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2020  海洋渔业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河南农业最新玉米种植技术,河南省东部种植玉米怎样施肥

   2023-04-05 互联网艺莲园1490
核心提示: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夏玉米、大豆生育期短,处于高温多雨季节,科学施肥管理是农业稳产高产、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根据目前测土配方施肥和化肥减量增效研究成果和生产实际,确定了《河南省2022年夏玉米及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施肥技术指导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一、施肥分区根据夏玉米生产期间有效积温、降雨量和光照时数、土壤类型、土体配置、产量水平、需肥特点,结合我省生产实际,将全省划分为豫东豫北平原潮土区、豫中南豫南西南砂姜黑土黄褐土区、豫西豫北山地褐土红粘土区(见附件一)。 玉米带状复合栽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夏玉米、大豆生育期短,处于高温多雨季节,科学施肥管理是农业稳产高产、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根据目前测土配方施肥和化肥减量增效研究成果和生产实际,确定了《河南省2022年夏玉米及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施肥技术指导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

一、施肥分区根据夏玉米生产期间有效积温、降雨量和光照时数、土壤类型、土体配置、产量水平、需肥特点,结合我省生产实际,将全省划分为豫东豫北平原潮土区、豫中南豫南西南砂姜黑土黄褐土区、豫西豫北山地褐土红粘土区(见附件一)。 玉米带状复合栽培施肥分区见此分区。

二、夏玉米不同地区化肥施用推荐定额指标根据近年来测土配方施肥和化肥增效的研究成果,结合我省生产实际,制定了不同地区化肥施用推荐定额指标,各地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调整全省夏玉米节氮势按地区划分,豫东豫北平原潮土区>; 豫中南豫南南砂姜黑土黄褐土区>; 沿淮砂姜黑土黄褐土>; 豫北山地褐土红粘土区依次分布。

三、夏玉米施肥技术指标和区域大配方采用夏玉米测土配方根据各区域气候、土壤、产量水平等特点,土地定产、产氮,土壤缺磷、钾等级确定磷肥用量的方法, 制定并推荐河南省夏玉米区域施肥技术指标(见附件3 )和河南省夏玉米区域施肥技术指标大配方(见附件4 ),区域大配方为40%或45%

四、夏玉米施肥建议(一)施肥原则1 .施肥总则。 夏玉米全生育期施肥应统筹考虑区域特点、土壤施肥能力、肥料特性、玉米施肥规律和产量水平等因素,确定施肥方式、施肥方法、施肥量和施肥品种。 氮、磷、钾用量参考区域施肥技术指标和大配方确定; 硫、锌等微量元素的施用根据土壤缺乏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 根据土壤酸碱度情况调整肥料品种,酸性土壤减少生理酸性肥料使用。 2 .施肥计划。 夏玉米土壤施肥分为两次施肥和一次施肥。 分两次施肥一般分为夏玉米基肥(或苗肥)、喇叭口期追肥两次,其中氮肥分两次施肥,30%~70%的氮肥、全部磷、钾肥为基肥(或苗肥)、剩余肥料一次施肥是在播种时或苗期一次性施用夏玉米全生育期所需肥料。 单次施肥采用缓释肥料时,肥料中氮速缓释比应根据土壤质量选择,土壤质地土壤田块,缓释氮肥比例为总氮的30%~40%,砂质土壤为40%~50%。 在土壤质地粘度较高的地块和雨养区,建议采用复合肥一次施肥技术。 3 .施肥方法。 夏玉米施肥方法以条施、沟施为主。 大力推进夏玉米轻施肥简化,促进农机农艺融合,提高肥料利用效益。 一是推荐使用异位撒肥技术。 应注意将肥料喷洒在种子下方垂直距离6 cm以上、横向间隔7 cm以上的位置,防止肥料烧苗。 二是推荐旋耕灭茬深松分层施肥技术。 深松深达30 cm,肥料均匀分布在距离地表8~30 cm的土层内。 三是在有条件的地区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可适当减少化肥用量的20%~30%。 条件限制必须喷洒的,应当结合灌溉或者自然降雨施用。 4 .秸秆还田。 全面推广秸秆还田技术,连续三年秸秆还田区块可适当减少部分钾肥。 豫北西部豫北山区丘陵褐土、红粘土区土壤蓄肥保水能力低,水土流失风险高,建议该区采用秸秆免耕施肥技术。 (二)地块施肥建议1 .豫东豫北平原潮土区。 该区通体质较轻的地块,施肥分几次,追肥不得机械深施或开沟覆土,不得撒于地表。 1米土体内质构型下部存在粘度较高的中块时,可采用一次性施肥技术。 土壤质地和沙质区域施用缓释肥料,可适当减少氮肥用量10%。 2 .豫中南豫南西南砂姜黑土、黄褐土区。 该区质偏中高产田块,可采用一次性施肥的中低产田块采用分期施用。 土壤酸化区应调整钙镁磷肥、磷酸二铵、碱性有机肥等碱性肥料的使用。 3 .豫西北豫北山地丘陵褐土、红粘土区。 该地区丘陵地带农业生产条件差,部分地区主要依靠自然降水。 雨养区可采用一次性施肥,灌区宜分两次施肥。 该区钾含量丰富,速效钾含量高于130mg/kg的块料,可适当减少钾肥用量。 4 .沿淮砂姜黑土、黄褐土、水稻土区。 该区中高产农田施肥建议一次性施肥,中低产田施肥应结合机具深度分施。 低洼地带注意田间排水,防止涝渍和肥料养分入水中损失。 该区域应重视土壤改良,建议增施有机肥。

五、大豆玉米带状复合栽培施肥建议我省玉米接近大豆播种和收获时期,大豆玉米带状复合栽培模式主要以玉米和大豆带状间作为主,典型配置为玉米2行、大豆4行、玉米窄行行距40 cm、大豆窄行行距40 cm 玉米有效株数与净玉米相当,一般为4000~5000株; 大豆有效株数不少于使用品种适宜单用密度的70%。 间作玉米施肥的关键要把握“玉米单株施肥量(按《意见》推荐的亩产换算单株施肥量)”与纯玉米相同,一点也不能减少”的原则,肥料集中施用在间作玉米带上施肥量见附件三和附件四。 间作玉米的株间距远小于净玉米(前者约为后者的一半),应特别注意间作施肥机械的排肥量能满足集中施肥的需要。 对后期生长较弱的玉米,在小号期应追赶玉米两侧每亩尿素10kg左右。 大豆本身具有固氮能力,播种时一般采用种肥同时播种方式施少量低氮型配方肥或专用肥。 肥料用量由间作大豆产量水平和土壤施肥能力决定,一般亩产100~150kg间作大豆田亩底施纯氮( n )3~5 kg,磷( P2O5)3~4 kg,钾( K2O )2~3kg,后期附件:1.河南省夏玉米测土配方施肥区域划分表2 .化肥施用总量推荐定额指标3 .河南省夏玉米区域施肥技术指标4 .河南省夏玉米区域大配方推荐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