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两会采访
在大豆高度依赖进口几年后,中国决定改变这种状况。 “要实地调整结构,种植大豆和油料,看到可考核的效果。 ”去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 两个月后发布的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第二条规定“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生产能力提升工程”。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菏泽市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所长王秋玲也关注这一消息,将在全国两会上提出《关于提高大豆种植补标准的建议》。 在她看来,扩大大豆种植需要做很多事情,但对广大农民来说,加大补贴力度是最直接、最经济的措施,“种豆子不亏农民就种不上大豆”。
目前大豆补贴对农民种植意愿的影响有所下降,这一结果已为许多研究所证实。 吉林农业大学专家分析了全国446个县的数据,2017年补贴政策改革后,种植结构调整效果显著,但2018年补贴激励作用明显减弱。 南京财经大学粮食经济研究院的一项研究也认为,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的实施没能调动试验区农户种植大豆的积极性,主要原因是大豆目标价格不能兼顾大豆和玉米的比较收益。
“目前大豆补贴的状况不能让农民满意。 农民不种大豆不是补贴额低能否抵消种子、化肥、农药等价格上涨的问题,种其他作物比种大豆更划算。 也就是说,与其他作物相比,大豆的利润更低。 这也是大豆种植面积持续减少的根本原因。 ”王秋玲建议,要在充分考虑大豆与其他作物种植效益平衡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大豆补贴标准。 大豆补贴金额至少要弥补大豆种植和其他作物种植效果的差距。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菏泽市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所长王秋玲。
南都对话:
"正因为种豆不吃亏,才选择种子. "
南都(中央要求扩大大豆和油的栽培,“看到可审查的效果”。 你认为扩大大豆种植需要做什么工作?
王秋玲:扩大大豆种植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宣传指导,落实任务,加强补贴,加强技术指导。 但对广大农民来说,加大补贴力度是最直接、最经济的措施,种豆不亏农民是不能选择种大豆的。 受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和消费观念转变的影响,近两年国产非转基因大豆价格明显上涨,这有利于国产大豆产业扭转不利局面。
南都:在你接触过的农民看来,他们对补贴情况满意吗? 这几年的大豆种植补贴能抵消种子、化肥、农药等的价格上涨吗?
王秋玲:目前大豆补贴的状况不能让农民满意。 农民不种大豆不是补贴额低能否抵消种子、化肥、农药等价格上涨的问题,种其他作物比种大豆更划算,也就是说大豆比其他作物利润低,这也是大豆种植面积持续减少的根本原因
南都:现在哪个农民会选择种大豆?
王秋玲:我们糕点店主要集中在黄河滩地,但近年来农民种豆积极性越来越低,原来的大豆种植户也选择种植利润比较高的玉米和其他经济作物,但很少种大豆。 目前,本来种植大豆的农户大多有项目支持,或者是良种繁育者,可以获得一定的项目补贴,产品也可以高价出售。
2月25日,村民在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石洞镇双祠村工作,准备种大豆。
大豆品种不少,但真正划时代的品种很少
南都:如何确定合理的补贴区间?
王秋玲:在我看来,大豆补贴至少能弥补大豆种植和玉米种植纯经济效益的差距,或者应该高一点。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些大豆种植补贴政策,虽然各地不同,但补贴金额偏低,还不足以调动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 只要在充分考虑大豆与其他作物种植效益平衡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大豆补贴标准,大豆补贴额度至少可以弥补大豆种植与其他作物种植效益的差距。
同时,也要加强对大豆补贴政策的监管。 不同地区制定不同的补贴标准,保证补贴政策的严格执行,确保补贴落到每个农户手里,针对市场价格波动调整补贴力度,尽量弥补农户损失,并积极探索补贴政策和其他新思路,如农业保险和大豆补贴相结合等。 只有让农民种大豆不吃亏、利润高,农民才能选择种大豆,扩大大豆总种植面积。
南都:有研究表明,大豆产量低的问题严重制约农户的种植意愿,从你知道的情况来看,是这样吗? 为什么大豆相对于其他农作物如大豆、花生、玉米产量低?
王秋玲:和其他主要农作物相比,大豆产量低,大豆是低产作物,这是由大豆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决定的。 一是在相同肥力条件下,大豆产量相当于玉米的1/3~1/2。 大豆籽粒蛋白质含量为40%,脂肪为20%,碳水化合物为35%。 玉米含量分别为10%、4%、84%。 形成100公斤玉米消耗和储存的能量为3647.69千焦,而形成100公斤玉米消耗和储存的能量为1685.98千焦,这是大豆比玉米大的二是大豆植株光合积累少,呼吸消耗多。 三是大豆田光能利用率不高。 除了大豆自身特性的限制外,还与种子科技研发能力、科技推广、机械化水平有关。
南都:中国的大豆一直依赖进口。 有专家分析,国外大豆比较便宜,受大量进口大豆影响,国产大豆需求量下降,影响近期价格走势。 你认为国产大豆成本高的理由是什么?
