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2020  海洋渔业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澳洲坚果幼树如何施肥,澳洲坚果树的种植方法

   2023-04-05 互联网艺莲园6630
核心提示: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德宏澳洲坚果幼树栽培技术_蔡文良基金项目云南省盈江县澳洲坚果产业科技特派团( No.202104BI090004 )。 澳洲坚果( Macadamia spp.)是蛋白酶科( Prot-eaceae )澳洲坚果属( Macadamia )常绿乔木,是世界上最珍贵的食用干果之一,又名夏威夷果、澳大利亚原产于昆士兰州东南部、新南威尔士州北部的亚热带雨林,享有“干果女王”的德宏澳洲坚果产业底蕴深厚,发展潜力大,但先期栽培对澳洲坚果良种认识不足、品种参差不齐、管理粗糙由于“重植轻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德宏澳洲坚果幼树栽培技术_蔡文良基金项目云南省盈江县澳洲坚果产业科技特派团( No.202104BI090004 )。 澳洲坚果( Macadamia spp.)是蛋白酶科( Prot-eaceae )澳洲坚果属( Macadamia )常绿乔木,是世界上最珍贵的食用干果之一,又名夏威夷果、澳大利亚原产于昆士兰州东南部、新南威尔士州北部的亚热带雨林,享有“干果女王”的德宏澳洲坚果产业底蕴深厚,发展潜力大,但先期栽培对澳洲坚果良种认识不足、品种参差不齐、管理粗糙由于“重植轻管”现象严重、科技支撑薄弱、社会化技术服务不足、基础设施条件恶劣等原因,生产面积与实际生产面积差距大、平均生产面积低等问题尤为严重,无法达到预期效益,严重制约了德宏澳洲坚果产业的发展澳洲坚果栽培一般4~5 a进入投产期,8~10 a进入盛果期。 2020年德宏州澳洲坚果产业实际投产期12.5万亩( 1亩667 m 2 ),盛果期面积4.46万亩,投产、盛果期面积所占比重分别为26.80%、9.56%; 在实际经营管理中,由于采用的技术措施不同,产量差异较大,2020年德宏澳洲坚果最高产量突破800 kg亩,而目前德宏实际投产期平均亩产为91.44 kg亩,盛果期平均亩产也仅为176.17 kg亩因此,加强澳洲坚果幼树栽培关键技术总结提炼,推广良种良法技术运用,通过集约化、标准化管理,不仅提高质量协同效应大,而且有效提高了企业、合作社和广大群众的澳洲坚果栽培管理技术水平,实现早期丰收1园地1.1气候条件选择澳洲坚果属热带、亚热带经济林果,为喜光植物,根系浅,不耐风力; 年均温度19至23时生长最好,气温低于11.5 或高于35 则不利于生长; 要求年日照时数1,600小时,年降雨量1,400mm,年平均风速1.5 m/s,阵风9级。 1.2立地条件德宏澳洲坚果多在山地种植,山地气候类型多样,只要温度达到要求,澳洲坚果就能正常生长。 德宏海拔800~1 300 m,澳洲坚果生长良好。 选择坡度25的阳坡、半阳坡,建设交通便利、水肥条件好、背风、土层厚度1 m、ph值5~6、土质疏松、排水、持水性良好的地块建园。 2园地规划2.1种植区澳洲坚果对光照要求较高,建园时山地宜沿等高线种植,平地或缓坡地宜南北平行种植。 这使得澳洲坚果树体受光均匀,促进光吸收,光能利用率高,有利于生长。 2.2防护带澳洲坚果根系分布浅,抗风能力差,受平均风力7~8级、阵风9级的热带风暴影响,3~4年生苗,风害率为11.11%~54.93%,幼果期脆弱的花、果被吹落,落花盛果期,风也是落果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在果园周边,特别是在有害风向的迎风面,错开种植3~4行速生常绿的乡土乔木树种(如西南桦、旱冬瓜等),作为防风林或隔离带,减轻风害、寒害、旱害,避免经济损失2.3公路根据地形和生产实际,预留主路、主干路和支路。 主道路与外界道路相通,如坡度较大,可修建“S”形环状道路,道路宽3~5 m,能满足拖拉机、农用车等物资运输车辆通行,便于肥料运输、果实采集及果园管理。 根据需要规划人行道和生产用房,主干道、支路用网格划分。 2.4排灌系统果园应当建立排灌系统,修建水库,满足亩产0.8~1.0 m 3的灌溉用水。

