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4月26日,记者从国家气象中心获悉,最新气候状态( 1991年—2020年)和古气候状态( 1981年—2010年)数据对比分析后发现,东北地区大部积温增加,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地区大部霜冻灾害天数减少,大豆种植气候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 东北地区作为大豆主产区,加快实施大豆种植扩大计划。 对此,国家气象中心综合考虑大豆种植区的光热水条件,分析了近30年( 1991年—2020年)气候背景下东北大豆产区农业气候资源、农业气象灾害和大豆种植气候适宜度的变化,得出了大豆种植气候适宜度的变化趋势。
大豆作为喜温、短光作物,对温度和降水要求很高。 东北地区即将进入春耕春播关季,今年春季气温偏高,有利于土壤解冻喷洒、春耕整地。 土壤湿度监测结果表明,大部分地区土壤湿度适宜。 今年东北地区大豆播种时间为5月上旬至中下旬,接近常年或略早,气温高于常年,气象条件有利于大豆播种出苗。 夏天的水热条件有利于大豆的生长。 9月,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地区大部分初霜日较常年偏晚,有利于大豆灌浆成熟。
国家气象中心生态与农业气象室高级工程师建议,东北各地要充分利用热资源,应根据土壤湿度适宜早播,适宜采用同一积温带生育期较长的品种。 优化大豆适宜种植区域,合理调整作物布局,气候适宜度提高的区域可适当扩大种植,夏季降水普遍增多,可以在干旱荒地扩大大豆; 黑龙江东部土壤过湿农田,特别是“水改旱、稻改豆”区域,要提前排涝除湿,确保按期播种,防止夏秋涝渍害。 黑龙江省西南部要防御春播期气象干旱,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实现大豆单产丰收。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