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1 .济南18
抗旱耐盐小麦济南18号是利用自交授粉后外源DNA导入技术,将综合抗性较强的虾夷松( Agropyrons elongatum ) DNA导入普通小麦86(6) 002选育而成。 该品种于2000年4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001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特征:该品种冬性、幼苗匍匐。 分蘖力强,成穗率高,亩穗数一般40~45万,早春开花晚,后期生长发育快。 株型紧凑,株高90cm左右,茎杆弹性好,抗跌能力强。 高抗条锈病与白粉病、抗旱、耐盐。 穗纺锤形,穗粒数30~35粒,长芒、白粒、角质、千粒重40g左右。 中熟、后期泛黄好,抗干燥热风。
产量成绩: 1994年经寿光盐碱土壤鉴定,抗旱性强,亩产平均353.5kg,与平阳27号和鲁麦14号相比平均增产30%以上。 1994—1995年在东营盐碱地示范种植9.5亩,在不浇水条件下,土壤全盐含量0.078 %~0.7 %,平均产量235kg/亩,分别比对照鲁麦13和ph90-3 22.08 %和22.08% 旱地和灌区产量分别达到351kg/亩和408kg/亩。 1995~1996年示范200多亩,在未浇一水、全生育期降雨量45.1mm (有效降雨量19mm )的条件下,经专家测定生产检验,平均亩产比对照鲁麦13增产20%以上。 2年度3个地区对比试验,产量分别比对照增长10.12%和7.01%,2年平均增长8.57%。 在生产试验中,比对照增产8.7%。
质量表现:经农业部谷物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测试,容重778g,籽粒蛋白质含量14.85% (干基),湿面筋41.9%,沉降值35ml,面团稳定时间3.6分,面包体积760cm3,综合评分82.5分。
栽培技术:该品种适合在干旱盐碱地区栽培,土壤含盐量0.1%~0.3%生长良好。 在土层较厚的农田、盐碱土壤上种植,亩施有机肥3000~5000kg,标准磷肥30kg左右,亩产可达300~400kg。 该品种分蘖成穗率高,早春生长缓慢,可适度早播,亩播量以6~7kg为宜。
2 .德抗961
德抗961是德州市农科所于1992年以R-045-01 (原苏联引进)为母本,德选1号为父本进行杂交,在含0.4%氯化钠的培养基中进行组织培养,再选育而成。 2001年9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德抗961冬性,生育期234天,幼苗半匍匐,株型较紧凑,土壤盐分0.3%左右,株高90厘米; 叶色深绿色,分蘖力强,成穗率高。 穗纺锤形,长芒、白壶、白粒、半硬质,容重762.9克/升。 倒伏,高抗条锈病,中抗叶锈病,轻度白粉病。
特点:耐盐一级,适宜盐碱土壤栽培,盐胁迫下产量构成因素合理,具有良好的耐盐性和丰产性,种植于含盐量0.3%以上的土壤中,出芽率高,苗整齐,旺苗,冬性,生长发育穗型长方形,长芒,白壶,白粒,半硬质,千粒重38.6克,容重762.9克/升。 不易倾倒、抗条锈病、抗叶锈病、感觉轻盈的白粉病。 2001年育种单位抽样由农业部谷物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哈尔滨)进行质量检测。 粗蛋白(干基) 10.25%、湿面筋21.6%、沉降值1.9ml、吸水率60.8%、形成时间1.7min、稳定时间2.5min、断裂时间4.0min。
产量实绩: 2000-2001年度参加耐盐小麦生产试验,产量6546.0公斤/公顷,比对照鲁麦10号增产26.6%。
栽培技术要点:播种前降低水压盐、土壤含盐量,增施有机肥,过磷酸钙750kg/公顷,碳铵750kg/公顷,深耕细耙,力争播种全苗。 盐碱土壤温度低,宜适时早播。 一般比非盐碱土壤小麦早播种5天左右,播种量在含盐量0.3%的土壤中为120kg/公顷。 随着播期推迟和土壤含盐量的增大,应适当增加播量。 小麦起身至拔节期,是土壤复盐高峰期,以一次大水压盐为目标,300kg/公顷尿素联合施用,起到分蘖增穗效应,增产明显。 由于其生长势头强劲,返青至拔节期间,喷洒多效唑、矮壮素等生长抑制剂,间隔7天,连续喷雾2次。 同时要注意打锹。 生育期间注意田间杂草和病虫害的防治。 在全省土壤含盐量0.3%-0.48%的盐碱土壤块中推广利用。
3 .青麦6号
审定编号:鲁农审2007046号
育种单位:青岛农业大学
特点:半冬性,幼苗半匍匐。 2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生育期233天,比秘鲁麦21号早熟1天; 株高76.1厘米,株型比较紧凑,不易倒伏,熟相好; 亩最大分月89.5万,亩有效穗36.5万,分蘖成穗率40.7%; 穗粒数35.5粒,千粒重39.8克,容重796.7克/升; 穗型长,有芒、白壶、白粒,硬质,籽粒饱满。 抗旱性较好。 2007年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抗病性鉴定结果:中抗白粉病、中感纹枯病和秆锈病、高感条锈病和赤霉病。 2006-2007年生产试验统一采样根据农业部谷物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中心(泰安)检测,籽粒蛋白质12.7%,湿面筋28.7%,沉淀值23.7ml,吸水率60.2ml/100g,稳定时间6.3min
产量成绩:该品种参加2005—2007年山东省小麦品种田间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427.93公斤,比对照品种鲁麦21号增产6.81%。 2006—2007年旱地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96.46公斤,比对照品种鲁麦21号增产6.53%。
2011-2012年,东营、即墨金口、淄博马踏湖湿地等盐碱土壤种植青麦6号,产量400公斤/亩以上。 2013年又在滨州和东营等地进行了实验模型,6月17日,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滨州沾化县盐碱土壤( 0.3%含盐量)栽培的青麦6号进行了实收面积2.4亩,亩产449.01公斤,含盐量为这也充分说明了在盐碱土壤中小麦栽培和收获的高产潜力。 2014年山东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实测东营黄河农场盐碱土壤栽培的青麦6号,平均亩产达538.1公斤,在中度盐碱土壤上实现小麦栽培新突破。
栽培技术要点:播期10月上旬,基本苗适宜亩产15万斤。
4 .山农25
审定编号:鲁农审2014040号
育种者:山东农业大学
特点:冬性,幼苗半直立。 株型半紧凑,叶色深绿色,不易倒伏,熟相好。 2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生育期比鲁麦21天晚1天; 株高69.7厘米,亩最大分月99.3万,亩有效穗39.9万,分蘖成穗率40.2%; 穗形长,穗粒数34.9粒,千粒重37.9克,容重769.6克/升; 长芒、白壶、白粒,籽粒饱满、硬质。 2014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抗病鉴定结果:中抗条锈病、中感白粉病和赤霉病。 越冬耐寒性好,抗旱性强。 2011、2012年区域试验统一抽样为农业部谷物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泰安)检验结果均值,籽粒蛋白质含量14.0%,湿面筋30.2%,沉淀值40.2ml,吸水率58.5ml/100g,稳定时间
产量表现: 2011-2013年山东省小麦品种旱地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475.71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4.96%; 2013—2014年旱地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55.06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5.94%。 高肥水地块还有增产潜力。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为10月5~10日,每亩基本苗15万左右。 注意蚜虫、叶锈病、纹枯病的防治。 其他管理措施与一般旱地大田相同。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