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俗话说:“白露过秋分,农事繁忙。”秋分时节,正是摘棉摘豆的时节。 目前,黑龙江早熟大豆陆续进入收获阶段,过秤价格接近每斤3元,起步非常好。 2022年极端天气频繁,大豆种植环境不理想,但农业受到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涨价潮,种植利润承压,大豆涨价,对农村农民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好事。 然而,近期我国粮食进口加速。 两周后,我国从阿根廷进口了300万吨大豆,引起了国际市场的关注。 同时,引起了人们对新上市大豆价格将受到压力的怀疑。 那么,今年大豆的价格会不会上涨呢? 300万吨的阿根廷大豆进口会带来什么影响? 那么,分析一下吧。
一、我国大豆市场缺口较大谈到大豆,我国虽然是原产地,但却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在每年需求的一亿吨需求中,进口量高达80%以上。 关于原因,有很多因素。 如人多地少,耕地多用于种植水稻、小麦等主食品种; 如农业技术与国外差距较大、产量较低、农民缺乏种植热情等。 无论如何,国内市场的巨大鸿沟总是难以改变。 以2021年为例,我国大豆总产量为1640万吨,但进口量达到9651.8万吨。
两两周内从阿根廷进口300万吨大豆,透露了什么信号? 第一,我国大豆市场有旺盛的需求,在我国传统食品的格局中,豆制品一直是重要的日常生活用品。 另外,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对油、肉、蛋、奶的需求越来越旺盛。 我国进口的大豆中,20%用于榨油,剩下的80%制成豆粕,成为猪、牛、鸡等饲养中不可缺少的蛋白质来源,价格波动直接带动猪肉、鸡蛋等日用生活用品价格的波动,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大豆的价格波动
第二,进口300万吨阿根廷大豆,有助于平衡市场结构。 众所周知,近年来国际局势不稳定。 特别是今年,地区冲突频繁,粮食安全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不让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需要分散进口渠道,防止粮食作为武器卡在脖子上。 以前,美国是我国的第一大豆出口国。 据统计,2021年,美国大豆总产量为5000万吨,其中50%以上出口到我国。 但是,近年来中美贸易下降,随着贸易战的出现,直接影响了大豆的进口。
相比之下,我国与阿根廷的经济合作不断推进,两国有着良好的进出口环境。 另外,受美元升值的影响,阿根廷货币下跌,大豆价格低廉,这也给阿根廷的大豆带来了高性价比。 阿根廷是拉丁美洲第二大农业国,拥有广阔优质的耕地和天然牧场,始终享有“世界粮仓和肉库”的称号。 今年,由于化肥涨价,阿根廷农民为了减少化肥需求量大的玉米种植,大豆种植面积显著提高,生产能力巨大。 两周内,进口到国内的300万吨大豆,与每年近1亿吨的进口总量相比微不足道,但也表明我国大豆旺盛的需求和进口结构正在发生变化,未来的经济、贸易发展必须建立在友好合作的前提下。
三、我国大豆价格如何发展? 由于市场供应不足,大豆价格稳定将持续一段时间,但大豆的安全决定着粮食价格的稳定和民生的稳定,因此没有暴涨的可能,进口和国家保护价格的收购也是主要的稳定措施。 在刚刚公布的《关于切实做好2022年秋粮收购工作通知》中,国家有明确的信号,建议加强政策储备,特别是在过度下跌时启动最低收购价,确保农民利益,这样一定的调整基本封住了大豆价格下跌的空间。
2022年秋季以后,大豆的利好价格备受期待,集中上市的时候即使高开低走,也确立了缓慢上升的趋势。 毕竟巨大的缺口、不利的天气状况、依赖进口存在不确定性,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景气是确定无疑的。 你对这个有什么看法? #外媒:中企从阿根廷购买300万吨大豆##农民#原件并不容易,仿冒必究! #丰收中国#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