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新京报讯(记者赵利新)近日,河北、陕西等地出台了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文件。 日前,“在黄淮海、西北、西南地区推进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出现在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 3月1日,记者采访了农业农村大豆-玉米带状复合栽培专家领导小组成员、四川农业大学教授雍太文,他告诉记者,栽培主体在使用该技术过程中,应保障作物品种、规模化和栽培密度。
全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栽培技术模式图——黄淮海地区间作模式。 图片来源:农业农村官方网站
玉米带状复合栽培技术是四川农业大学课题组22年来的研究成果。 据介绍,玉米大豆带状复合栽培改为单一作物,高低作物,间作、改性等栽培结合大小垄栽培,充分发挥侧栽优势,在玉米产量基本不减的情况下增收一季大豆,是传统间作技术的创新该模型集成品种配套、扩株、营养调节、减量施肥、绿色防控、封闭除草、机播收获等关键技术,集高效轮作、绿色增收、提质增效三位一体,是基础理论研究、应用技术(机具)和示范
2021年,雍太文在四川荣县调查大豆产量。 回答者供图
记者梳理发现,河北、山西、陕西三省已下发文件提出2022年实施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面积规划。 河北省今年提出,依托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在玉米主产区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完成102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 今年陕西省将在陕南、渭北及陕北地区9市示范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80万亩; 山西省计划2022年实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82万亩。 据悉,今年农业农村将在全国16个省份推广这种模式1500多万亩。
2021年,山东禹城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田机收。 回答者供图
“这种复合技术模式比单纯栽培一个品种更能提高产量。 特别是大豆栽培,可以明显提高地力。 大豆根瘤菌饲养田地。 ”河北省衡水市农业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在推广中,还面临一些问题。 例如,对于种植户来说,在种植环节、收获环节,这种模式比过去单一品种的种植,在操作上更麻烦,“一些种植户不想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 这将面临一些推进上的困难。 ”
记者咨询了河北省高阳县、四川省眉山市的多家玉米种植企业,一位农户告诉记者,目前正处于新技术的学习阶段,“今年是第一年,我们决定使用这种模式,先把部分土地拿出来。”
2021年,四川省玉米大豆带状复合栽培示范田。 回答者供图
雍太文建议,种植主体采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时,应保障品种、规模化、种植密度三个方面。 玉米带状复合栽培中,应选择株型紧凑、边缘优势明显、抗倒、密植适宜的玉米品种和耐荫、抗倒、耐密的直立型大豆品种。 如黄淮海地区,建议种植户选择农大372、良玉DF21、豫单9953、纪元128、安农591等株型紧凑型玉米品种; 大豆建议选用石936、邯豆13、齐黄34、郑1307、中黄39等抗阴性的大豆品种。 “另外,种植户要保障一定规模,有利于发挥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机械化的优势; 要保障种植密度,确保作物亩产。 ”
北京新闻记者赵利新
编辑唐峯校对柳宝庆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