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大豆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其生产一旦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到我县农民的收入。 因此,本文对我国大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
大豆是我国的主要栽培作物,我国农民收入的80%来自大豆,大豆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农民收入,如遇到春旱、大风、夏季涝、低温、寡照等不利自然因素,直接影响农作物生长,降低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如果我们在农业生产中采用适当的农业技术措施,就可以缓解不利的自然因素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减少损失。
1 .选择优良品种。 选择适合当地生态类型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检定推广品种。 种子必须每三年更新一次。 大面积引种要坚持试点示范推广三步走原则,杜绝乱引种和越区引种。 南部乡镇为华疆3号(原代号疆丰22-3142,蛋白质含量41.77% ); 中北部乡镇为高油专用品种北豆5号(旧码名疆丰98-51,脂肪含量22.05% ); 一般油用品种可选用黑河38 (代号黑河98-1271,脂肪含量20.52% )和垦铃豆28 (代号北疆95-171,脂肪含量21.43% )。
2 .种子处理。 必须精选选定的种子。 即,首先进行机械筛选,然后进行人工粒筛选。 清除病斑粒、虫蚀粒、破损粒及杂质。 播种前4-5天使用35%的多克福种衣剂或30%的防作灵1号拌种,阴干等待播种。 以防治地下害虫和苗期害虫为主,应选用含小檗碱高度的包膜剂;以防治根腐病为主,应选用含多菌灵和福美双高的包膜剂。
3 .科学施肥。 在亩施优质腐熟农家肥1t的基础上,亩施天津芦阳百草牌大豆专用测土配方肥14kg,播种时进行种肥分离,施肥量大要实现分层施肥。
4 .精细整地。 实行以深松为主的松、翻、耙、旋法相结合的土壤耕作制,积极采用深松耕法。 深度以劈开犁底为宜。 深度逐年加深,可以起到防寒降温、蓄水保持土壤湿度、抗旱防水的作用。
5 .及时播种,合理密植。 5.1播出时间。
5厘米耕层地温稳定通过7-8时开始播种。 一般年份,我县南部乡镇播种期为5月1日-5日,中北部乡镇播种期为5月5日-10日,播种时应先播岗地、向阳地,后播洼地。
5.2播种密度。
根据品种特性、地势、地力、施肥水平等条件确定播种密度。 一般繁茂品种、肥力高、施肥水平高的适度偏薄,反之易变密。 我县公顷护苗数量为30-35万株。
5.3深播。
播种后深度以3-5cm为宜。
5.4播种机的检查。
播种前3-5天应仔细检查播种机,同时调整播种量。
6 .加强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中,坚持刨花为主、化学除草为辅、病虫害防治中以防治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
6.1将两根刀片拧成三根。
大豆挖土时头套土,生育期间铲两次。
6.2垄间深松。
在整个大豆生育期进行2-3次垄沟深松。
6.3化学除草。
春季土壤温度较好时,大豆播种后,抛秧前,亩加90%镁100-146mL 75%宝收0.6-1g 48%广灭灵33-40ml,喷清水30kg,浅混土或镇压。 土壤湿度较差时,采用茎叶处理,亩产12.5%净捕50-66ml,加入48%广灭灵33-46ml,水30kg,在大豆两片复叶期、杂草2-4叶时喷施。
6.4病虫害防治。
6.4.1蚜虫、红蜘蛛。 田间出现少许药片,可使用1.8%阿奇霉素,亩用量10ml,水喷雾20-25kg。
6.4.2大豆食心虫、玉米螟发生时可喷功夫、来福灵等亩20ml、水30kg。
6.4.3菌核病防治。 该病发生时,在大豆2-3片复叶期,亩用40%多菌灵100g加米醋100ml水喷雾30kg。
6.4.4大豆灰斑病。 一般大爆发年,叶部发病初期喷一次,花荚期再喷一次,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多菌胶悬浮剂5000倍液,或50%除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田间第一次施药的关键时期为始荚期至盛荚期。
6.5化学控制。
根据大豆生长情况进行调节,苗期大豆生长较弱、出垄困难时,开花前生根追尿素3-5kg。 或亩用尿素0.6kg加磷酸二氢钾100g喷于水30kg叶上。 徒长豆田在初花至盛花期的亩中,用5-8g三碘苯甲酸喷30kg水全株,具有抗倒伏、保荚、促早熟的作用。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