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一.基础条件
(一)选地
土层深厚,土壤劳力中等以上,pH 7~8,含盐量<; 0.25%,有机质>; 1.50%,总氮>; 0.06%,碱解氮>; 60mg/kg,速效磷>; 25mg/kg,速效钾>; 选择80mg/kg土地种植; 土壤前茬宜豆类、绿肥茬,小麦茬不宜超过3年。
(二)灌溉条件
滴灌地下管网要求畅通、无破裂,泵房、过滤器、施肥罐等设施齐全,系统运行良好。 山水加压分区应做好杂质过滤,避免泥沙等细小杂质堵塞毛管,影响滴水效果。
(三)品种选择
选择丰产性好、增产潜力大、抗逆性强、株高85厘米左右、容重790克/升以上典型特征的中强筋小麦品种。 栽培品种以新春35号、新春38号、新春45号等中早熟品种为主。
(四)产量结构
新春35天:基本苗34万~36万株/亩,收获穗数32万~34万穗/亩,穗粒数48~50粒,千粒重42~44克,平均单产600~650公斤/亩。
新春38日:基本苗36万~38万株/亩,收获穗数34万~36万穗/亩,穗粒数36~38粒,千粒重52~54克,平均单产600~650公斤/亩。
新春45天:基本苗36万~38万株/亩,收获穗数34万~36万穗/亩,穗粒数38~40粒,千粒重50~52克,平均单产600~650公斤/亩。
(五)供肥标准
全生育期自然肥料总量70公斤/亩,其中尿素35公斤/亩,磷酸二铵25公斤/亩,硫酸钾10公斤/亩,n:p2o5:k2o=1:0.57:0.20。
二.播前准备
(一)秋季准备
秋季施肥:秋季耕前,要求磷酸二铵25公斤/亩,有条件的地块可放腐熟有机肥2000公斤/亩,不渗漏,施肥均匀。
秋耕:犁深30厘米,犁后平整土地,达到待播状态。
(二)春破雪
积雪较厚、开春较晚的年份,3月上旬通过机械或人工破雪融化,一般可保证提前5~7天播种。
(三)种子处理
1 .种子精选
秋季种子入库前经过严格筛选,质量要求符合良种标准,即纯度99.0 %、发芽率85.0%、纯度99.0 %、含水量13.0%,无大麦、燕麦等草种子混入。
2 .种子包衣
播种前使用芬净搽剂( 20福尔克悬浮剂),按药种比1 ) 60包衣,晒干后装袋播种。
(四)机具准备
3月初完成春小麦播种农机调试工作,对司机操作技术和播种机车进行考核和实地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机车作业。
(五)土壤处理
燕麦所在地块播种前用48%燕麦(乳油180~200克/亩水进行土壤封闭处理35公斤,要求雾化良好,喷雾剂均匀、无渗漏。 喷药后,立即耙土拌和,耙深6~7厘米。
三.播种
(一)适期早播
当气温稳定通过1以上时,土壤可解冻5~7厘米进行播种。 推荐顶凌播种,一般3月下旬开始播种,4月初结束播种。
(二)播种量
新春35天:原质出苗地块播种量20~21公斤/亩,滴水出苗地块播种量18~19公斤/亩。
新春38天:原质出苗地块播种量23~24公斤/亩,滴水出苗地块播种量21~22公斤/亩。
新春45天:原质出苗地块播种量22~23公斤/亩,滴水出苗地块播种量20~21公斤/亩。
(三)播种方式及滴灌带配置
播种同时铺上点滴胶带,点滴胶带埋深1.0~1.5厘米,注意固定牢固。 采用一机六管、一管四行播种模式,即3.6米播种宽度,播种24行小麦,铺设6条点滴带,点滴带间距60厘米,小麦平均行距15厘米,点滴带用量1111米/亩。
(四)播种质量
播种时做到定量投籽,确保下面种子均匀、深度均匀、播种行端直、接茬准确、不漏、边土覆盖、镇压可靠、全苗和滴水均匀,及时打好滴灌带口
(五)部署滴灌管网
播种后48h内,安装电磁阀和滴灌支管,毛管进水滴加,注意检查更换,确保滴灌管网正常运行。
四.田间管理
(一)苗期至拔节期
1 .实施“双核对双补”
播种后,及时进行秧苗检查和土壤水分检查,根据土壤水分情况及时补水。 头水充填量以2滴灌水带之间水印相接为宜,保证边行正常出苗。 断苗要及时补齐,做到出苗方便、长势均匀。
2 .水肥管理
这个时期一般滴两次水,小麦二叶至二叶一心一期滴清水,滴加量为50~60方/亩,随水滴施尿素5公斤/亩,硫酸钾1公斤/亩; 间隔10~12天滴两水,滴水量为60~80方/亩,与水滴一起施尿素5公斤/亩,硫酸钾1公斤/亩。
3 .清除、化控
二水前宜进行阔叶杂草防治,一般为2.4-D丁酯60毫升/亩,苯达松100毫升/亩兑水25~30公斤喷雾防治,或麦霸10克/亩,2.4 D丁酯30毫升/亩燕麦在2~4叶期,一般用麦极30克/亩兑水喷雾30公斤进行防治。 喷雾剂应在晴天无风的情况下进行,以免药液飞溅对周围双子叶作物造成药害。 拔节前按矮壮素350~400克/亩化学调节旺长麦田,控制第一节间和第二节间伸长,提高植株抗倒伏能力。
(二)拔节期至抽穗期
1 .水肥管理
该时期滴3次水,每次水量为40~50方/亩,分别与水滴一起喂尿素6公斤/亩、硫酸钾1公斤/亩。
2 .病虫害防治
该期病虫害防治以锈病和黑穗病防治为主,病害发生初期采用20%三唑酮乳油50毫升/亩兑水25~30公斤喷雾防治。 西花蓟马(小麦抽穗期)可用10%吡虫啉(蚜虫净)可湿性粉剂15~20克/亩兑水25~30公斤喷雾防治。
(三)抽穗期至成熟期
1 .水肥管理
这一时期一般有3次滴水,前2次滴水水量为40~45方/亩,每次随水滴施尿素3.5公斤/亩,硫酸钾1.5公斤/亩,最后一次滴水水量为30~ 40方/亩,随水滴施硫酸钾2公斤/亩小麦灌浆期遇雨大风天气,不得滴水,以免小麦倒伏。
2 .病虫害防治
对发生锈病或黑穗病的麦田,可喷洒20%三唑酮乳油50毫升/亩兑水25~30公斤的喷雾防治。
(四)下地打杂
拔掉种子田中的杂草和异种粮食。 抽穗期和乳熟后期分两次进行除杂。
五.及时收获
确保小麦成熟到后期,能及时准确地收获。 联合收获要求机收净率98%,破碎率2%,总损失率控制在3%左右。
种子田要严防人为混入,做到单产、单运、单晒和单贮,确保收割脱粒、运输、晾晒、筛选、贮藏等全过程清洁。 小麦收获后必须立即回收滴灌带。
作者:徐万疆(兵团第十三师科技局)、徐红军(新疆农垦科院作物研究所),图片编辑:天山植保,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