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东北网11月19日讯(记者栾晓燕)“黑龙江大豆产业如何被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研究员打破”“黑龙江大豆育种在全国处于什么地位”“大豆产量为什么与国际相比仍然存在差距”……针对这些问题,东北网记者问她说,我省大豆育种居国内前列,但由于我省大豆种植区域北移,限制了大豆平均单产的提高。 黑龙江大豆产业破题的关键是良种良法组合、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生产、产业化加工。
栾晓燕在今年黑农84大面积生产示范实收测报现场。 由本人提供
从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到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改革开放40年来,黑龙江农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我省三种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玉米、大豆单产水平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特别是大豆育种居国内前列,国内首次进行的大豆辐射育种、自主创新的优质多抗育种,印证了省农科院从传统育种到现在的育种技术创新,光合理论与育种实践相结合在研究上更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关键词1 :忙碌、成就、责任
经过三次电话沟通,记者于11月14日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见到了栾晓燕研究员。 她神色一变刚从会议室匆匆回来,表示这几天工作非常忙,今天上午刚送了外国专家去拜访学者,最近又要迎接别的外国专家。
栾晓燕介绍,黑龙江省大豆研究起步于50年代初,风雨持续60年。 省农科院已培育出338个大豆品种,成为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生态区大豆的主栽品种,覆盖全省大豆种植面积的70-80%,使黑龙江大豆平均产量由80kg/hm2提高到130kg/hm2,黑农号、绥号、绥号大豆研究所已审定79个大豆新品种,近三年来7个大豆品种的产量、品质、抗性均有所提高。 去年刚通过审定的黑农84、黑农87是其代表性品种。
“338个品种”是什么概念? 冰冷的数字可能无法准确表达研究者的成果和困难。 换个角度,也许能更明确地认识到重要性。 黑龙江是我国大豆主产区,面积和单产全国第一。 2017年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占全国的50.1%,总产量占我国的56%,我国大豆的生产和供应大部分来自黑龙江,可以说黑龙江省承担着大豆产业安全的重任。
关键词2 :育种先进性、产量差异
杂交育种、辐射育种、优质多抗育种、高效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技术代表了黑龙江大豆育种的技术水平。 栾晓燕介绍,黑农84是大豆研究所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与常规育种相结合的方法选育而成,品种集高产、优质、多抗一体。 5年平均蛋白质含量达到42.58%,其多抗性填补了我省兼作抗大豆病毒病、大豆灰斑病、大豆胞囊线虫病品种鉴定的空白。 而黑农87是大豆研究所与栽培研究所合作采用杂交与辐射相结合的育种方法选育而成,品种兼有高油高产、广适应性的品种特点,含油量达23.6%,并不低于进口大豆油含油量。
“黑农84、黑农87的产量和潜力非常高! ”栾晓燕介绍,今年友谊农场经专家实收情况,绿色生产条件下,黑农84示范面积600亩,平均亩产达250.2公斤。 黑农87示范面积300亩,亩产达246.7公斤。
产量不低,但黑龙江省大豆平均产量不高。 栾晓燕说,这几年,由于大豆种植比较差,大豆的形势一直不好,面积一直萎缩,黑龙江南部地区能种玉米、水稻的地方,农民决不种大豆。 如果北部地区不能种植玉米和水稻,就只能种植大豆。 我想黑龙江的大豆产区,种植区域向北移动了很多。 这意味着可利用的累计温度越来越少,其产量和潜力也相对减弱了。
栾晓燕认为,经过多年努力,国家在大豆育种方面国际差距不是很大,差距主要在于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的应用和生产标准化、规模化程度。 目前黑龙江大豆生产的主要应用是“垄三栽培”和“窄行密植”技术,实际与国外标准化规模化大生产、大农业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关键词3 :标准化、规模化
“黑龙江大豆平均产量125-130公斤。 ”栾晓燕告诉记者,主要是全省范围内没有实现良种良法组合,没有实现标准化种植,大面积规模化生产只能在农场看到。 传统的独门大豆生产是粗放式的经营和管理,无法达到整地、播种、收获等过程的标准化,这与国外大豆主产地的生产条件存在一定差距,全年产量和质量都没有提高。
在未来大豆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中,栾晓燕表示,将根据产业需求调整育种和生产方向。 在育种上,加强科技创新,利用现代育种技术实现品种多性状基因聚合,提高大豆产量、品质、抗性,在满足国民食用大豆需要的生产上,实现良田、良种、良法有机结合,向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发挥品种产量潜力
目前,在育种方面黑龙江大豆育种水平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新品种单品种产量也可达到国际平均水平。 黑龙江大豆产量和品质的提高除品种自身潜力外,主要在标准化栽培和规模化生产方面进行破题。
“为什么有人说我国大豆的油分含量高于进口大豆的含量? 主要是黑龙江大豆现在混种混收,没有形成生产规模,加工企业也不能接收到品质一致的大豆。 ”。 榄晓燕举例说,高蛋白品种和高油品种混合收获,结果大豆蛋白、油含量不高。 她说,只有实现大豆标准化种植、规模化、机械化生产、产业化加工,才能促进大豆全产业链协调发展,只有纯品种种植、纯品种收购、纯品种加工,最终才能带动农民增收,企业合作,政府也才能加税。
据了解,省农科院始终是全国大豆育种的领头羊,代表着国家最先进的大豆育种水平,选育出的品种应用面积大、辐射范围广,引领全国大豆育种学科科技进步和生产发展。 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近年来,省农科院分别与佳木斯先锋种业、黑龙江省龙科种业等企业合作,其中,黑农48个品种生产经营权460万转让给佳木斯先锋种业,企业当年实现盈利。 黑河43个品种生产经营权2500万转让给黑龙江龙科种业,创下黑龙江省大豆品种成果转化新高。 同时,黑农84这几天必须与企业签订科技成果转化协议。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