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江西地名研究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信息
关注
地名是人们赋予方位意义的各种具体地理实物名称。 地名反映了人际关系,实用性很高。 许多地名已经使用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 有几个地名被改名了,原来的地名消失了,反映某种文化的符号也消失了。 近年来,在地理教科书有关中国的内容中,新出现了“北极”的地名。 这是将原来的“漠河”地名改为的新地名。 这个“北极”似乎在传达这里是中国的“北至点”。 真的是这样吗? 根据地理教科书,《从北到点》中提到的“漠河”到底指的是哪里? 中国的“北至点”到底在哪里?
中国领土的“北到点”,是重要的知识点,在地理教育中非常重要。 考虑到“北极”地名出现的问题,利用大比例尺地图进一步明确中国“北到点”地名的具体位置,对于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地理教育都是必要的。
一.“漠河村”变“北极村”
1998年,一位去南方的游客向漠河村的村民提出过“漠河村为什么不叫北极村”的建议。 村民把这句话反映给了县里的相关人员。 1999年漠河村改名为北极村。
1
漠河村名称的地理含义
漠河原为河流,又名“墨河”,发源于大兴安岭北麓,注入黑龙江。 大兴安岭林区植被丰富,地表有丰富的腐殖质。 腐殖质的土壤随水流入河流,河水黑漆漆的,当地称此河为“墨河”,与“墨河”之音同写成“漠河”。 建村后漠河村也从漠河名中得到了村名,被称为“漠河村”。 漠河村是反映当地林区环境、土壤环境及居民对自然环境的认识,生动体现人与地关系的地名,具有独特的地域性特征。 东北地区的“黑河”、“黑龙江”、“白山黑水”等带有“黑”字的称谓也反映了当地“腐殖质土壤随水流入河中,河水黑如墨”的自然环境特征。 将“漠河村”改为“北极村”,将新地名从与当地地理位置的联系中排除。 河的名字“漠河”也从“漠河村”改为“北极村”,改为“北极村河”。 (参照图3。 河是以村子命名的。 这种改名无视人与地的关系,客观上可以看出地名文化的内涵缺失!
2
两人一人的北极村
现在人们常说的北极村是北极乡(地图上一般只显示一级以上的名称)所在地,是中国大陆北部边境的一个村庄,位于黑龙江上游南岸,地处大兴安岭山脉北麓,与俄罗斯的伊格纳西奥隔河相望。 全村总面积16平方公里,总人口1000多人,多为汉族,还有少数达斡尔、俄罗斯等民族居民。 原来的北极村位于现在北极村的西边,一些因洪水迁移到乡址的居民,留在原来的地方的居民,村子仍然叫北极村,地图上的居住地是“北极”。 现在客观上有两个北极村。 因此,一个村子改名了,两个村子被改了。 现在两地有一个北极村,但人们通常指北极村是北极乡的所在地。 (见图3中的地名)
3
北极村不是中国的“北极点”(北至点)
北极村是中国北部的边疆小村,特色鲜明,有“北极村旅游风景区”。 北极村的自然景观包括极光观测、夏至前后的白夜天象、冬春雾霭、大冰雪等。 北极村的人文景观中不少都与“北”有关。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北极地磁台址建在北极乡政府所在地。 这项科学措施可能无意识地加强了“北极村是中国的‘北极点’”的错误认识。 现在,当地人把北极村的名字又说成是因为中国的“北极点”(实际上不在这里,完全不符合地理事实,是一个附会)就在村子里。 所谓中国的“北极点”,是三角锥上有“北”字的雕刻,雕刻下面是中国地图。 锥面刻有最北点的经纬度。 利用地图上的纬度和经度判断方向,漠河乡(今北极乡)所在的北极村不是最北的村,最北的村是乌苏里()见图4。
4
“北极村”不在北极圈
北极村不在北极圈,没有“极昼”现象,只有“白夜”现象。 但是,很多观光资料都宣传说“是我国唯一能看到极昼现象和极光的地方”。 白天太阳不下山的自然现象,是太阳从地平线发出的微弱的光,只出现在极圈内。 白夜是夜空尚明亮的自然现象,是大气对太阳光线的折射和散射,白夜范围可延伸至南北纬度4834地带,纬度越高,白夜的持续时间越长。 因为北极村没有进入极圈,所以没有极昼极夜现象,因为“白夜”现象,也就是太阳光的反射折射,这里暂时不会有夜晚的天空模糊不清。 “极夜”也只是夜很长,白天的时间很短。 极光是由太阳辐射的带电粒子与地球周边大气层的原子和分子剧烈碰撞而激发出的小光带漂浮在天幕上,作为自然奇观只发生在极圈附近的区域,带电粒子被地球的南北磁极吸引而引起的。 北极村不在北极圈内,所以很难看到极光。 有资料显示,北极村几十年没有观测到极光,上次看是在20世纪50年代。 漠河村改为北极村,出现了中国“北极”的新地名,客观上容易被误解为“北极村”位于北极圈,“北极村”是中国最北的地方。
二.“漠河乡”变“北极乡”
