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极目新闻记者周萍英实习生刘怡菲
通讯员邓鹏张弛陈斐
2020年,“扶麦368”“楚襄1号”两品种均创湖北小麦单产最高纪录,全省小麦单产首次突破650公斤大关。 此后,这个数字多次更新。
粮食稳定天下,种子是基础。
“杂交大米之父”袁隆平院士生前也说过:“人就像一粒种子。 要种出好种子”。
在襄阳,围绕一粒好种子,一大批优秀的农业工作者、种子企业和无数的农业种植户,用一粒种子改变了生活。
十年磨一剑,凶年不减产
10月初,在襄阳市襄州区程河镇孙岗村麦玉“侗半粮”高产高效示范片基地,玉米刚收获的土地上,一台机器正在耕田,准备种小麦。
2022年6月1日,正是这片示范田带来了好消息:“扶麦368”亩产691.2公斤。 这是继2020年亩产651.2公斤之后,湖北省小麦亩产再创新高。
“扶麦368”由湖北省旋耕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开发。 从几名起家的小公司,到如今襄阳市农业产业化的重点龙头企业,副总经理孟俊峰见证了这条路的艰辛。
扶轮农业的科研基地(图为扶轮农业提供)。
公司掌舵人高峰在外打拼十多年,2009年,为了一粒“襄阳产”种子,他放弃了在外企做管理者的优厚待遇,回乡创业,培育出适合襄阳水土栽培的优质种子。
“襄阳是小麦市场,但与相邻的河南省相比,襄阳小麦产业大而无优势。 小麦产量多,不强。 重要的原因之一是需要不断提高小麦的质量。 ”专攻适合襄阳气候地理条件的小麦良种成为公司所有人的使命。
与河南等北方地区相比,襄阳小麦生长期长、雨水多,容易发生赤霉病。 赤霉病对小麦品质、产量影响较大,在农业农村可列入《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
“小麦良种,克服赤霉病是最重要的。 ”孟俊峰说。 十年磨一剑,扶轮农业终于在2020年成为“正果”。 当年,该公司种植的“扶轮麦368”“楚襄1号”两品种均创湖北小麦单产最高纪录,全省小麦单产首次突破650公斤大关。 此后,这个数字多次更新。 目前,其研发方向又瞄准高筋优质品种。
孟俊峰拿起一罐贴着“扶麦368”标签的小麦种子,对极目新闻记者说,这是他们公司的“王牌”,获得了三个“第一”。 高产,先后以651.2公斤/亩和691.2公斤/亩产量创湖北小麦单产最高纪录。 是目前湖北省审定小麦品种中株高最低的品种,仅为70厘米左右,“矮杆难倒,大风也不怕”。 另外,抗病性很好。
孟俊峰说,去年5月中旬,老河口市持续降雨3天左右,通常小麦出现穗发芽和赤霉病。 但种植“扶麦368”的农户幸免于难,极少受灾害影响,老河口市孟楼镇柴老板自豪地说:“天灾年不减产,丰年增产。”
孟俊峰说,以前湖北省内采用的小麦种子大多来自河南,种在襄阳往往会“水土不服”。 目前,经过省内各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努力,本土小麦品种占有率不断提高。 “扶麦368”也成为湖北省企业选育出的第一个通过河南省审定的小麦品种,逐步改变了“湖北用种、河南用种”的历史局面。
扶轮农业的科研基地(图为扶轮农业提供)。
近年来,除自主研发外,扶轮农业还积极与襄阳市农科院开展合作。 孟俊峰向极目新闻记者表示,农科院拥有强大的研发技术和基础,扶轮作为企业具有经营资质和经验。 通过“科研市场”的方式,小麦种子可以走出实验室,在市场上获得布局示范和推广销售。
襄阳市农科院副院长、高级农艺师凌冬说,近年来,在种子培育方面通过审定的品种越来越多。 襄阳粮食种子培育也由原来增产丰收向绿色高产转变。
农业科学院与扶轮公司开展良种攻关联合研发项目,开展小麦优质高效高产攻关,扶轮公司200亩科研选育基地目前已成为市农业科学院小麦高产攻关试点基地。 据悉,两家机构目前正在联合开发多个良种,目前正在进行内部筛选,有望明年参加种子管理局组织的作物品种审定。
全村种上新品种,亩产可多几百斤
10月12日,在扶轮公司脱粒机前,襄州区集团牌镇姜沟村村民张玉正在清理去年回收的麦种。
今年68岁的她和土地交往了一辈子。 两年前,她在扶轮农业田帮人收割麦子,打工贴补家用,没想到发现麦田长得很喜人。
