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2020  海洋渔业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安徽省2022年小麦最低保护价,安徽省小麦种植时间表

   2023-04-05 互联网艺莲园5500
核心提示: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来源【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小麦玉米(大豆)、小麦水稻)、大豆)周年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小麦生产中普遍存在的“三裕、三缺”(分蘖有余,穗缺; 花有剩余,粒数不足; 粒裕量大,粒重不足) )和全球变暖背景下小麦非生物逆境(温度和水分逆境)灾害频发,导致小麦源-库-流关系失调,从而影响产量和品质等关键问题。 在保证“四良(良田、良制、良种、良法)”支持的前提下,在推广秸秆全量还田培肥力的前提下构建; 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配施氮肥技术是关键; 以优质播种“一播壮苗”为核心,以“一追三防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来源【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小麦玉米(大豆)、小麦水稻)、大豆)周年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小麦生产中普遍存在的“三裕、三缺”(分蘖有余,穗缺; 花有剩余,粒数不足; 粒裕量大,粒重不足) )和全球变暖背景下小麦非生物逆境(温度和水分逆境)灾害频发,导致小麦源-库-流关系失调,从而影响产量和品质等关键问题。 在保证“四良(良田、良制、良种、良法)”支持的前提下,在推广秸秆全量还田培肥力的前提下构建; 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配施氮肥技术是关键; 以优质播种“一播壮苗”为核心,以“一追三防”化肥配套技术为重点的小麦绿色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

为此,在选育高产稳产抗逆优质专用小麦品种的基础上,通过“三精一壮”技术(合理耕作、精准整地、定向调控精量均匀喷洒、水肥一体化精准施肥、壮苗培育安全越冬)、绿色综防技术开发和示范推广,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

一、优化品种布局,因地制宜精选优质专用新品种

按照“品种类型与生态区域配套、地力与品种产量水平配套、早中晚熟品种与播期配套、高产稳产与优质专用品种配套”四大配套原则,淮北旱作小麦主产区受前一年苗期冻害、孕穗期影响如安农0711、涡麦9号、莜麦725、华成3366、恒进麦8号、华成麦1688、新世纪999、皖垦麦22、柳麦618、安科1303、紫麦19、烟农999、济麦22、淮麦33、安农大121213 以春寒半冬性和弱春性中强筋和中筋白皮小麦品种为主,如皖垦麦0622、安农0711、莜麦725、安农1124、淮麦22、淮麦33、淮麦44、伟隆169、淮麦35、淮麦169、淮丰麦169等以抗逆性强的中筋和弱筋红皮小麦品种为主,如白湖麦1号、苏隆128、扬麦15、扬麦25、镇麦12、镇麦8号、镇麦9号、宁麦13、淮麦44等。

二、精细平整,确保早日成活壮苗

(一)坚持秸秆全量粉碎均匀还田、增地力

玉米秸秆还田,秸秆长度不超过5厘米,每回田100公斤增加尿素2公斤左右,调节碳氮比。

在播种稻草之前将稻草粉碎后送回田地。 使用水稻专用秸秆粉碎机,将秸秆切成5 cm左右的小块,均匀喷洒在田地里,用犁翻至土层以下。 播种前进行浅旋耕处理秸秆。

(二)坚持深耕深松,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深耕或深松可以疏耕分层,减少土壤容重,增加孔隙度,改善通透性,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和养分释放; 提高土壤入渗、蓄水、保肥、供肥能力。 深耕必须达到25厘米左右,耕作层浅的地块,耕深必须逐年增加。 机器深松作业深度要求打破犁底,25~35厘米。 一般旋耕2~3年,深耕1年。 大力推广深松、旋耕、施肥、镇压为一体的深松整地联合作业机,或深松、旋耕、施肥、播种、镇压为一体的深松整地播种一体机减少耕作次数,节约增效。

(三)坚持耙吸、挖坡,提高土壤紧实度

耕后,耙吸、镇压可将土壤粉碎,清除摇头丸垃圾,使松下果,底质充足,防止水分散失,有利于小麦出苗。 特别是秸秆还田和耕地块,及时耙地,压2~3次,避免耕层土壤松散,避免耕层土壤松散造成小麦播种过深,形成深播弱苗,影响小麦分蘖发生,造成穗数不足、产量下降

三、均匀喷洒精量,力争一次性喷洒壮苗

(一)坚持种子包衣或药物混匀

提倡用包膜种子播种,50公斤小麦种子加50毫升50%辛硫磷乳油加水2~3公斤,边喷边混匀,防治地下害虫; 使用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80克或70%噻肟悬浮种衣剂15~20克防治地下害虫,防治蚜虫; 纹枯病、茎根腐病、根腐病常发块和全蚀病轻发块为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100~150毫升、或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30~35毫升、或4.8%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全食重发块使用12.5%毫升将种植的种子蒸2~3小时,使种子充分吸收药液后,在阴凉处展开晒干传播,禁止暴露在阳光下,以免降低药效。