为了进一步突出中国北极地缘优势,打造“神州北极”旅游品牌,提高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漠河县政府向上级提出将漠河乡更名为北极乡的请示。 2005年9月30日,黑龙江省民政厅正式批复,同意漠河乡更名为北极乡,乡政府驻地仍为北极村。 据了解,漠河乡也继漠河村之后改名,大力打“北”字牌。 漠河乡改北极乡进一步强化了中国的“北极”概念,客观上加深了人们的错误认识。 北极辖洛古河、北极、北红三个行政村,均沿江分布。 由于地处高寒高纬度地区,北极乡年平均气温零下4.9,年降水量300~500毫米,日照2200~2800小时,年主导风向西北风,无霜期85天左右。 北极乡位于大兴安岭北麓,境内多为山峦林区,野生动植物资源和黄金资源丰富; 沿江耕地少,主要种植小麦、大豆等作物。
三.漠河行政区划沿革
漠河1860年后开始有人居住,是通往老沟金矿的驿站。 888年,清政府在这里创办漠河金矿。 1914年漠河县。 1917年漠河改局成为县。 1947年撤销漠河县,设立漠河区。 1956年拆除分区乡,设立漠河乡。 1958年改称漠河人民公社。 1984年改称漠河乡。 2005年改称北极乡。 漠河县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大兴安岭山脉北麓、黑龙江上游南岸,是祖国最北部的边疆县,总面积1.8万多平方公里,县辖4镇1乡,是全国纬度最高的县,有“神州北极”之称。 这里说的“神州北极”也带引号。
四.新地名对地理教育的影响
1
影响了正常的地理教育
在科学上,“北极村”“北极乡”和“北极”“北极地区”没有关系,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北极村”“北极乡”只是为了吸引游客而改名的,有炒作的嫌疑。 地理上的“北极”是北纬90的点,是地球自转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北极地区”是指北纬6634 '北极圈以内的地区。 而“北极村”“北极乡”既不是北极点,也不是北极地区。 从地图上计算,“北极村”距离北极圈的直线距离还有1500公里。
2
“北极村”不是描述中国北至点的地名
在谷歌地图上,发现在北极村旁边的西北方向,有一个叫“地兰子村”的自然村,在北边也有。 你会发现说自己是中国的最北村,是最北端是不科学的。 通过有经纬线的大比例尺地图,可以清楚地知道这个问题(见图4 )。 中国最北的行政村不是“北极村”,而是北红村(地图上记载的草地)。 中国最北的自然村是“乌苏里”村。 乌苏里浅滩上,写着“北国亏天石”的碑和“恭喜你。 上面立着两块写着“找到了北方”的碑。 也有写着“中国最北点”的。 后来,被人吸引,安置在了现在的北极乡。 争取“北极”似乎早就开始了。 《中国国家地理》主编单之薗老师对此明确指出:“中国的最北点并不会因此而改变,也不应该因为某个地方想发展旅游而改变。” “乌苏里浅滩”是中国的最北点,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吗? 据了解,乌苏里北的黑龙江有“上江岛”和“下江岛”两个小岛。 这两个小岛在乌苏里以北。 这两个小岛都在黑龙江主航道南侧。 很明显,中国最北的陆地位于“上江岛”和“下江岛”。 江心岛是河流沉积作用的产物,随着沉积作用的加强,中国最北岛屿的面积也时有变化。 分析表明,“北极村”不是中国最北的村庄,也不是描述中国北到点的地名,与中国北到点无关。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地理教科书在描述中国从北到点的时候,会在地图上无意识地标注出“北极村”和“北极”的地名。 用北极村的照片说明是中国最北的村镇,严格来说是错误的。 合适的方法是从地图上和文字说明中删除“北极村”或“北极”的地名,用漠河以北的黑龙江河流的照片进行说明。 北极村的照片只能说明是中国北部的边疆村镇。 “北极村”和“北极”这些地名容易使师生对中国北至点的认识产生错误,他们认为“北极村”和“北极”是中国北至点。
五、北到点的漠河指的是哪个漠河
1
地图上的“漠河”有多处
在小比例尺地图上,为了清晰地图,往往去掉市、县、乡、镇、村等行政意义的字体,只保留名称,用字体来区分其行政意义。 比如“漠河县”的居住地,地图上只写“漠河”,去掉“县”字,用宋字表示行政等级。 另外,在同一个地方,上一个地名下有下一个地名,多数情况下只填写上一个地名,不填写下一个地名。 如“漠河乡”居民点,地图上只填“漠河”,去掉“乡”字,不填驻地“漠河村”。 但是,在大比例尺的地图上,各行政等级的地图标记很详细。 因此,1999年以前,除了以河流命名的“漠河”外,客观简称的地名“漠河”就有4个。 4名“漠河”分别为行政村“漠河”、自然村“漠河”、乡级行政单位“漠河”,县级行政单位驻地为西林吉镇“漠河”。
2
