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2020  海洋渔业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2018年全国燕麦种植,燕麦种植技术规程

   2023-04-05 互联网艺莲园2550
核心提示: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食谱成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和调整,从传统的以大米、小麦为主食的精谷时代,逐渐恢复到秋杂粮与大米、小麦相辅相成的状态。 燕麦作为一种杂粮,在西吉县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一般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形式生产,产销一条龙,许多企业采用绿色无公害栽培,有效地推动了农民增收、校企合作。 燕麦绿色安全生产技术综述如下。一.播出前选地,准备整地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T 391—2000绿色食品生产环境质量标准。 即土壤、空气、灌溉应符合A级绿色产品的生产要求。 尽量选择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食谱成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和调整,从传统的以大米、小麦为主食的精谷时代,逐渐恢复到秋杂粮与大米、小麦相辅相成的状态。 燕麦作为一种杂粮,在西吉县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一般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形式生产,产销一条龙,许多企业采用绿色无公害栽培,有效地推动了农民增收、校企合作。 燕麦绿色安全生产技术综述如下。

一.播出前选地,准备整地

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T 391—2000绿色食品生产环境质量标准。 即土壤、空气、灌溉应符合A级绿色产品的生产要求。 尽量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土层增厚、农药残留量低、有机质含量在2%以上的地块; 必须保证空气清洁、远离工厂、无污染; 合理轮作,以前轮作以豆类、马铃薯、小麦等最好,其次为玉米轮作,3年以上轮作最好,杜绝重茬、硬茬。 前茬收获后进行深整地,耕深25~30cm,立即耙平,同时结合整地深施基肥。

(二)选种、混种

通过风选或筛选,选出粒大饱满的种子供播种。 播种前7天,每天中午晒3~4小时、2~3天杀灭病原菌,提高发芽力和发芽率。 为保证种子纯度96%、纯度97%、发芽率达93%,含水量在13%以上,以种子果实饱满、大小均匀为主。 同时结合西吉县气候特点和土壤条件,选择抗倒伏、抗虫害的品种,如宁波1号、燕科1号。 燕麦硬黑穗病近年来又有回落,并普遍发生,应大力推广药剂拌种。 拌种药剂为0.3%的菲粒或拌种双。 同时将5%的七氯粉煮过的毒谷或毒土与种子一起播撒土壤,防治地下害虫。

(三)合理施肥

燕麦根系较发达,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增加施肥料,施用优质有机肥是确保燕麦苗壮、秆粗、叶绿、穗大、粒多、粒满、增产的主要措施。 许多燕麦高产田一般使用大量的农家肥作为底肥。 施肥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 一种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分步分层的科学施肥方法。

1 .足底施肥。 施肥底肥不仅有后劲,肥效持久,而且能使土壤形成团粒结构,疏松土壤,透气,有利于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 有条件的,每亩施2~3t土杂肥,掺磷肥施25~50kg。 做底肥,效果很好。

2 .科学施肥。 多施肥、多施肥当然能增产,但科学施肥,增产的效果会更大。 生产燕麦100kg需要氮3kg、磷1kg、钾2.5kg。 多年来,广大群众对燕麦科学施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例如:多种肥料混合成混肥施用; 在阴凉凉处添加骡粪、羊粪等热肥; 在沙地上多施土杂肥等凉性肥料; 高寒地区为提高地温,可大量施用壤土、羊粪、骡马粪作为基肥。

为了提高肥效,必须提倡集中施肥。 肥料多的地方,可以和秋耕、春耕配套撒底肥。 在土地多肥料少的地方,为了使肥料充分发挥作用,可以采用施沟方法,将肥料集中施用在播种行内。 也有给洞施肥的方法。 精细施用腐熟有机肥,播种时每穴施一把肥,再播种几种。 条件恶劣的田地,一定要坚持施肥。 山西省高寒作物研究所施硝酸铵种肥试验结果证明,1kg种肥平均可增产6.1kg燕麦,比不施农家肥的燕麦增产16.5%。

