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摘要:大豆价格持续下降,为什么还要大规模进口大豆?
我国大豆价格从2018年初的1.75元/斤到目前2019年4月的1.72元/斤,这一年多来价格没有涨或者跌。 面对这种局面,不少网友好奇,为什么大豆价格越来越低,相反大豆进口量却越来越大。 兴农认为国内大豆短缺是根本原因。 让我简单地谈谈这个问题。
国内大豆短缺目前我国年产量1350万吨,进口大豆8800万吨,合计国内年消费量1.1亿吨左右。 目前,针对这种现状,仅靠我国国内的大豆生产是不能满足的。 另外,从我国可耕地量计算,生产亿吨大豆的我国耕地需要提取7-8亿亩耕地,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否则,国内将面临水稻和玉米的大面积进口,这显然不是我们
为了解决国内大豆短缺的问题,进口大豆也是必不可少的方法。 从进口大豆的用途来看,榨油和豆粕饲料两种用途油脂是我国目前的需求重点,而饲料养殖的肉制品也是我们人类的需要,毕竟进口大豆被我们人类食用。 当然,也可以说减少油脂和肉制品的摄入量,从这两个方面来减少我国大豆的需求,这当然是一件事,但我认为国民可以接受。
因此,为了解决国内大豆短缺的问题,即使在国内大豆价格受到冲击的情况下,不得已而继续进口大豆,终究会给国民带来饮食和健康问题。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无视中国对大豆需求的这一实际需求,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后也没有理由拒绝外国大豆进入中国。 众所周知,我国玉米库存去年达到1.8亿吨,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依然没有拒绝国外玉米的到来,年进口配额720万吨的玉米也摆得满满的,小麦、水稻等
进口农产品将对我国农产品产生一定的价格区间冲击,但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农产品价格也确实与国际接轨。 毕竟,世界和产品之间的流动性更强了,价格差也更小了。 就像我国的农产品一样,由于价格本身比国际农产品稍高,也有加入世贸组织后所谓的狼来了的说法,大豆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我们不能拒绝从国外进口大豆。 只有通过自身奋斗,从体制、产品开发、产销各个环节降低大豆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经济效益,才能使我国农产品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否则,受到冲击依然不会改变。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