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合肥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6月21日消息(记者周然赵家慧徐鹏) () ) ) ) ) ) )。
仓固有,天下安。
今年夏收,安徽亳州市涡阳县张林森家庭农场示范小麦产量达到913.18公斤,安徽省小麦产量首次突破“9”。 连续三年打破安徽全省单产纪录,“黄淮平原大谷仓地带”涡阳小麦的“开荒”之旅也是安徽努力发展小麦生产的缩影。
在过去的夏收中,全国小麦产地安徽省沉甸甸的成绩单——4280万亩总种植面积,约350亿斤总产量,首次出现了超过900公斤的亩产。 安徽小麦十九连丰、单产、生产总值和效益“四增”四大特点,是保障全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一环。
广大农民充分利用晴朗的天气,抢收成熟的小麦。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沈云鹏摄) )。
即使连续19年实现“四增”也不容易。
近三年来,安徽省年粮食种植面积均超过一亿亩,高于国家下达的任务,且呈逐年增长态势。 其中,安徽省今年小麦种植面积比2021年和2020年分别增加10万亩和42.2万亩。 “加强粮食储备,全面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6月14日上午,在安徽省召开的全省粮食安全工作会议上,省党委书记郑格洁强调,必须守住耕地数量、质量的红线。
保持面积并不容易。 安徽在此基础上,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 到2030年,全省计划建设6750万亩高标准农田,稳定保障680多亿斤粮食生产能力。 据测算,高标准农田亩均可节水20%-30%以上、节电30%以上、节肥10%以上、节药15%以上,亩年增收约500元。
宿州市埇桥区西二铺镇葛林村雷修春家庭农场麦田里,一派丰收景象。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张成伍摄) )。
打造“良田”,“良种”和“良法”的组合是必不可少的。
“粮食产量的提高,60%-80%来自优良品种的贡献。 没有良种,再好的设备和技术也很难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全国人大代表、淞祥现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粮食生产大户徐淞祥对此深有体会。 这几年,他的合作社除引进高产品种外,还加快了自身对种子关键技术的攻关,许多产品在全省广泛推广。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汪建表示,目前安徽小麦品种越来越优良,集中度越来越高。 2021年度秋种,全省面积达10.0万亩以上品种96个,特别是抗赤霉病和抗穗发芽的品种得到推广,产量和质量得到提高。
“良种”带来的效果明显。 记者从安徽省粮食储备局获悉,对淮北、亳州等10个小麦产区的调查显示,今年小麦质量指标和食品安全指标均为近10年来最好。 以农区——宿州市埇桥区为例,区农业和农村局总农艺师郝彩侠告诉记者,当地今年小麦容重一般在820g/L左右,最高达842g/L,超过一等小麦容重标准,是往年未有的优良品质。
阜阳颍上县农田丰收喜人。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沈云鹏摄) )。
小麦总产量水平稳步上升也得益于“良法”的普及。
近年来,安徽省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用,病虫害防治、精量播种、化肥和农药使用等关键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小麦生产均匀性和丰产性水平显著提高。 郝彩侠告诉记者,2021年以来,埔桥区共派出省、市、区三级农业科技特派员95名,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同时组织221名农业技术人员,对选定的1156家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规模大户、农业企业进行“包村联户” “大批农业科研人员下乡、面对面、手拉手指导农户,为今年丰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合肥长丰县的麦田里,联合收割机在轰鸣着作业。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张忠建摄) )。
精耕细作,丰收粒归仓。 今年“三夏”,安徽省“火力全开”投入联合收割机20万台,机器收率稳定在98.5%以上。 按照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的要求,面积在50万亩以上的县(市、区)都在进行机械减损技能的大比拼,浓厚的“精细高效、提质减损”氛围。 据统计,安徽夏收机损失率在2%以下,恢复小麦收获损失3亿斤以上。
良种加良法,全程机械化。 安徽省粮食生产初步进入现代化标准化大生产。
蚌埠市固镇县连城镇良种场,工作人员正在晾晒小麦。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孟祥明摄) )。
江淮熟,天下足。
随着夏收圆满结束,开始收购粮食。 记者从省粮食物资储备局获悉,截至6月7日,小麦全社会收购量88.49万吨,新小麦标准品均价1.5元/斤,与去年同期相比平均增长0.3元左右,涨幅为28.1%。
其中,安徽首批“小麦地图”功不可没。 在地图上,可以方便地查询到全省各种优质专用小麦等信息,吸引了不少省内外企业“按图求粮”“按需求粮”。 至此,安徽省不少农户和企业都在麦收前定了订单。 阜阳市颍州区三合镇三星村,供应茅台酒厂的6500亩酒用小麦迎来大丰收。 村党委书记杨坤山回忆,村里从2018年开始为茅台酒厂“点餐式”种植弱筋酒用小麦,收购价达到每斤2.25元。 “今年亩产达到625公斤,扣除农资等成本后,预计可增加村集体收入100万元。 ”
涡阳县石弓镇李楼村的种植大户李文先告诉记者,传统谷物种植的亏损到现在的盈余,是因为与安徽省正宇面粉有限公司签订了小麦回收合同。 根据约定,李文老师去年种下了订单所需的“伟隆169”强力麦,今年收获时每斤比普通小麦市场价高出0.11元。 “我家小麦520多亩,初步预计利润不会低于30万元。 ’谈及今年的收成,李文老师充满了信心。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