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来源【农民日报】
从今年开始
东北地区成为我国大豆主产区
正在加快实施大豆种植扩大计划
大豆栽培的气候适宜度如何变化?
今年的气候条件对扩大大豆种植有利吗?
据采访相关专家介绍:
随着全球变暖,我国东北地区大豆种植的大部分气候适宜度呈现良好态势,有利于大豆种植扩大。
其中,东北地区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东部、黑龙江西部、吉林西部及辽宁大部在内的气候适宜度呈现提升态势。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何亮介绍了——
大豆是一种气温高、耐寒的作物,一般10以上活动积温在1900d以上,无霜期在110天以上,基本上可以种植大豆。 大豆需要很多水,生育期大概需要400毫米左右的水。
最新的气候状态( 1991-2020年)与旧气候状态( 1981-2010年)的数据相比,有以下变化。
东北地区大部积温增加,其中内蒙古东部、黑龙江西南部和东北部、吉林中西部等地增加26d至65d,最高可达182d。
1991年至2020年和1981年至2010年10的累计温差分布
内蒙古东部、黑龙江、吉林大部近30年生长期平均霜冻天数减少1至3天,辽宁等地变化不大。 降水量和日照量有增有减,但总体上比减少有所增加。
1991-2020年和1981-2010年生长期降水量差异分布
1991-2020年和1981-2010年生长期平均霜冻天数差异的分布
内蒙古东部包括呼伦贝尔、兴安盟、通辽、赤峰,黑龙江西部包括齐齐哈尔、大庆,吉林西部包括白城、松原、四平,辽宁大部大豆适宜种植相对提高。 即东北地区的西部。
1991-2020年和1981-2010年大豆种植气候适宜度变化
东北地区东部如黑龙江佳木斯、哈尔滨、绥化、牡丹江、吉林延边、吉林、长春等地生育期日照时间减少,但总体适宜大豆种植。
何亮指出,气候变化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极端天气灾害发生频率增高,应对极端性、突发性天气灾害也要及早做好准备。
今年气候条件对大豆栽培的影响
春季以来,东北地区气温较高,总体上有利于土壤解冻喷洒、春耕整地。 截至目前,冻结情况与去年基本接近。 土壤湿度监测结果表明,大部分地区土壤湿度适宜,与去年同期相比,短缺范围小,偏湿范围稍大。
5月,东北地区大部分大豆种植区气温较常年偏高,黑龙江降水偏多,其余地区接近常年,气象条件有利于大豆播种出苗。 今年东北地区大豆播种时间为5月上旬至中下旬,与常年相近或略早。 目前黑龙江东部、吉林西部和南部、辽宁北部低洼旱地土壤偏湿,可能不利于备耕春播。 西南部气象干旱上升,5月气温较高,大风天气多,土壤墒情丧失,春播有遭遇干旱的风险。
6月至8月,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大部气温接近常年,吉林东南部、辽宁大部气温较高,东北地区出现持续低温的可能性不大。 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地区大部降水偏多,其中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西部、辽宁大部降水量偏多二至五成。 夏天的水热条件有利于大豆的生长。 辽河和嫩江流域降水量明显多于常年,部分地区暴雨洪涝不利于大豆生产。 9月,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地区大部分初霜日较常年偏晚,有利于大豆灌浆成熟。
种大豆的农事建议
充分利用热资源,合理调整播种时间和品种
在积温增加的背景下,今年5月气温较高,秋季初霜由正常推迟,东北地区可根据土壤湿度适宜早播,适当采用同一积温带生育期相对较长的品种,可充分利用气候资源,提高产量但黑龙江中北部和东南部、吉林东部累计温度增长幅度不大,不要盲目跨区种植。
优化大豆适宜种植区域,合理调整作物布局
根据大豆种植气候适宜度的变化情况,大豆种植气候适宜度提高的地区可以适宜种植大豆,气候适宜度降低的地区需要谨慎种植大豆。 今年大部分地区底质较好,预计夏季普遍降水量较大,可以在一些干燥的荒地上种大豆。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
黑龙江东部土壤过湿的农田,特别是部分“水改旱、稻改豆”地区,要提前排涝除湿,确保按期播种,防止夏秋涝水灾。 黑龙江省西南部要抵御春播期气象干旱,实现大豆单产双丰收。
来源:农民日报(记者刘强),国家气象中心
监制:梁冰清编辑:佩斯金吉
本文来自【农民日报】,只有代表作的观点。 全国党媒体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传播服务。
ID:jrtt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