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各位专家,大家好。 我是“一麦伢承”1号(牛麦奇人说理)组的欧行奇,在河南科技学院工作。 目前,我们组有牛新印、孙旭亮、李伟、王延训和我五个成员。 赤敏选我为领袖,我感到很荣幸。 红敏给我安排了第一个发言。 我确实感受到了压力。 主要是因为学习不够,很浅,害怕脑子里的大炮不响。 但是,我想为写这篇文章竭尽全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河南科技学院前身为百泉农专,百农小麦品种由此得名。 黄光正先生是百农系列小麦品种的奠基人,朱振钢教授和王世杰教授是他手把手教的恩师。 我所率领的小麦育种团队是河南科技学院小麦遗传改良研究中心(百农207育种团队)。 百农307是该队继百农207之后培育的小麦新品种之一,2020年通过河南省审定(豫审麦20200017 ),目前已完成江苏、安徽和陕西的引种申报。
2018年,黄淮南春寒料峭。 其中河南省商丘市春寒尤为严重,受灾严重的部分优质强筋品种亩产只有200斤左右,百农307受灾较轻,亩产仍达1000斤左右。 (灌浆期后期连日下雨和寡照。 ) 5月在商丘市种子管理站举办现场观摩会,一致认为全市应重点示范百农307,当时商丘2019年,河南秋乐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滑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开始示范销售,其中一家企业利润非常丰厚,非常满意2020年审定后开始正式销售,成为目前市场上最受欢迎的新品种之一。 市场上发现多个品牌百农307,标志着百农307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河南省小麦区域试验表明,百农307株高65.7~70.7厘米,比对照品种周麦18低10cm左右,是典型的矮秆品种。 2015~2016年度,百农307在河南省冬水组品比试验中,产量排名不靠前,幸运地赶上河南省区试增员,获得参加区域试验资格。 2016~2017年度河南省冬水组区试验13点汇总,增产点率61.5%,平均亩产517.7公斤,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1.0%,满足当时继续试验条件。 2017~2018年度继续试点,15时汇总,增产点率80.0%,平均亩产431.7公斤,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3.0%。 2018~2019年度生产试验,16时汇总,增产点率87.5%,平均亩产582.3公斤,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4.1%。 2018~2019年度区域试验中,15时汇总,增产点率为93.3%,平均亩产638.9公斤,比对照品种周麦18增产6.1%。 2年区试验平均增产幅度达不到审定标准要求的3%; 经过两年区试验和一年区试验,平均增产幅度超过3%,才顺利通过审定。
试验过程和产量结果表明,从品比试验到区域试验,从生产试验到区域试验,百农307增产幅度和增产点率逐步提高。 实际上,2016~2017年度,我们在辉县育种田开展了包括周麦18、周麦22、百农207、低阻58和百农307共5个品种的品种播种期播种量试验。 试验过程中,同一品种的不同小区配套栽培,避免了株高差异对品种的相互影响,百农307比其他4个试验品种增产10%,并于2019~2020年度在辉县育种田种植了鑫华麦818 (高秆耐倒高产品种,2年区试验和1年生5.8%增产)和百农307高秆矮品种相邻进行栽培比较试验,矮秆品种百农307和高秆品种鑫华麦880 )的矮秆品种和高秆品种各连续栽培3个小区,即排除高秆对矮秆的影响(中间区产)
百农307的亲本组为低抗58/06-4047。 06-4047为百农207姊妹系(亲本组为周麦16/百农64 ),外观总体上与周麦16相似,但抗病性、籽粒充实度比周麦16有所提高,育种队伍内部习惯称之为“改良周16”,河南大侠用作母本的低电阻58实际上为“58滑1”,是从滑县原种场低电阻58穗行农场中选择的直叶型低电阻58。
经百农307抗病性接种鉴定,为中抗白粉病、中感条锈病和叶锈病、高感纹枯病和赤霉病。 百农307对白粉病有较好的抗性,稻田种植时,周麦18、低抗58等多个品种的白粉病上升到麦芒,百农307仅基部有少许病斑,河南省种子管理站站长马运粮、副站长周继泽曾到现场考察百农307抗白粉病的抗病基因,应主要来自百农64。