(二)坚持毒土处理防治地下害虫

地下害虫害虫害虫较多的农田,除混合杀虫剂防治外,还应当同时使用毒土防治。 每亩加入50%辛硫磷乳油300~500毫升、水2~3公斤喷雾至25~30公斤细土,制成毒土喷洒于地表,或每亩用3%辛硫磷颗粒剂喷洒4~6公斤前均匀喷洒于地表。

(三)坚持土壤处理污染防治

根传病害严重时,先轮作、深耕,再用土壤处理剂进行药土处理和药剂拌和。 药剂处理有:用95%外显子可溶性粉剂350克混合15~25公斤的细土,用每亩2.5~3公斤的0.1%坏菌颗粒剂处理土壤,用3000~6000倍的96%坏菌(或1000倍的30%坏菌)

(四)适期播种

旱作小麦中筋及中强筋小麦品种适宜播种期为10月12~10月18日; 强筋小麦品种适宜播种期为10月18~10月25日; 弱筋小麦品种适宜播种期为10月22~11月30日。

(五)适量播种

根据播期、土壤类型、土壤湿度、整地质量、种子发芽率等情况,适当调整播种量。 10月12~17日播种时,亩播种量为12~13公斤; 10月18~25日播种的,亩产14~15公斤。 播种期适宜播种期每推迟2天亩产增加0.5公斤。

(六)适度播种

如果土壤底质需要足够,而土壤底质不足,必须先做好土壤底质,平整后再播种。 播种后,对土壤湿度差的农田,要及时补“复水”,使秧苗出苗整齐,能一次播种全苗。

(七)自适应播种

采用机械条播,行距20~22厘米,播种深度3~5厘米。 旋耕田地,播种前必须耙平,播种后必须镇压,防止地表水分流失,影响秧苗出苗。 最好用大型复式播种机播种,一次破土、施肥、播种、镇压等多项工作完成,播种均匀、深浅一致、无漏播、不重播。 播种时,每3~4米留一条路,行距30厘米左右,便于田间管理。

稻茬上长出“三沟”。 播种后及时开沟,三沟配套,沟通,排灌畅通,竖沟深25厘米~30厘米,腰沟深25厘米~30厘米,田头沟深35厘米~45厘米,沟宽20厘米

(八)播后镇压

小麦播后镇压是提高土壤和种子密实度、防止地表水分散失、提高小麦出苗质量和苗期抗旱性及冬前抗冻能力的有效措施。 镇压次数因土壤干湿状况而异,一般1~2次,土壤过湿时,应减少镇压次数。 否则会影响出苗。

四.精准施肥培育壮苗

推进配方施肥,提倡深度施用化肥。 坚持“基肥追肥相结合,大批量和中微量元素肥料相结合,化肥后移”的施肥原则。 旱麦一般亩施有机肥150公斤左右,亩施纯氮14公斤~16公斤,P2O5 6公斤~8公斤,K2O 6公斤~8公斤,硫酸锌1.5公斤。 高产旱地氮肥基肥与追肥比例一般为6:4,优质强筋小麦氮肥追肥比例为5:5,磷、钾肥追肥比例为5:5; 追肥时期为小麦拔节期至孕穗期。

稻茬麦坚持“减氮、氮肥前移、磷钾后移、微量元素配施”的施肥原则,每亩施用纯N 12公斤~14公斤、p2o 5公斤~7公斤、K2O 5公斤~7公斤、ZnSO4 1公斤使用有机肥时,可适当减少氮肥用量。 氮肥追伸比7:3,磷肥追伸比5:5,追伸时期为起身拔节期。

五.化学除草要早

小麦播种后封闭除草效果较好,如不及时封闭处理,草害严重的地块应在冬前及时清除。 播种小麦后,每亩用33%氟噻吡啶( 11%氟硫胺素11%吡虫啉11%呋咱)悬浮剂80毫升封闭。 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地块,可采用6.9%丙环唑或15%草酸炔。 禾本科、阔叶杂草混生地块可采用7.5%氮丙啶水分散粒剂或20%氯氟吡唑乙酸加6.9%丙环唑、丙环唑的灵水乳剂。 喷洒除草剂在晴天上午9点以前和下午14点以后,禁止在下雨、大风、中午高温天气喷洒。 喷洒时喷洒均匀,无喷洒遗漏,不得再次喷洒。

六.预防冬前冻害,确保安全越冬

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在寒流或低温冷害到来前,及时对旱麦田进行浇水,保证充分土壤入渗,降低低温危害程度或叶面喷施防冻液。 发生冻(冷)害后,速效氮肥或叶面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混合液或营养型叶面肥,促进小麦快速恢复和生长。

本文来自【安徽省农业农村厅】,仅代表作观点。 全国党媒体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传播服务。

ID:jrtt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