根据不同分区设置主、侧管路,设置微灌系统,沿环山等高地修建环山灌溉沟。 果园根据地形规划排水沟:宽30~40 cm,深40~60 cm。 3建园3.1整地冬春进行林地清理,集中烧毁枯枝、杂草等,平地果园整块整地,山地果园整块整地;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沿环山等高线开挖台地,台地宽2~3 m,台地内倾斜3~5,或逐年扩池改坡。 3.2品种选择德宏主要推广栽培的品种有ownchoice(o.c )、dis 1号、Kau ) Haes344 )、HiddenValleyA4) A4 )、HiddenValleyA16 ) A16 )、A16 ) 建园时,根据海拔、区位及品种特点,确定栽培品种,以适地适木为原则。 低温型品种有Kakea(508 )、kau ( haes 344 )等。 抗风品种有ownchoice(o.c )、mauka )、Haes741 )等。 对风不敏感的是KAKEA(508 )等。 3.3品种配置德宏澳洲坚果一般采用行间杂交模式栽培,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品种组合。 一般选择几个栽培品种进行跨步杂交栽培,避免自交不育,提高授粉概率。 杂交方式尽量避免近亲品种杂交,利用品种间花期差异,即品种间雌花和雄花开花时间同步。 例如,ownchoice(o.c )品种在雌花盛开时,其他一些品种的雄花正在开花,这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异花授粉的概率。 品种配置时,考虑主栽品种的主导地位,宜选用3~4行主栽品种与1行授粉品种配套,有研究表明,超过4行坐果率明显降低; 或采用可互授粉的2~3个品种的行间杂交,主要栽培品种不宜过多。 3.4栽植建园按栽植密度株间5~6 m、行距6~7 m、18~22株/亩,根据立地条件、管理强度和品种特性确定; 挖一个洞宽80 cm、洞深70 cm、底宽60 cm的种植坑,将心土和表土分开堆放,充分曝晒。 种植前回填栽培穴,每穴施有机肥10~20 kg,钙镁磷肥0.5 kg,先回表土,与肥料混合,然后回土,回填高出地面20 cm。 3.5定植栽培时间为每年的6-7月,此时德宏开始进入雨季,成活率高; 灌溉条件较好的地块,可在立春后2-3月提前种植,种植时宜在多云或小雨天气定植。 在孔中央挖深30~40 cm的孔,将无纺布容器的秧苗连袋埋入土中,切开无纺布容器; 塑料袋苗,揭袋,保持根系土球完整,埋入坑中,抬高土高出苗木根茎部3~5 cm,适当压紧,向根部浇水。 生根后,及时去萌、解婆家膜、扶正苗木,如有死亡植株及时改种。 4.1中耕是果园土壤管理的技术措施,一般有树盘中耕、带状中耕、全园中耕,每年10—12月进行,连年或隔年在树冠滴水线外中耕,喷施深度10~20 cm、生石灰0.1 kg; 一般采用带状中耕,还可以整合树盘中耕和全园中耕的优点,避免损伤树盘浅表层根系,节约劳动力成本。 通过中耕,挖出浅表土的虫卵、病菌、杂草,充分暴露在阳光下,不仅能起到一定的杀虫、除草效果,加快表层土壤的成熟,而且能通过阻隔土壤中的气孔,减少水分蒸发,起到保水的作用。 4.2间作套种初期,由于株行距大,为了提高空地利用率,达到“短养长、耕代养”的经营目的,可在树冠滴水线上1 m外间作大豆、花生等矮秆经济作物。 块茎植物大量消耗土壤养分和肥料,尤其是钾肥会影响澳洲坚果的生长,不宜间作块茎类。