2年区试,百农307产量三因素为亩穗数37.0~40.5万,穗粒数34.7~39.3粒,千粒重37.5~42.1克。 在育种田高水肥条件下,调查百农307产量三因素,结果亩穗数为42.0~43.0万,穗粒数为43.0~44.0粒,千粒重为38.0~39.0克。 一般品种的穗粒数为35粒左右。 从产量结构看,百农307较好地协调了亩穗数与穗粒数的矛盾。
2016年、2017年、2018年连续三年,我们在育种试验场举办了百农207现场观赛。 结果,领导、专家、老板被百农307的面孔吸引住了。 为了在别人面前开会,现场的参观会提前召开,全部安排在5月6~7日。 此时,许多品种处于“半仁”,百农307已“满顶”。 另外,看着矮秆大穗,结实整齐,大家都看着很喜欢。
2021年,河南小麦产区驻马店一带遭遇8级大风。 政府保守地至少推翻了三分之一以上的面积,说明田中的许多品种不能倒下,百农307“亭亭玉立”吸引了许多观众的目光。 驻马店市种子管理站站长吴长城研究员给我打电话,对百农307和百农607等矮秆抗倒品种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正好今年种子形势大好,百农307早就卖完了。 陕西代理商原计划前一年150万斤,结果今年实际销售近500万斤,创下河南品种在陕西的销售记录。
2020年、2021年大田生产中,企业和大佬普遍反映百农307产量比较稳定、比较高,一般亩产1300~1400斤,个别高产地块亩产超过1700斤。
关于百农307的明显不足之处,反映最多的是黑胚率高,籽粒外观质量不稳定。 例如,2019年黑胚率高,2020年黑胚率低,2021年黑胚率高。 当然,2021年许多品种的黑胚率普遍较高。
通过百农307的选育、示范、推广,引起我的一些思考:
1、育种者既要注意引进优良亲本,也要注意杂交创新种子(如周麦16/百农6406-4047 )、系统选育优化种子(如低抗5858滑1 )。
2、部分亲本直接利用难度较大(如百农64 ),可间接利用其后代(如06-4047 ),相当于远亲杂交的“桥梁法”或“媒介法”。
3、杂交组合时,宜选择一般配合力较高的当地主导品种作为亲本,双亲一般配合力较高为宜。
4、如周麦9号、周麦16号,矮秆品种仍可高产,曾是生产上广泛推广的矮秆高产品种。 低抗58的推广面积更大,在同样不倒伏的情况下,一般比中秆高产品种周麦18减产5%以上。 大田生产中的稳产才是农民乐于接受的高产不是吗?
5、矮秆品种在试验中,受单侧或双侧高秆品种的影响,产量优势明显被抑制,一般自减产5%~10%,难以通过审定。
6、矮秆抗倒品种有自己的优势,今后大风大雨天气越来越多,农民可能会很喜欢。 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了这个变化,今年很多种子公司都把中高秆品种作为低秆品种进行宣传。
7、育种后代材料选择淘汰过程中,大多偏好选择大粒的,基本淘汰千粒重45g以下的。 现在,也有千粒重在50g左右的品种。 百农307千粒重为38~39g,相当于上世纪末期许多品种的水平。 当然没什么特别的,师榄02-1的千粒重也不高。
8、田间参观是种子公司宣传品种的重要方式,品种脸是最引人注目的亮点之一,收获后产量的高低未必大家都能看到。 “看田看株、看店看籽粒”应是今后以市场为导向选择品种的发展趋势。 百农207的籽粒较好,华伟305的籽粒也较好。 籽粒商品性差的品种可能越来越没有市场了。 百农307可能是这个特殊过渡期的例外之一。
9、小麦理论产量并不一定是简单的产量三要素之积,产量三要素孰轻孰重众说纷纭,不同时期的小麦产量肯定是比较合适的。 目前或今后一定时期,黄淮片适宜产量三因素的重要性排序可能为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
10、另外一个想强调的是,抗逆广适稳生产是高产保险,低抗58和百农207是我知道的最典型的实例。
11、好品种需要好企业的推广,好企业需要好品种的钱,好品种和好企业都需要好政策的支持。
图1 )秧苗直立,长势普通,耐寒性好
图2 )返青拔节期生长发育稳定
图3 )拔节后植物生长健壮
图4 )穗多,穗大粒,穗层整齐
图5 )株型紧凑,叶片笔直,籽粒早饱仓
图6 )晚播不贪青,根系强壮,抗黄
图7 )一般年份黑胚率高,籽粒有皱纹
图8 )外观质量不稳定,个别年份也不错
图9 )在企业示范田,综合性状优良
编辑想说: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