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油菜是世界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适应性强,用途广泛,经济价值高,发展潜力大。 菜籽油是良好的食用油,饼粕可作为肥料、精饲料和食用蛋白质来源。 在世界四大油料作物(大豆、向日葵、油菜、花生)中,无论是面积还是总产量,油菜都仅次于大豆,位居第二。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日照强、气候寒冷、日照时间长、空气湿度小、昼夜温差大,是油菜生长的最佳地区之一。 青海省属青藏春油菜产区,传统栽培的油菜品种主要有两大类。 )1)甘蓝型油菜(俗称大油菜),主要品种有油菜蓝油14号等,占青海省油菜种植面积的25%左右,主要种植在海拔2800m以下地区。 )2)白菜型油菜(俗称小松菜)青海地区适宜种植的品种有浩油11号、浩油5号、门源小油菜等。
1白菜型油菜(俗称小松菜)特性油菜种植占青海油菜种植面积的75%左右,主要种植在甘蓝型油菜不能正常成熟的高海拔地区(海拔2800m以上)。 属于直根系,主根深度可达30-50cm,根一般密集在20-30cm根层。 茎叶可以分为主茎和分枝两大部分。 主茎系由原种子中胚茎生长伸长形成,分枝由茎秆叶腋间腋芽发育形成。 子叶系由原种子出土肥厚的两片叶形成,真叶又分为基生叶和茎生叶两部分,花为总状无限花序,花序生于主茎或分枝顶端。 由花柄、花萼、花冠、雄蕊、雌蕊等部分组成。 果实为长角果,角果有果尖、果柄及果瓣4枚。 根据角果的形状和长度,可分为细长角果、细短角果、粗长角果、粗短角果。 受精后形成种子,角果内籽粒数通常为1230粒。
2小油菜栽培技术要合理轮作,精细整地。 油菜不能连作,十字花科作物不能在种植区栽培。 连作诱发病虫害,导致减产20%-30%,轮作年限至少间隔1年。 青海省属熟制春油菜区一年一茬,普通油菜与小麦、青稞、马铃薯等作物轮作,每2-3年轮作一茬。 另外,由于油菜种子小,提土能力弱,整地质量的好坏对油菜的出苗、根系发育和壮苗的培养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油菜整地应深耕细整,及时整地,达到土粒细度,无大土,不留大缝,土粒均匀疏松,干湿适度,有利于幼苗根系与土壤接触。 土地重排水差,容易产生烂根; 在缺乏有机质的泥沙上生长,植株小,含量低。 第一个秋天早耕,深耕,晒熟土。 立冬后耙地保持土壤充足。 明年春耕一次,一般对浇水地采用冬灌和播种前15d左右的春灌,打碎土块垃圾,田间播种前打碎土块垃圾,要求土壤疏松平整。
3种子处理和播种采用良种统一提供良种是增产的关键,应根据本地区气候、生态和生产特点选择适宜品种,一般选用大而丰满、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品质优良、丰产性好的杂交油菜品种。 海拔2600m以下地区选择青杂2号、青杂5号; 海拔2600-2800m地区选择互丰010、青杂1号; 脑山地区采用特早熟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3号、青杂4号和白菜型浩油11号、浩油5号、门源小油菜等。 为了保证油菜的品质,种子集中隔离繁殖,种子统一供应,农户不留种。