4.3生草法生草法是果树行间不耕作种植草类的土壤管理方法,是一种实用高效的土壤管理方法,比其他土壤管理方法有明显优势,也有良好的综合经济效益。 澳洲坚果果园采用种草或行间带状种草。 种草应当是人工播种(或移植)的多年生牧草,或者利用自然生长的杂草。 恶性、竞争性杂草如白茅草等秋冬中耕施肥,可用于绿青,有效防止和减少土壤水分流失,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便于果园推广机械作业。 4.4覆盖是现代果园园地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不仅能减少蒸发,保持土壤稳定,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养分,而且能防止杂草生长,减轻落果损失等。 有利于土壤覆盖的土地直径、树高、冠幅的增加,有机物覆盖的土地直径和树高优于塑料薄膜覆盖的,同时覆盖单株鲜果产量高于未覆盖的。 用全年修剪过的杂草和修剪过的健康枝条粉碎物进行树盘覆盖,覆盖距离树干15 cm,覆盖厚度15~20 cm,喷洒吡虫啉、啶虫脒颗粒剂等驱避性杀虫剂10~20 g。 4.5压绿是指将绿肥作物刈割后直接埋在果园内的技术措施。 将修剪后的杂草、收集到的嫩枝、绿叶粉碎填埋园内,可以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地力,是果园直接利用绿肥的途径之一。 每年7-8月,从2年生树中在澳洲坚果树冠滴水线下,开挖绿坑长100 cm、宽40 cm、深60 cm,向4个方向依次循环进行,用绿肥和有机肥分层埋在坑中。 5水分管理定植时倒入生根水或用地膜覆盖木盘,地膜四周用土压实,雨季去膜; 澳洲幼树浇水原则上是看着干了就浇水,浇水是透明的。 对生根的一年生植物配合追肥,施稀液肥、沼渣,旱季施肥,施肥后浇水,保证树体正常生长,扩大冠幅,早期培养形成早结果、丰产树型。 6幼树施肥6.1施肥时间和种类1~4龄树是澳洲坚果营养生长阶段,主要目的是促进树体生长,枝繁叶茂,扩大冠幅,积累养分。 澳洲坚果定植成活1个月后,以稀液肥为主; 施肥时期主要是2月、5月、8月。 以3个时期为中心,施用尖端促进肥或强尖端促进肥,促进尖端健康发芽。 即在新梢萌芽期或展叶期施用复合肥( n2p2k=1528222 ),1龄树年复合肥用量为0.3~0.5 kg/株,以后每株0.5 kg量逐年增加11—12月施基肥,1龄树、1龄树3~4龄树,基肥增加到5 kg/株。 表1德宏澳洲坚果幼树施肥量单位: kg/株

6.2施肥方法在树冠滴水线外缘挖深10~20 cm、宽20~30 cm的半圆形施肥沟或对沟,喷洒均匀,与表土混合回填,旱季浇水。 幼树因树小、根系分布浅,追肥时开浅槽,减轻对吸收根系的损伤; 冬季施基肥时,开槽深度视侧根生长情况而定,一般宜张开至侧根集中分布区稍外土层厚度以下,以诱导水平根向下生长。 为促进新梢粗壮萌发,加快叶片成熟,喷施叶面肥( 0.1(0.3 )磷酸二氢钾尿素),间隔7(10d喷1次,连续喷2 ) 3次。 7树体管理7.1树干修剪是幼树栽培管理的重要内容,树干修剪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树体结构和果树的丰收性能。 澳洲坚果树干高度以70~80 cm为宜,栽培成功后幼苗生长至一定干燥高度时切割干燥。 大苗移栽时,当苗高超过80 cm时,采用摘心或修剪方式,成活后自然分枝,培育树冠。 树干过低会导致结果枝下垂,影响施肥和管理; 树干高度过高,不利于早期结果,推迟丰产期。 7.2适合澳洲坚果丰产的树形主要变形侧主干形、疏松层形和圆头形树冠,其中变形侧主干形和疏松层形可视为圆头形树冠的延伸,主要区别在于中心干的培育方法存在差异。 但无论种植哪种树冠,树高宜控制在5~6 m,过高不容易进行果实采集、病虫害防治和丰产管理等工作。 澳洲坚果理想树形为主干疏松层形,决定干燥后培养3~4根主枝,枝间夹角90~120较好,留直立向上中心干1根,主枝与中心干呈45~60夹角; 中心间隔50~60 cm,通过取心、切短方式,促进第二层主枝,同样形成3~5层主枝。 主枝长到40~50 cm时,用取心、截短等方法培养2~4根水平向上、分枝角度好的I级侧枝,按此培养II~IV级侧枝(图1 )。