王秋玲:国产大豆成本高的原因,主要是种植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单产水平低。 业内分析认为,薄弱的农业基础、机械动力使用状况仍是制约大豆种植面积提高的主要因素。 目前,由于大豆种植面积相对较小,开发大豆专用生产机械的利润空间较低,制约了机械化的发展。
南都:你说种子科研能力也影响了大豆的产量。 大豆种质资源利用情况如何? 大豆育种创新产品被推向市场的过程顺利吗?
王秋玲:科技创新能力有限,不足以进行大豆种质资源的基因挖掘利用。 现在大豆的品种不少,但真正划时代的品种并不多。 目前农民对新品种的认可度较高,市场上对品种的不实宣传过多,老百姓难以分辨优劣,眼花缭乱的品种老百姓在选择品种时不知所措。
农业科技人员在小麦育种试验田进行小麦去雄。 新华社发
仪器设备的短缺使许多适合现代农业需要的高科技工作无法开展
南都:你的另一个建议是想改善地方农业科研机构的工作条件,你能谈谈目前的工作环境吗?
王秋玲:近年来,国家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财政支出中科技投入比例逐年增加,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科研状况。 例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平台的建立,体系成员单位每年都能获得稳定的资金支持,对改善基层科研机构状况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目前,纳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基层农业科研机构开展基本功没有问题,但提高科研创新水平还很难。 特别是仪器设备落后或不足,无法开展适合现代农业需要的高新技术工作。
南都:工作上有什么困难?
王秋玲:目前,地方农业科研院所的生存与发展存在着科技资源分配不合理、工作条件差、工作环境差、吸引人才难等诸多制约因素。 近年来,国家大幅增加农业科研投入,项目经费大幅增加,但由于各种原因,实际落实到基础科研院所的资金量很少。 我国是农业大国,"民以食为天"。 食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农业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产业。 而农业是一个高投入、低产出的行业,其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 否则,必然会对国家和民生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南都:在你看来,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在开展农业科研方面有什么优势?
王秋玲:地市级农业科研机构是我国农业科研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身处农业生产第一线,对区域内农业发展起着强大的科技支撑作用。 地方农业科研院所多以基础研究和应用区域重大科技攻关任务为主,服务对象是底层群众,其科研成果可以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乡村振兴的实施中对区域农业发展起着强大的科技支撑作用。 地市级农业科研机构在农业科研中,立足区位、人才优势,以创建区域特色农业为突破口,以发展产业化农业为先导,积极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开展农民培训、科技示范、技术转移等科技转化方式和农业科技服务。
农业科技人员在小麦育种试验场对小麦进行杂交授粉,培育良种。 新华社发
农业科学院很难引进人才,留住人才更难
南都:你刚说地方农业科研院所工作环境差,很难吸引人才,你有什么感觉?
王秋玲:地方科研机构一直试图吸引人才,但是农业科研特别是基层农业科研引进仍然非常困难,所以留住人才就更难了。 拿我们单位来说,作物育种是我们的主要职责,但我们的实验仪器设备少得可怜,我们至今基本上还停留在“咬牙、瞪眼睛、用尺子秤”的落后状态。 说到工作环境,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野外工作。 寒热交加,风餐露宿,晴天汗雨天泥足深陷。 “远看像讨饭,近看像烧炭,听听像农科院”是农业基层科研人员的生动写照。 这样的条件和工作环境,正好让大学生们害怕迈出步伐。 即使不得已进入了这份工作,也会千方百计地找机会走人。 勉强剩下的人也很难安心工作。
南都:你们公司的科研人员情况怎么样?
王秋玲:目前,我公司的员工持续青黄不接。 三年内许多科研人员面临退休,30岁至40岁的科研人员寥寥无几,近两年引进的年轻人是否留有下来还是未知数,许多研究后继无人。 我单位30-40岁科研人员少的历史原因和工作性质的原因,一是因为前几天单位资金短缺,除了支付职工的各种保险外,工资没有着落,也没有发展基金,所以没有引进人才的能力。 近年来政策好转,我们有引进人才的能力,但由于工作环境艰苦、野外工作时间长、农业相关行业得不到尊重、社会认知度低,科研人员无法安心工作,公务员考试、调动、退休等都想尽可能远离
南都:这对科研工作有什么影响?
王秋玲:人才的频繁流失,给科研工作带来巨大的损失。 农业科研,特别是育种周期长、连续性强,频繁的人员流失会导致科研中断,育种材料流失,浪费十几年到几十年的心血,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农业科研需要一支结构合理的科研队伍,才能发挥科研活动的传递、帮扶、带作用,实现科研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建议国家充分考虑基层农业科研机构的实际困难,适当提高基层农业科研人员的待遇,提高农业科研人员的社会认知度,让他们有尊严地专心科研探索,确保基层农业各项科研工作稳步推进。
采录:南都记者宋承翰出生于北京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