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来源【微观三农】
大豆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意见
农业农村大豆专家领导小组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目前大豆正处于花荚鼓粒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针对大豆生产中后期病虫害防治和科学防灾减灾,农业农村大豆专家领导小组配合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提出了大豆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意见。
一、追肥促弱
在生长脱肥或生育期推迟的地块,喷施叶面肥可以延长叶片功能期,增强抗病能力,提高粒重,最大限度减少产量损失。 出现微量元素缺乏症状时,叶面喷施微肥可补充镁、锰、钼、硼等微量元素。 首次在大豆初花期喷施于0.25kg尿素0.2kg磷酸二氢钾叶面; 二是大豆结荚期,三是大豆鼓粒期结合病虫害防治,喷施磷酸二氢钾0.2kg米醋0.16kg硼肥促进结荚。
二.病虫害防治
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及时制定防治方案,遵循防治为主、防治为辅的原则。 春大豆重点防控大豆食心虫、双斑萤叶甲、蚜虫、红蜘蛛等害虫,以及根腐病、菌核病、霜霉病等病害。 夏大豆重点防治点蜂虾蛄、蚜虫、烟粉虱、斜纹夜蛾等害虫,特别是为加强点蜂虾蛄蝽象等刺吸性害虫防治,防治“病青”发生,在花荚期采取大面积统一防治措施,7— 同时,重视根腐病、茎根枯萎等病害的防治。 在重大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可与喷施叶面肥同时作业,“一播多防”、“一播多促”、“一播多效”,达到防病、防虫、减灾、提质、增产的功效
三.抗旱防洪
密切关注异常天气状况,做好防灾减灾规划,积极应对水灾、干旱等各种危害,切实减少灾害对大豆生产的影响。 对雨下得过多、水清的地块,及时组织人力和机械力量疏通田间沟壑,开挖渗水沟,加快排水向土壤扩散。 同时,及时增加速效肥,防治病虫害,减小涝害对大豆产量的不利影响。 花荚期、鼓粒期连续出现高温、无雨天气时,应及时灌溉,每亩灌水量20立方米左右,尽量减少花荚脱落。
四.防范冰雹灾害
密切关注冰雹灾害气象预报,注重借鉴群众经验判断冰雹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做好防范工作。 冰雹灾害发生时,可根据严重程度采取补救措施,生长点未受破坏,及时补施速效肥等方式促进大豆生长恢复。 对冰雹灾害严重、几乎不能接受的地区,应当采取种植其他作物等措施。
五.及时收获
联合收获的最佳时期是大豆成熟初期,此时大豆叶片全部脱落,植株呈原品种色泽,籽粒含水量降至18%以下。 为了提高收获质量,大豆联合收割机配置了擦洗机,可以尽量降低脱粒滚筒的转速,调节脱粒滚筒与写真涂布机之间的间隙,调节分选系统的风机转速。
资料来源:农业和农村种植业管理司
编辑:蔡薇萍
监审:徐锋
本文来自【微观三农】,只有代表的观点。 全国党媒体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传播服务。
ID:jrtt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