图1德宏澳洲坚果幼树整形方法示意图

7.3修剪幼树,主要通过摘心、涂芽、拉枝、剪短、稀疏等方式拉枝、生长树冠。 根据各品种枝条萌发特点进行修剪,对于成枝力强的品种,主要以拉枝、剪短等方式为主; 对树冠张开、枝细的品种,以疏伐为主,提高树势和树体透性。 适当保留补养枝,剪掉树干顶部软尖和细弱过于密集的细枝,剩余作为补养枝促进养分积累和根系生长。 可全年进行,幼树修剪宜轻剪,切口或锯口光滑,不留残茬,修剪强度不超过总量的30%。

图2德宏澳洲坚果幼树修剪方法示意图

摘心:树干或树枝长到适当长度时,可以在树枝未成熟衰老之前,摘除新的顶端促使分枝。 抹消芽:修枝或受损时,腋芽萌发大量嫩梢,每腋芽萌发1~4根新梢。 留2~3根枝条角度好、水平向上、生长牢固的新梢,其余抹除。 拉枝(是拉枝力强的品种,树枝生长角度不合理时,在树枝未硬化老化前,用绳子绑住树枝,使树枝张开成45~60角,另一端固定在地上的竹、桩上,改变树枝生长角度,促进树枝生长。 短切(对于成枝力强的品种,在长枝和徒长枝芽饱满的位置切断,促使分枝。 疏切(树冠张开、枝细的品种。 可以剪掉徒长枝、病虫枝、弱枝、重叠枝、交叉枝、下垂枝、果柄,全年进行。 8将树干涂成白色11月,冬天将树干涂成白色。 原料配比:生石灰水食盐动物油石硫合剂原液=1030111,搅拌均匀使用,可防止冻害和日晒,具有杀虫、防虫、杀菌、防止病原菌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9病虫草鼠害防治德宏澳洲坚果幼树期病虫害主要有溃疡病、黄胸蓟马、柑桔裂蚜、咖啡豹蟹、毒刺蛾等,草害主要有薇甘菊,鼠害等危害程度也比较严重; 其他病虫害程度在经济允许范围内,用药频率低,减少农残生产绿色健康食品,非常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农药使用是产业发展的前提,农药零增长和农药减量增效使用是当前国家的政策导向,因此,推荐农药为新型高效低毒农药,推荐了绿色防控技术措施。 9.1病虫害防治情况见表2。 表2德宏澳洲坚果主要病虫害防治

9.2草害防治德宏澳洲坚果幼树草害主要为薇甘菊( Mikaniamicrantha Kunth ),人工挖掘根,集中丢弃。 9.3鼠害防治9.3.1生态防治果园周边杂草和枯枝落叶,保持果园清洁; 将下垂的树枝修剪至离地面50 cm; 结果期,用塑料覆盖距离地面30~50 cm以上的树干部分,防止鼠类上面的树被采食。 9.3.2物理防治田间鼠窝堵洞,使用鼠笼、鼠夹等捕捉器和合适饵料进行机器灭鼠。 9.3.3化学防治采用鼠类驱避剂或常用毒鼠药物诱杀。 9.3.4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防治和控制鼠类。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

 
标签: 幼树 澳洲 坚果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