壤覆盖,还能提高土壤通透性,蓄积更多雨水,改良土壤水、肥、气、热等状况,为小麦出苗和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1、水肥田:要求深耕的同时,保证小麦播种有足够的底质和口质。 深耕深度以20~30厘米为宜,一般33厘米以下。 一次深耕可以维持三年左右。 也就是说,水肥地深耕后2~3年深耕一次。 不足时必须淋上底质水,将水拨开、平整、细化。
2、晒田:基本一年熟一次,坚持三耕,首次在6月中下旬伏前深耕田埂晒。 耕后不耙,蓄水至深层,熟化土壤,保持地力; 第二次是7月中下旬伏内耕后,粗耙,雨后耙土,连续下雨增肥土壤; 第三次多在9月中下旬和犁一起耙,细耙。
3、一年两熟丘陵旱地(秋季作物生长季节采用“(浅)深)浅”中耕法,不仅有利于当年作物增产,而且能多容纳雨水。 秋季作物成熟后,赶收抢籽,随犁耙,精耕细耙,护口底。
4、粘土地:严格把握适耕期,充分利用冬季融化、干湿、风化等自然因素,使耕层土壤松软,整地可少耕。 一犁多耙、早耕早耙,下层不板硬,上层不留土,松散细碎,增强地力。
5、稻茬麦田:排水良好时,应在割稻前耕田晾晒田埂,播种前进行细耙、平整、整果; 排水不畅时,应提前打开沟筐,降低水位,在及时耕田的基础上,及时耙土、耙平。
小麦播种后和生育期、雨、浇水后,或北方麦田早春土壤解冻返胶后,可采用中耕耙吸等措施,及时清除地表板结,改善土壤通气条件,有利于小麦出苗和生长。
综上所述,小麦高产与播期、种子、土壤密切相关,农户在追求高产的前提下,必须在播种前下足功夫。 过去钱一斤一块,麦子一块石头,一点一点地耕耘收获,同时做好小麦播种后的田间管理和及时收获,小麦才能真正达到高产。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