各种有机肥要充分控制腐败。 磷肥需要施用前与农家肥的混合机制,直接施用容易在土壤中固定,不便于燕麦吸收。 在足底施肥的基础上,在燕麦分垄阶段和拔节后、抽穗前,应根据苗情和土壤湿度,结合降雨追加施化肥(尿素)适量一两次,避免燕麦一生缺肥。

二、播种科学确定播种时间和播种量,0~10cm地温稳定在7.5以上,土壤含水量在15%以上时播种。 西吉县一般从3月下旬到4月上旬,通常以112.5kg/hm2~127.5kg/hm2深度3~5cm播种。

三.田间管理(一)苗期管理

燕麦苗期田间管理的主要措施是早锄、浅锄。 一般燕麦区春旱,燕麦生长缓慢,易混生杂草,第一次中耕除草开始在三叶期进行。 这一时期中耕不仅能放松土壤除草,提高地温,切断土壤表层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达到抗旱保水,而且能调节土壤水分、温度和空气矛盾,促进根系发育,早生根、早生根、早生根、发达特别是在二阴地和下湿盐碱土壤中,第一茬中耕锄能有效升温通风,切断毛细管,防止盐碱上升产生锈苗。 总之,苗期根系发达、植株茁壮成长,为后期壮株大穗奠定了基础。 杂草丛生,燕麦生长弱,根系少,茎叶细弱,对防病、倒伏无效。

(二)中期管理

燕麦根系的生长规律是前期扎深,后期扎浅。 浅根扎得早,就会蔓延到表层,不利于根系扎得深;浅根扎得早,容易早死,叶片早枯,出现颗粒现象。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避免水分和养分不必要的消耗,应在燕麦拔节前进行两次中耕,将燕麦垄间的杂草完全清除干净。 第二次中耕宜在分垄阶段进行,此时正是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和根系伸长的关键时期,必须深耕。 切断地表浅处生长的发根。 促进新根生长和向下深扎,扩大根系吸收水肥的范围,增强燕麦抗旱性,有助于克服叶片早衰现象,同时增加小穗数。

(三)后期管理

燕麦从开花到成熟约40天左右。 这个时期虽然穗数和穗的大小是确定的,但也是提高结实率、增加穗粒重量的关键时期。 这一时期的管理目标是防止叶片早衰,提高光合功能,使同化作用正常进行,促进营养物质转化积累,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保证正常成熟。 具体措施是“一攻二防”,即打好种子,防止倒伏和腐败氰化。

(四)病虫害防治

首先,通过黑光、频振杀虫灯、色板诱杀害虫等物理措施,也可以使用生物系农药进行防治。 慎用有机合成农药,严格执行NY/T 393相关规定,生物类农药不符合防治指标的,允许部分中低毒有机合成农药限量使用,在所有燕麦生长期只能使用一次,不得超过农药注册时的剂量。 燕麦黑穗病,选用40%拌种双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2%~0.3%药量进行拌种; 燕麦红叶病可用40%乐果乳膏、40%辛硫磷乳膏2000~3000倍液喷雾; 粘虫可采用80%敌百虫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4000倍液等喷雾器防治,液量600kg/hm2~750kg/hm2; 玉米螟可以在幼虫3龄前,用2.5%溴氰菊酯乳油和20%氰戊菊酯乳油4000倍液等农药喷雾进行防治。

四.适时收获燕麦籽粒成熟期不一致。 通常穗上部籽粒先成熟,穗下部籽粒仍在灌浆中。 即使是同一穗,基部的籽粒先成熟,上部的籽粒后成熟。 因此,当燕麦穗上部籽粒达到完熟、下部籽粒达到蜡熟时,整穗3/4穗成熟,是燕麦收获的适宜时期,应及时进行收获。 收获时要成熟一片一片地收获,边收获边扎堆,及时运回,晒干后脱粒。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