中国北到点的“漠河”指的是哪个
根据地理教科书,中国北至边缘的“漠河”指的是哪个“漠河”? 虽然地理教科书中没有明确具体说明,但实际上地理教科书中的“漠河”应该指“漠河县”行政区域范围的“漠河”,没有漠河县行政区名称时,用漠河县县级居住区名称“漠河”或“漠河县”代替这个“漠河”居住地离开黑泽川,位于北纬53南。 应明确地理教科书中的“漠河”不是河名的“漠河”,既不是“漠河乡”的“漠河”,也不是“漠河村”的“漠河”。 黑龙江省靠近河流的居住地是“漠河乡”(现地名北极乡)。
地理教科书在描述我国“国土辽阔”时,不仅用文字来描述,而且多用地图来表达。 新课标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在第4页插页地图,用图文框重点讲解“我国领土最北端位于黑龙江省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没有出现“北极”地名。 同样,新课标人教版《地理图册》八年级上册第3页也进行了这样的说明,附有北极村的照片,但没有写“北极村”的地名。 新课标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7页,在读图《活动》中,北极村的图片配上了“北至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 过去“漠河”曾四地一人,有些人感到困惑,但由于地理教育内容比较广泛,不谈太多细节问题,也无人深究地名背后的地理意义。 因此,“我国领土最北端位于黑龙江省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的承诺也一直沿用至今。 我们要科学理解其中的“漠河”指漠河县。 我国最北端的“漠河说”应该说是正确的,“北极村说”、“北极说”都是不正确的。
六.中国北到点地理教育的意义
学习中国地理,要了解中国的领土范围,范围的突出特征是形状和四至点。 中国的四至点是四个方向最远的地方,了解它对了解中国领土的特点,对学生了解中国领土具有重要意义,以往的中学地理教科书对此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漠河县是祖国最北的边疆县级行政区,中国最北的地方在——北起该县境内。 因此,“漠河”是中国地理中描述中国领土最重要的地名,对描述“中国最北的地方”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历来受到地理教科书编纂者的重视。 中俄在黑龙江的分界线按主要航道划分,也就是中俄边界在水面上。 中国的最北端位于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 这就是中国从北到点,和现在地理教科书上的记述一样。 黑龙江是自然形成的河道,随着河流对两岸冲刷作用的加强,河道也会发生变化,主航道也会发生变化。 《参考消息》报道黑龙江被俄方过度冲刷,主航道改变引起俄方警惕。 图4右上方,乌苏里东边的黑龙江出现了明显绕行的“河套”。 根据河流发育规律,将来一个时期,这条河也会变直,形成牛共轭湖,改变原来的主航道,对中国不利。
七.对“北极”地理教育的处理
1
尽量避免“北极”地名
中国地图上漠河县的“北极乡”“北极村”在地图上为了方便简单地填写了“北极”的地名。 地理学中有专门的地理名词“北极”。 显然,在地图上重新标注这个“北极”的地名,容易让人产生疑问和误解,所以在地理教科书中最好不要提及。 如果本来就有“漠河”这个乡的地名,现在可以删掉了。 不能随便更改。 在图1的地图中,可以删除“北极”,添加县级居住地“漠河”,删除没有太大意义的铁路网站“古莲”。 既然名字变了,媒体就有可能提到“北极”,社会影响是理所当然的。 如果学生提到中国“北极”的地名,老师应该科学地解释。 这样,学生理解了理由,知道了普及地理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
北极村照片的处理
北极村(原漠河村)的照片在地理教科书中被大量引用,但需要明确的是这不是中国最北的村镇。 引用的时候,应该在文字的记述中正确说明北到点的关系,避免误解。 不适当的地名变更会对正常的社会生活和教育活动产生不利影响。 新地名中使用了“北极”,科学的严肃性受到影响,地理师生从中国北方认识点容易出现错误,给教科书编辑带来了困惑。 在这种情况下,要正确认识和科学理解中国北到点的地理意义,坚持用“漠河”这个地名来描述,不得使用“北极”这个地名。
来源: 《地理教学》 2011年第2期作者:雷京华选稿:甄艺涵编辑:袁云学校对:刘家瑶审定:罗舒平责任编辑:周辰
(篇幅有限,文章注释内容请参考原文)
欢迎投稿! 欢迎交流! 请注明出处:《江西地名研究》微信公众号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