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与两河文明相当。 埃及建立中央集权王国时,中国还处于氏族社会时代。 但是古埃及文明被波斯、希腊、罗马和阿拉伯相继征服,最终被淹没在伊斯兰文明的海洋中。 尽管如此,埃及文明也有了3000年的历史,在罗马时代看到古埃及的遗迹,就像今天在意大利看到罗马的遗迹一样。 古埃及文明对整个地中海文明圈影响巨大,要了解世界文明的发展脉络,首先要了解古埃及。 本文主要介绍古埃及文明的形成过程。
一.古埃及地理和民族埃及位于尼罗河下游。 一万年前,地球冰河期还没有完全结束,北非气候温暖湿润,分布着广袤的草原。 一万年前末次冰川结束,北非气候干燥炎热,草原迅速退化为沙漠。 尼罗河河谷成了人们唯一可以依赖的地方。 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为沿岸提供丰富的养分,形成黑色的土壤。 在古埃及把这里的国家称为“开麦特”,意思是黑色的土地。 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礼物。” 目前,埃及百分之九十五的人口仍住在尼罗河河谷。
尼罗河啊,我赞美你。 你从大地涌出,川流不息。 你灌溉了土地,养活了埃及; 你献上小麦,让众神高兴。 当你的水流减少时,人们停止了呼吸。 ——古埃及《亡灵书》
尼罗河泛滥非常准时,每年7月涨水,11月涨水,洪水灾害几乎没有。 这使尼罗河的生产非常稳定,成为了古代地中海的粮仓。 人们把埃及分成两部分,其中尼罗河河谷是上埃及,尼罗河三角洲是下埃及。
除尼罗河流域以外,几乎都是沙漠,以尼罗河河谷为界分为东沙漠和西沙漠。 沙漠不能种植作物,但为埃及人提供了丰富的矿产资源。 东沙漠的绿松石矿、金矿和铜矿,这些矿产对地中海的文明发展和审美观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东沙漠可以到达西亚,所以这里是重要的贸易路线。 西沙沙漠在古代被称为“利比亚”,这里散布着生产椰子、橄榄、葡萄等的绿洲。 其中最大的绿洲是法尤姆绿洲,中心是莫利斯湖。 中王国曾经在这里修建大规模的排水工程,把这里变成埃及的粮仓,是古埃及最繁荣的地区之一。 但是排水也引起了环境破坏,加速了沙漠化。
尼罗河
根据遗留下来的雕刻和绘画,古埃及人和现在的埃及平民很相似。 他们个子矮,皮肤有点黑,黑发有黑眼睛,头很长,有一个有点卡的鼻子。 这是典型的地中海人种,另一个地中海人种在克里特岛建立米诺斯王朝,被希腊称为“普拉斯齐”或“长颅人”。 古埃及曾长期被外国人入侵,但由于地理位置封闭,至今仍能保持古埃及的风貌。
古埃及人
古埃及人使用的语言是含萨姆语系(闪米特语系),是北非土著语言和西亚闪米特语言的融合,是古埃及文化的北非文化和西亚文化的融合。 埃及语的发展经历了古埃及语、中埃及语、后埃及语、世俗语、科普特语几个阶段,7世纪被阿拉伯征服使用阿拉伯语。 古埃及人使用的文字是象形文字,出现在6000年前,约有700多个符号,包括表意符号、表音符号和字母符号。 象形文字的书写不便,基本用于纪念碑和建筑物的铭刻,后来出现了僧侣的身体和世俗的身体文字。 后来出现了24个表示语言的单子音符号,这些符号经过腓尼基人的改造成为西方文字的来源。
象形文字
第二,从石器时代到文明时代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经历了蒙昧时代、野蛮时代、文明时代,考古学方面有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等。 埃及的旧石器时代开始于175万年前的奥德韦遗址。 这也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的旧石器遗址,这里发现了大量的打制石器。 之后,发现了阿舍利文化、莫斯托文化等。 这个时候北非气候温暖湿润,人们从事狩猎和采集业。
奥德韦旧石器时代
一万年前,埃及气候变得干燥炎热,人们开始集中在尼罗河上,人们的生产活动也主要转向农耕,进入了新石器时代。 人类是什么时候发明农耕的尚不清楚,但在埃及阿斯旺附近发现了6处距今约1万8000年前的农业遗迹,出土了砂轮、石盘和与其共存的小麦、裸麦的碳化坛粒。 应该打破农业起源于西亚的说法。 埃及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有法尤姆文化、梅里穆达文化、奥马里文化,南方有塔萨文化等。 新石器时代社会是母系氏族的鼎盛时期,农业的发展使人们形成了许多定居村落。
