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韩珑川观新闻记者高东资阳观察刘嘉仪文/图
“水有5厘米深,足够了。 ”8月16日清晨,资阳市雁江区丹山镇两河村,王书林伸手在田里的水里称重,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王书林是两河村的粮食生产者,800多亩土地流转当地用于水稻种植。 十几天前,水稻正处于抽穗期,是需要水的时候,但高温酷暑持续,让他的心一直悬着。 “缺水时,水稻会干枯,产量大幅减少。 ”
王书林的担忧也是广大农户共同面临的问题,进入8月份以来,资阳市遭遇高温酷暑天气,气温高企降水持续减少,部分地区出现旱情。 不少农户反映玉米、大豆等多种作物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作为产粮大市,资阳应如何保护粮食安全? 8月16日,记者进入雁江区部分乡镇进行实地访问。
资阳市雁江区丹山镇两河村
多项措施“保水”
当天早晨,记者来到两河村,沿途300多亩玉米地,玉米叶被太阳晒得卷曲,部分玉米植株高度不到一半。
不少村民表示,虽然到了丰收季节,但玉米茎却不结果实,“结果了个头也不大”。 两河村村民黄长亮用大拇指比看,一直在摇头。
相比之下,不远处的800多亩稻田里,一片碧绿的稻子,一串串稻子弯下了腰。
“这多亏了水的保障,已经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 ”面对即将到来的丰收,王书林站在田地里,笑得很开心。
王书林说的水,来自两河村3公里左右的红旗水库。 他告诉记者,水库持续供水,他们也升级了硬件设备,稻田里布满了抽水排水管网,陡峭的稻田里还安装了增压泵。
在雁江区,除水库取水外,许多乡镇还通过挖井、建水库、检修排灌站、调水等方式保证供水。
距离两河村10多公里的田堤寺村就是一个例子,当地长期干旱,距离水库很远。 为了解决用水问题,当地正在建设灌溉站。 丹山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徐丹说,建成后,灌溉站可以满足该村200亩农田的生产。 “这使农民的生活更方便。 ”
红旗水库
确保粮食的“守卫战”
“红旗水库目前还剩130万立方米的水。 除了必要的生活用水外,能更多使用的东西很少。 ”日前,在丹山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内部会议上,副主任邹彬指出了这样的问题。 经过长时间的抗旱,红旗水库等许多水源也面临着紧张的状况。
在依靠取水抗旱的同时,如何寻找其他方法?
为此,他们成立了由当地党员干部和农业技术人员组成的抗旱技术服务领导小组,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农户检查灌溉、滴灌等田间灌溉设施。 “我们也指导农户高效用水。 例如,从凌晨4点到上午9点进行灌溉,减少蒸发,再用管道倒水,减少不必要的流失。 ”
资阳市农业农村局还组织技术专家到各乡镇传授“抗旱”秘诀。 “除了适时浇水降温外,还可以在水稻等作物上喷施磷酸二氢钾等水溶液,提高作物抗旱性,确保籽粒灌浆。 ”资阳市农业和农村局农技站站长范文仲同时表示,利用多云和晴天,早晚可以对玉米和大豆增加抗旱剂和叶面肥,这样不仅可以降温湿化,还可以补充生长发育期所需的水分和营养
此外,资阳市农业和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晚秋生产中,还可以重点种植秋大豆、秋红薯、秋冬土豆、晚秋蔬菜等农作物。 例如,利用冬天的闲田和适合耕作的田地,广泛种植秋冬的土豆等。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只有代表作观点。 全国党媒体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传播服务。
ID:jrtt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