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23日讯6月21日,汶上县南站街道南李街村西头,沉浸在小麦大丰收喜悦中的种植户徐西科迎来了增收致富的新机遇。
在肥沃平整的土地上,一排排碧绿的玉米苗跃起十多厘米高,长势喜人。 旁边,大型复合播种机匀速地播种着大豆种子。 种子在设定的行距和株间播种在田地里,比人工栽培更准确。
“街道告诉了我大豆玉米带状复合栽培的好处。 我一听,是件好事。 我马上申请了。 目前,我的250多亩复合种地几乎全部种植完毕。 ”徐西科兴奋地说。
徐西科告诉记者,在国家普及这项技术之前,他早就尝到了“甜头”。 有一年,徐西科种的40多亩黄豆苗变稀了,为了弥补,他又在田埂里种了一行玉米。 结果不仅大豆没有减产,而且多收了六千斤玉米。 ”
记者走访发现,近年来,济宁市大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栽培技术,徐西科成为知名领军人物。 “前几天,我还参加了县里组织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栽培技术培训班。 专家们每天都去现场进行技术指导,解决了我们很多的担忧。 现在,我对这种新的种植模式很有信心。 ”徐西科说。
“过去种大豆就种不了玉米。 种了玉米就没种大豆。 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栽培条件下,玉米基本不减产,可多收一季豆,每亩多收大豆100公斤至130公斤。 ”南站农业部门负责人董景光介绍说。
带状复合种植是2022年国家重点示范推进的稳粮扩油工程。 今年,济宁市承担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23万亩,创新技术手段,加强精准培训,充分发挥土地潜力,实现一田高产,保障了玉米大豆高产稳产。
化学除草一直是制约复合栽培的难点,也是人们最关心的生产环节。 为科学进行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大豆玉米带状复合栽培花药专用机器人发挥了巨大作用。 “里面有两个罐和两个喷雾系统。 同时,选择了防漂移的喷头,避免玉米和大豆喷洒各自的除草剂时撞到相邻作物上。 ”山东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总经理黄道根在现场一边演示一边介绍。
济宁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科科长蔡文良介绍,为全面保障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实施,济宁市农业农村部门不断加强技术指导,成立由技术推广、科研院所、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创新团队等相关专家组成的市级专家领导小组,对全市技术推广和指导为切实提高机具利用率和收获等关键环节机械化水平,济宁市在落实国家补贴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补贴力度,引导农户购买与种植模式配套的人工智能、农机等产品,最高可补贴6500元。 目前,全市已新购置复合机械75台,改装407台,为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提供了有力的机械保障。
闪电记者亻顺峰通讯员张彦彦张体儒报道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