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2020  海洋渔业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美索不达米亚适合种植小麦的原因,世界上小麦产量最大的国家

   2023-04-05 互联网艺莲园4110
核心提示: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在以热带沙漠为中心的西亚、北非一带,两条大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经的区域内,广阔的土地。 古希腊人把这里称为“美索不达米亚”,即两河流域。 这里也有《圣经》里的伊甸园。 它的形状像细长的月牙,又被称为“肥沃的新月土”,所以全世界的小麦都起源于此。位于河南省温县的全国首家小麦博物馆,记录了小麦的起源过程,今天我们吃的小麦,正是几千年前从新月沃土出发,跨越大陆大洋辗转来到中国。 “三种二倍体的杂草经过两次天然杂交,最终形成六倍体的普通小麦,形成于9600年以前(也有学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在以热带沙漠为中心的西亚、北非一带,两条大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经的区域内,广阔的土地。 古希腊人把这里称为“美索不达米亚”,即两河流域。 这里也有《圣经》里的伊甸园。 它的形状像细长的月牙,又被称为“肥沃的新月土”,所以全世界的小麦都起源于此。

位于河南省温县的全国首家小麦博物馆,记录了小麦的起源过程,今天我们吃的小麦,正是几千年前从新月沃土出发,跨越大陆大洋辗转来到中国。 “三种二倍体的杂草经过两次天然杂交,最终形成六倍体的普通小麦,形成于9600年以前(也有学者认为是8000年以前)。 河南省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河南省小麦研究所所长雷振生说。 这简单的一句话,小麦至少经过了250万年。

近一万年前,人类开始以野生小麦为食物。 在高加索至伊朗北部里海沿岸,两粒驯化的小麦偶然与另一种野生山羊草属植物粗山羊草天然杂交,最终成为普通小麦。 经过250万年进化而来的普通小麦,经历了地球上所有严峻的生存考验,对环境有极强的抵抗力,特别耐寒,很快成为世界上栽培最广泛的品种。 遥远的小麦迁徙之旅发生在世界各地。 进入中国的小麦,取代了小米和黍两种小米,成为中国北方旱作农业的主体农作物,形成了当今中国“南稻北麦”的农业生产格局。

安徽淮北麦区农户在晒场对小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著名植物考古学家赵志军的研究表明,大量小麦碳化遗存很可能是距今4000年前小麦传入中国境内,距今4500年前。 今天,小麦在世界上分布最广、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贸易量最大的绝对优势不是没有理由的。 事实上,在小麦传入我国近4000年的小麦栽培历史中,人为开展小麦杂交育种的时间还不到100年。

小麦新品种的培育需要很长时间,育种、栽培、等待、筛选是一个漫长的进化过程,小麦品种的改良主要依靠自然选择,其次是人为的群体选择。 “由于小麦3个亲本为3种野生杂草,小麦适应性特别广,抗病抗菌性特别强,不像其他作物那么娇气。 ”殷贵鸿解释说。 育种专家们的工作往往是将两种远亲植物杂交,但人为杂交极其困难,“杂交米之父”袁隆平为此付出了艰难的几十年。 “小麦最初是自然杂交形成的,所以被称为上帝给人类的礼物。 ”

甘肃天水麦田,适应性极强的小麦是人类最亲密的朋友,与大多数人工杂交育种的粮食作物不同,小麦是自交作物,经过物竞天择的严格筛选,硬汉早已铭刻在其基因上。 在我国,以长城为界,以北多为春小麦,即3、4月播种,7、8月成熟。 南方是冬小麦,通常在10月播种,次年5、6月成熟。 冬小麦在我国达到95%。

北方冬小麦生长期一般230~270天,可以积累更多的营养物质。 在所有粮食作物中,小麦唯一生育期跨越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许多作物越难越冬、生育期长的作物越好吃。 作为小麦最重要的产地,河南小麦播种期自北向南推进。 豫北10月初开始播种,豫南10月20日左右。 豫南至次年5月下旬开始收获,豫北收获期可持续至6月中旬。

河南黄河边麦田收获成熟收割机,远处是桃花峪黄河大桥。 也就是说豫北小麦的生育期最长可达8个月以上,豫南小麦也有7个月。 “有时间合成蛋白质,合成脂质,合成各种营养素。 产期越短越好吃,速成的东西也不好吃。 ”殷贵鸿说。 在这一点上,酿酒微生物与人有着相同的嗜好,也喜欢“好吃”的小麦。 漫长的进化过程赋予小麦独特的基因。 当小麦变成曲子,网罗微生物与粮食相遇,共同参与不可思议的发酵过程时,富有滋味的中国白酒应运而生。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