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作为传统农业的一部分,冬小麦种植具有地域面积大、影响范围广的特点,特别是在华北、中原等地,作为一年两季的粮食品种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 在多年的经验中,冬小麦的适时播种是满足粮食高产的需要,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
近年来,随着温室效应气体的排放,众所周知全球变暖变得显著,也影响了冬小麦的栽培! 是早播好,还是晚播好,这也成为困扰广大农民的“谜”。
一、影响冬小麦播种时间阶段性推移
冬小麦理论最佳播种温度为平均气温15~17。 以河南驻马店为例,通过几十年的气温统计,以5天平均气温16计算,80年代时,气温达标时间为10月11日左右。 但到了90年代末,达标日期延长至10月14日左右,到了04年左右,又延长至10月16日,使得气温逐渐升高,适合冬小麦的播种日期也不断推迟!
全国秋冬种基本结束,冬小麦预计将增加100多万亩
二.农村风俗对冬小麦栽培的影响
农村听过“秋分早,霜降晚,寒露种麦子正当其时”,常用来指导冬小麦的种植。 但众所周知,寒露节气在每年的10月8~9日,根据目前的气温条件会有高有低。 如果这个时候播种冬小麦,显然不符合播种条件,会影响冬小麦的生长发育,容易发生病虫害!
三、提前播种容易苗虚,不利于越冬
冬小麦栽培中,5天平均气温16不播种,过早播种,气温较高,容易造成冬小麦越冬前虚长,有时会造成麦苗越冬前小穗融化,致使其越冬能力不足,养分消耗过多,造成冬小麦冻伤死亡
四.土壤墒情对冬小麦播种的影响
国庆节前后,进入中秋节,传统小麦种植区降水量有限。 传统播种,温度高、水分蒸发快,小麦播种时水分难以保证,导致水分需求不足,直接影响出苗。 目前玉米秸秆还田碳氮比远远超过25:1,秸秆粉碎不合格也影响出苗质量。
山东茌平小麦播种接近尾声
五.冬小麦夜间播种优势
传统意义上讲,晚播,温度低会影响冬前小麦的生长,影响产量! 但近年来秋冬季节气温升高的现象层出不穷,已成为晚播的最佳传播方式! 农村老农常说“麦子产量翻不了两番”,晚播可以降低越冬前冬小麦产量增加的风险。 病虫害的威胁也降低了,明年的温度上升,为小麦返青提供了充足的养分需求! 可见,随着气温的升高,适时播种有利于麦苗的安全越冬,降低病虫害风险,有利于粮食丰收。
播种
“秋分早,霜降晚,正是寒露种麦子的时候”,这几千年的民间传说,由于气温的升高,已经不适合冬小麦播种了。 要根据气候变化,根据各地五日平均气温指数适时播种冬小麦。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