法尤姆绿洲
从6000年前到5100年前,是埃及的铜石并用时代,以塔萨巴塔文化、内加达文化为代表。 这个时代,人们开始使用青铜器,但还没有占主流。 这个时代,人口大幅度增长,战争频繁,社会分化,氏族开始向国家过渡。 在底片达的初期(前4000—(前3500 ) ),出现了城市。 其中最著名的是南城努布特,这里修建了大规模的防御工事,发现了大片墓地,大量出土了宝石、黄金、青铜器、石器等。 在内加卢达后期(前3500 (前3100 ) ),埃及进入城邦时代,下埃及有10个城邦,上埃及有6个城邦。 城邦之间你争我夺,进行了残酷的争霸。 中文一般把埃及的城邦(诺姆)翻译成“州”。
底片时代的陶器
底片时代的埃及文明已经初步形成,城邦的出现只是表现之一。 在这个时代,已经发现了五种王权符号,第一种是白冠荷鲁斯(鹰神)标题,出现在内加达1540号墓中。 有名的红色冠冕(眼镜蛇标志)出现在1610号墓上。 其中白冠是上埃及王权的象征,红冠是下埃及王权的象征。
宝石
第三,到了统一王朝城邦时代的后期,上埃及的希拉康波利越来越强大,这里出现了三位经考古文献证明的国王。 分别为卡王、蝎王、乃缦王。 卡王的事迹有争议,其他两人已经得到公认。 蝎子王有蝎子王权的标志,他统一了上埃及,向下埃及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 在锡拉坎波出土的文物中,出现了蝎王同时拥有白冠和红冠的形象,表现出了统一全国的野心。
孟菲斯遗址
然而,埃及的统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纳尔迈王的时代,对下埃及的战争达到了顶峰,在纳尔迈调色板上记载俘虏了下埃及的12万人。 战争的规模很大,纳尔迈调色板的表里分别记载着上下埃及的王冠。 根据前4世纪的马尼托,埃及最终由门尼斯统一,他建立了第一王朝(约前3100—(约前2850 ) ),定为与埃及接壤的白城(希腊人称为孟菲斯)。 不过,没有任何考古学证据,一些学者认为梅尼斯是纳尔迈王。 第一王朝时期,上下埃及之间的战争仍在继续。 亚哈王的文物上有“得到了上下埃及”的铭文,他在下埃及建造了涅托女神神殿。 第五位王登的雕刻首次采用了象征上下埃及王权的双重王衔。
我的调色板表里
大约在前2850年,赫尔穆特普塞海姆韦(意思是两种权力和平共存)推翻了第一王朝,建立了第二王朝(前2850—前2686 )。 他的继承者拉内夫把太阳神拉的名字写在自己的名字上,强调了自己的正当性,意思是“拉是君主”。 第六王帕里布森放弃了荷鲁斯国王头衔,王朝可能陷入分裂。 第二王朝末期,赫谢海姆这个国王雕像的基座上的铭文写道,杀害了“北方的敌人47209人”,南北战争仍在继续。 他的继承人哈谢海姆又采用了双重头衔,标志着南北正式统一。
埃及国家博物馆是当今世界著名的大型博物馆之一。 这里收藏的各类文物30多万件,陈列展示的只有6.3万件
随着国家统一战争的深入,社会矛盾不断激化。 本来松散的国家机器就不适应社会的发展,王朝为了加强王权,出现了更庞大的国家机关。 王权的继承从军事民主主义发展到世袭制,王权与神权的结合得到加强。 据了解,国家财富主要集中在王室,希拉坎波出土的马斯塔巴墓共安葬国王妻妾、侍从、奴隶200人,其中海马牌墓占地面积达1500平方米。 但对地方的控制还不够,当时还在实行的分封制度(封建制度),诸侯)是世袭的,与中国夏商周的情况相似。
罗塞塔石碑
早王朝之后,埃及开始进入中央集权、专制主义的王国时代。 近代人把古埃及分为早王国(前2686—前2181 )、中王国)前2041—前1786 )、新王国)前1567—前1085 )三个王国,其间的分裂时代称为“中间期”。 埃及后期也不统一,被称为“后期埃及”(前1085—前525 )。 著名的金字塔基本上建于早王国时期。
参考文献马世力主编《世界史纲》
齐世荣:吴于廑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
中国科学院《古代西亚北非文明》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