“那麦子长得好,整齐,产量高。 ”张玉说。 那时候麦穗又饱满又结实,茎又粗,她压下去再放手,麦秆“咚”地一声弹了起来,抗跌能力非常好。
经询问,张玉改得知自己帮忙收割的麦子叫“扶麦368”,当场向公司负责人提出“我也种”。 回家后,张玉改和家人商量,腾出家里十几亩地,都种下了“扶麦368”。
“到了丰收的时候,它比其他麦子每亩多收了三千四百斤,我很高兴。 邻居也称赞它好,让大家都种了。”因为这个好种子,像张玉改这样的农户,平均每年可以增收几千元。
张玉说,以前大家都种其他品种的小麦,发现了“扶麦368”的优势,现在全村农户都种了“扶麦368”。
扶轮农业的工作人员准备接收“扶轮麦368”并送到经销商那里
据了解,像姜沟村这样的村子还不少,第一家两家带动全村的人都在种“扶麦368”。 这种情况在程河镇孙岗村、黄集镇茅岗村、彭良村等地很常见。
这些村依托“扶麦368”和扶轮农业提供的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积极开展“一村一品”建设,成果推广累计超过500万亩,亩产增收100元以上,累计社会效益达到5亿元。
培育好种子,培养接班人
科研人员是“好种子”。
张道荣所在的襄阳市农科院小麦育种队共有8人,孙华卫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个,33岁的他参加队伍已经3年了。
这几年,在小麦长达8个月的生长期,孙华卫跟随张道荣和其他同事,有2/3的时间在地里度过,衣服和鞋子长年沾满泥土。 麦子种好了,就往麦田里跑; 麦子收割后,钻进实验室。 跟着张道荣和其他同事,几乎走遍了襄阳市内的县市区,也接触了很多种植户和农业技术人员。 原本白皙的皮肤,现在也变成了小麦色。
张道荣和年轻同事在实验室研究
在工作上,张道荣也乐于给年轻人成长的机会。 孙华卫说,张道荣作为机关领导,经常让他参加一些重要活动,让他增长见识,学到很多学校学不到的知识。
41岁的汤清益与张道荣共事21年,刚毕业的他来到农科院,成为张道荣的助手。
在汤清益看来,师傅张道荣一定会自己动手,做事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不摆架子,与众不同。
从事科研工作需要专业技术,更需要细致和耐心。 “工作中再小的事情她也会认真负责地指导。 ”
汤清益说,这几年办公室来了几个刚毕业的研究生。 面对新人新人,张道荣给他们安排好带教的父亲后,还是亲自上阵指引方向,确保不会出半点差错。
自汤清益入职以来,一直与张道荣的办公桌面对面。 21年来,几乎每天早上他到达办公室时,张道荣就已经在站台上了。
虽然规定每天工作8个小时,但张道荣几乎没有休息,周末和休息日加班也成了常态。 汤清益说,即使是休息日,老板也总是一个人在办公室加班,而且没有通知大家。 “以后知道了也不好意思。 ”
“所有成果都是团队共同努力的成果。 我也是前辈们带来的。 我再过几年就退休了。 趁有时间带年轻人来,让他们承担重要项目,是退休前最主要的工作。 ”张道荣说,这类似于新品种的培养,在人才培养中她也想种下一粒新种子。
襄阳市农科院副院长、高级农艺师凌冬介绍,襄阳市农科院成立50年来,老年人科研条件差,科研成果不一定多,但为新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农科院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领军人才,如小麦队张道荣、水稻队田永宏等。 庭院也非常重视人才阶梯的建设。 目前,120名科研人员中,40岁以下的占50%。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信息,请在APP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欢迎提供新闻线索。 被录用的话会支付报酬。 24小时热线027-86777777。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