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对养殖业者来说,今年猪价迎来了预期的上涨,但豆粕价格也是一山高过一山,四个月来,每吨豆粕价格涨幅超过1600元。 一位养殖业者开玩笑说:“豆粕比猪肉还贵。” 可见豆粕的价格确实给养殖方带来了压力。 豆粕价格自11月10日上涨至5660元/吨的历史平均高点后,首次进入下行趋势,目前已下跌一周多,截至11月22日,华北地区豆粕现货价格为5000元/吨,环比下跌9%。 后期豆粕价格继续下跌,养殖成本有望缓解。
豆粕价格下降趋势到来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一年前大豆压榨企业压榨量逐渐回升。 二是长期豆粕价格也将继续承压。
短期大豆压榨企业压榨量逐步回升至11月13日-19日当周,大豆压榨企业压榨量将由130万吨增加到150万吨,压榨量略有上升。 据机构预测,11月~12月是我国进口大豆集中港口的时间,大豆累计进口量预计在1600~1800万吨之间,随着大豆进口量的增加,本周冲压企业冲压量将达到200万吨左右,涨幅在33%左右今年6月以来,由于大豆供应紧张和养猪饲料需求回升,豆粕库存大幅减少。 截至11月21日,国内豆粕库存比仍下降20%左右,同比下降55%,仍处于历史低位。 随着进口大豆供应量的增加,冲压企业开工率逐渐上升,预计12月份库存将逐渐增加。 但由于目前生猪消费需求旺盛,对猪饲料需求强劲。 因此,在春节之前豆粕库存增加的速度可能会变慢。
在长期豆粕价格继续承受春节压力后,我国猪肉消费将转向传统消费淡季,生猪存栏量也呈现季节性下降趋势。 同时,由于目前养殖户普遍看空后期行情,2~4月份生猪存栏量和补栏量均出现不同幅度的下降。 因此,饲料需求将进一步减少,但在此期间豆粕库存快速增加,随着库存增加,2~4月豆粕价格将受到抑制。 冲压企业表示,随着近期大豆价格呈下跌趋势,饲料加工企业已经不再订购长期货物,要求饲料企业提前购买几个月后交货的豆粕变得越来越困难。 压榨企业担心一季度猪价继续下降,但压榨利润来自大豆进口成本与现货豆粕和豆油价格之和的差额,可能影响压榨企业的压榨利润。
由于不知道2023年第一季度进口大豆压榨利润是否会高于盈亏平衡线,目前的压榨企业也没有动力购买更多的大豆,除非大豆价格非常有吸引力。 从大豆供应看,由于南美老茬大豆供应有限,大豆进口成本仍处于相对高位。 目前阿根廷正在考虑恢复大豆特别汇率,这个计划可能会在12月1日前公布。 如果“大豆美元计划”能顺利恢复,将有助于缓和大豆供应的紧张局势。 我国许多买家也在等待这个结果,届时将决定从巴西和美国购买大豆的数量。 从长远看,2023年度巴西大豆产量有可能刷新纪录。 根据国际咨询机构的预测,2023年度,巴西大豆产量预计同比增长20%,达到1.52亿吨,这将降低2月以后的国际大豆价格,支持2023年一季度以后我国冲压企业的冲压利润。
随着豆粕价格的持续下跌,目前利润已经传导到饲料的边缘。 从11月下旬开始,包括亚太星原、邦农、正本清源等在内的国内多家饲料企业率先宣布猪饲料价格下调,最高降幅在200元/吨左右。 随着后期豆粕库存逐步回升,豆粕价格仍呈下跌趋势,生猪养殖成本预计将进一步缓解。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