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南方大棚早春早熟毛豆栽培技术
黄启元等
毛豆,即菜用大豆、鲜豆和干豆均可烹饪用,以食用鲜嫩豆为主。 其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以及多种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等。 早春栽培的早熟毛豆,上市时间早,最早出现在4月。 此外,由于嫩豆美观,综合效益高,深受消费者、生产者、经营者的欢迎。 现就南方早春大棚早熟毛豆栽培技术进行介绍。
一.品种选择
早春毛豆栽培中,早熟、生长期短、耐寒的品种,如沪宁95-1、台湾75毛豆、台湾292毛豆、台湾毛豆305、早熟75、特早95-1、华春18、青酥二号、早选三号、春绿毛豆、春丰早枝豆等
二、整地和播种(或育苗) )。
1 .大棚早春大棚早熟毛豆栽培的准备以提前发货为目的,大棚采用小拱棚、地膜覆盖等保温设施进行。 塑钢大拱圈宽度要求在6米以上,高度要求在3米以上。
2 .整地应为早熟禾毛豆大棚,与非豆科作物轮作3年以上。 粘土、粘土、砂土和壤土均可,但以壤土为佳。 施足基肥,每亩施用有机肥2,000公斤,过磷酸钙40公斤,三元复合肥25公斤,精耕细耙,平整成垄,垄宽100~150厘米,垄高20厘米直播田和定植田的平整,应力求土壤细碎、垄面平整,以利于毛豆的萌发和出苗。 细耙、细整地、细碎土壤是早春大棚毛豆早熟、丰产的重要环节之一。
3 .种子处理播种前晾晒1~2天再精选,去除小粒、秕、蛀干种子为宜。 用钼酸铵拌种,每公斤种子用钼酸铵1~2克。 将钼酸铵放入塑料铎或瓷铎中,不要使用金属器具,以免引起沉淀反应。 先用适量温水溶解,加水稀释,使用水量与种子量相同,然后混合种子,待钼酸铵溶液完全被种子吸收并阴干后播种。 钼酸铵混悬液现配混,调好后注意不要放置太久。 钼酸铵混栽,毛豆一般可增产12%~30%。
4 .直播或播种育苗直播。 当土壤5厘米深地温达到10以上时,选择冷尾暖头在晴天播种。 早春毛豆一般在2月中旬直播,行距30~35厘米,穴距20~25厘米,每穴播种3~4粒。 播种时孔底平整,种子分散在孔底,每亩播种量7~7.5公斤,播种后盖土厚度2~3厘米,每亩96%异丙甲草胺(乳油45~60 ),然后复盖垄面或不盖地膜先盖小拱棚,再关闭柜门保温,促进出苗。 播种育秧。 早春的毛豆除了直播外,还可以育苗移植。 按上述直播方法进行种子处理,大棚育苗,播种后土厚2厘米,垄上撒一层谷糠灰便于吸热增温,小拱棚覆盖保温。 每亩田播种量3~4公斤,播种后保持苗床土壤湿润,夜间盖上草帘,出苗后注意通风。 枝豆苗1出现在真叶上后,立即进行移植。 移栽大田整地方法和定植规格可参照直播栽培方法进行,定植时大小苗分开,每穴种2株。 (洞内两株苗要求大小一致; 否则,小苗受大苗控制,不利于平衡生长。 (栽植深度以子叶露出地面1.5厘米左右为宜,栽植后用细土堵塞栽植口。 定植后大棚内用小拱棚覆盖7天左右,促进秧苗缓解,缓解秧苗后转入常规种植管理。
三.田间管理
1 .温湿度管理直播的早毛豆田块,当幼苗子叶结土欲出苗时,应及时破膜帮助出苗,并进行检苗和补苗。 每坑留苗2~3株,每亩留苗1.8万~2万株。 控温原则是生育前期主要是防冻温升和保温,生育中后期应加强棚内通风。 直播大棚应在播种前一周加盖大棚薄膜升温,播种后及时加盖薄膜(或大棚内小拱棚保温)。 必须注意萌发期和开花荚期的温度调节,温度过高不利于开花荚,影响产量。 毛豆出苗前,大棚内温度控制在15~ 25,正常生长期适宜温度为20~ 25,开花荚期适宜温度为20~ 28。 在实际管理中,应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做好大棚闭架保温和通风工作,准确控制棚内温度。 尤其是前期,低温、寒潮、阴雨等天气频繁,应采取大棚双层或三层覆盖的保温措施,注意增温保苗,促进生长,形成早(熟)产量。
2 .肥水管理施肥管理。 毛豆苗期根瘤尚未形成,须追加10%稀肥水提苗。 但重点是开花荚果期追肥,这一时期也是需求高峰期。 开花初期,每亩浇6~8公斤或尿素10公斤三元复合肥,叶面喷施2~3次。 叶面施肥宜用0.3%磷酸二氢钾溶液每隔7~10天喷雾一次,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喷雾,最好在阴天喷雾。 荚鼓粒期,叶面喷施2次0.4%磷酸二氢钾溶液,可增加荚数,促进豆粒膨胀。 为减少其花荚脱落,加快籽粒膨大,增加产量,也可采用钼酸铵叶面喷施肥。 方法是苗期和开花前各喷施一次,每亩用0.05%~0.1%钼酸铵溶液30~50喷施在叶片正反两面,扩大吸收面,提高肥效。 水分管理。 毛豆播种后出苗前,不应该浇水; 苗期保持大棚内土壤干爽,不积水,土壤过于干燥时可适当浇水; 进入开花荚果期,大棚内土壤水分应实行“花时干、荚时湿”的原则。 同时,还要做好田间挖沟排水的工作。
四.主要病虫害防治
1 .主要病虫害早春大棚毛豆处于低温潮湿的生长环境,易发生多种病虫害,尤其是大棚内低湿弱光、田间水污染、通风不畅时病情越来越严重。 主要病害有大豆霜霉病、大豆立枯病、大豆锈病、大豆根腐病、豆类根结线虫病、病毒病等。 主要虫害有菜蚜、玉米螟、小老虎等。
2 )防控措施应经常田间巡查,如发现虫害,应实行以防治为主、多种措施并举的绿色防控技术。 主要防治方法:一是密切关注大棚温湿度变化,及时通风,降低大棚湿度,减轻病虫害发生。 二是合理轮作,避免连作。 例如,实行水旱(稻菜)轮作对豆类根结线虫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三是科学配方施肥,增加有机肥,重视氮磷钾肥配施。 四是大棚平整时清除田间杂草,降低病虫害基数等。 五、采取大棚内悬挂黄色粘虫板等物理诱杀措施,消灭菜蚜等多种害虫。 六、病虫害发生较重的,可适当使用低毒、低残留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五.采收
早熟毛豆种植“早”字贵,大棚种植一般4月底即可进入采收期,必须及时采收成熟荚上市,获得前期产量,抢占“春淡”市场供应,获得更高利润。 采收标准:荚发育充分,豆粒丰富,荚由碧绿色变为淡绿色。 豆荚颜色变黄后再采集,将失去早熟栽培的商品价值。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