播种前1~2天,每日晾晒3~4小时,用8%~10%盐水选种,用5054C温水浸种15~20min,具有杀灭病菌、催芽的功效,用0.8%尿素和1.6%硼溶液浸种5小时油菜播种必须掌握一个原则。 在春季进行融雪解冻,日平均气温23,地温达到可耕程度时进行播种,可获得最理想的产量。 青海适宜3、4月上旬播种。 在播种技术上提倡浅播和条播,油菜播种深度应掌握在2~3cm,以提高播种质量,保证出苗。 撒上适当的细土和草灰,撒上后浅覆盖。 在虻蚤危害的地方,必须用50%的辛硫磷或里斯本拌种。
4合理进行油菜施肥,必须抓好足底肥、增苗施肥、苔肥稳定施肥、花肥巧妙施肥几个主要环节。 足底肥是促进油菜前期早发、中期稳长、后期早衰的主要措施。 底肥应以有机肥为主,与氮、磷、钾化肥合理搭配。 一般河水地,每667施用有机肥3m3左右,尿素10~12.5kg,磷酸二铵12.5~15kg。 半脑浅地区施用有机肥2~3 m3/667 m2,尿素10~12.5kg,二铵7.5~10kg。 其中尿素、磷酸二铵分别混施2.5kg作为种肥,磷肥均作为底肥。 增苗肥料是培育壮苗的关键。 科学合理搭配有机肥对提高产量有很大作用。 一般水地油菜幼苗4~5片真叶时,配合浇水追施尿素; 结合田间降水或行间开槽追施尿素; 向脑山地区追肥尿素应相应减少。 追肥要根据土壤肥力、幼苗生长势而定。 应避免追肥过多,使油菜变青晚熟,影响产量。 稳定施苔肥是促进油菜早发、茎粗、分枝多、角果多、籽粒多的重要措施。 油菜苔期叶面喷施1%尿素水、0.2%磷酸二氢钾溶液、0.02%浓度硼酸溶液3~4次,可增产43%。 巧施化肥是促进油菜丰产增收的重要措施。 油菜初花期喷施0.2%磷酸氢钾和0.4%硼砂水溶液,可防止油菜植物早衰,增加籽粒千粒重。 氮磷酸钾的比例为1:0.35:0.95。
5田间管理5.1合理密植
油菜密植原则:早播少见,迟播应密集; 晚熟品种要稀,早熟品种要密; 肥田要薄,瘦田要密。 青海省川水地区油菜适宜留苗密度为每66715~18万株,浅山地区油菜适宜留苗密度为每66718~22.5万株,半浅半脑地区油菜适宜留苗密度为每66719.5~30万株,地区油菜适宜留苗留大苗,留小苗; 使秧苗均匀,长出粘稠的秧苗; 留纯苗、疏苗原则,以利育壮苗。 油菜需水较多,在一定范围内,产量随土壤湿度的增加而提高,各生育期要求田间最大持水量为苗期20%、薹花期75%~85%、籽粒期70%~80%。
5.2狠抓三防
一是防止草害。 草害对油菜生产危害较大,需及时清除田间杂草。 可以进行人工中耕除草和除草剂除草。 中耕除草可以间苗、定苗结合进行。 油菜应至少进行两次中耕除草工作,第一次苗齐后配合间作苗工作。 中耕深度3~5cm即可,且仅行距加浅锹,在利根系发展迅速。 第二次定苗后进行,中耕深度应深至10cm左右。 常用的除草剂是播种前处理土壤的除草剂,如氟利昂喷雾器防治禾本科杂草。
二是病虫害防治。 病害主要为菌核病,虫害主要为黄条跳甲、茎象甲、露尾甲、蚜虫、玉米螟。
三是防花,不现实。 油菜开花不结果的症状主要是土壤养分缺乏硼。 缺硼的主要原因是气候长期干燥会导致土壤缺硼,田间施肥过多氮肥、植物营养生长过度会导致土壤缺硼。 植物苗期缺硼会导致幼苗停止生长,幼叶由绿色变为红色,生长点坏死,引起死苗。 开花期缺硼时,植株只开花不结果,或萝卜角果花柱细长、扭曲,后期出现矮化型和徒长型植株。 不同油菜品种对硼的需求量不同,双矮甘蓝性油菜品种对硼的需求量大,硼肥剂量不足容易出现花,不确定。
6适时收获油菜的适宜收获期是全田80%的植物黄熟,角果呈黄棕色,大部分角果内种皮处于变色阶段,分枝上部尚有绿色角果时进行收获。 收获过程中要做到“四轻”,即轻切、轻放、轻绑、轻运。 收获时,为了不使角落的颗粒破裂,请一边收获,一边包装,一边搬运,一边堆积。 收获后油菜及时堆放,利后熟,1015d后全株干燥,及时磨损,确保丰收。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